“好朋友合夥做生意,大多都沒好結果”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是的,贊同這個觀點。

也確實是這樣,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好朋友因為合夥做生意,最後反目成仇,分道揚鑣的。自己曾經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大學畢業工作了三年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創業,開了一家公司,最後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合作下去,也鬧得很不愉快,最終的結果就是人財兩空,形同陌路。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都在反思這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自己在深入分析這段創業經歷,再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1、賬目不清,利益不均。因為在合夥初期,生意一般規模都不大,所以在賬目這一塊兒可能做的都不規範,沒有專門的財務人員負責賬目的統計與審核,一切全憑彼此之間的信任和自覺。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如果還是賬目不清不楚,那麼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彼此之間的利益分配也不均衡,久而久之就可能因為利益分配的問題心生嫌隙,彼此猜忌,互相提防,總覺得對方佔了便宜。中國有句古話,叫親兄弟明算賬,也是強調賬目的問題。

2、制度不全,權責不明。有很多合夥做生意的朋友,由於礙於朋友之間的關係,沒有重視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制定的不全面,甚至形同虛設,彼此之間也沒有明確各自的職責和權限,整個就是吃大鍋飯的狀態,由此導致的最直接結果就是大家都不按規章制度辦事,全憑個人喜好,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好做的事情搶著幹,不好做的事情沒人幹。出了問題找不到責任人,彼此之間推諉扯皮,互相埋怨。在這種情況下,生意一方面很難做起來,另一方面朋友之間也容易鬧矛盾。

3、意見不合,溝通不暢。朋友在合夥做生意的過程中,由於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和對事物的認知角度的不同,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在所難免,也屬於正常情況,意見不合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溝通不暢,甚至是不溝通。之前在工作中認識幾個合夥做生意的朋友,他們幾個之間就是經常因為意見不合而大吵大鬧,無論是私下裡還是開會的場合,經常會因為一些意見不統一的事情爭得面紅耳赤,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可能就不了了之了。有效的溝通是解決問題和矛盾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朋友之間合夥做生意,沒有好的溝通方法,很容易加劇彼此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最終發展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4、目標不一,動機不純。在和朋友合夥做生意的過程中,前期可能大家的目標很容易達成統一,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彼此合作的也很愉快。可是當生意發展的一定規模的時候,不同股東之間就可能會出現目標不一致的情況,在出現目標不統一的時候,彼此之間就會互相較勁,希望通過個人的能力左右公司的發展,在加上部分股東動機不純,為了一己私利可能會想盡一切辦法將其他和自己目標不統一的人踢出局。現實中,職場中也實實在在的上演了很多宮鬥戲,很多企業的創始人在宮鬥中淘汰出局,好朋友也變成了仇人。當年聯想的柳傳志和倪光南就是因為研發路線產生了分歧,導致彼此失和,甚至交惡的局面。當年的好兄弟好戰友也成了仇敵,無不令人扼腕。

相信大家也都看過《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三個人最後的散夥,也說明了幾個問題,首先,說明公司沒事先設定具體管理制度;其次,“規則大於人情”,用兄弟情義來追求共同利益,無法長久;第三,作為公司最高決策層,企業怎麼走,每個人的權力利益怎麼分配,如果不能非常明確扔在桌面上,只是自己在消化,按照自己的時間表走,註定讓公司陷入混亂。

但是這也並不意味著好朋友合夥做生意就一定不會有好結果,那麼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首先,在合夥之初就必須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嚴格按規則制度規範每一個股東的行為,對事不對人,在管理上不能摻雜個人感情在裡邊,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要讓人情凌駕於規則之上,用制度代替人情。

其次,要事先釐定好清晰明確的利益分配機制,讓每個人都清楚彼此的利益,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要做的親兄弟明算賬,不要因為一己私利而損害其他人的利益,最終得不償失。

再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長效溝通機制。有效的溝通是解決衝突和矛盾最直接的方式,遇到問題和分歧,大家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的溝通,最終達成大家都滿意的結果,爭吵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激化矛盾。

最後,股東之間要明確職權,各司其職,各行其是,通力合作。即便是再要好的朋友一起做生意,也要事先約定好各自的職責和權力,每個人按照自己的職權範圍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併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避免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發生。

合夥做生意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朋友一起做生意更是如此,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樣的,其實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自己。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情逝人傷;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



愛養貓的魚


確實是這樣。

2010年,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合資辦了一個小型鋼球廠。那個時候鋼球無論哪個型號都是供不應求,我們四個中其中李姓好友的叔叔在我們當地一個大型企業是大領導,有銷路,所以我們四個一拍即合,籌資辦了一個半成品加工廠,收購別人的半成品鋼球胚子,我們二次加工。開始的一年確實很好,供不應求,利潤直線上升。我們幾個都很興奮,沒有想到這麼容易就發財了。

可是第二年開始,鋼球已經近乎飽和,附近又多出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小廠子,造成滯銷,以致最後我們不得不停工……

我們幾個平日是很好的,但是後來效益不好了,我們幾個心裡都有意見吧,礙於面子都不好說,到最後變賣設備,最後算算倒是都掙了一點,也算不錯了。

這次事情過後,明顯的我們幾個疏遠了,以前的走動也停了,也不聚會了。其實就是這樣,越是親近的,越不能一起合夥做生意,因為心裡有意見不能說,憋在心裡,時間長了,越積越多,只會爆發。

親兄弟,明算賬。話糙理不糙,就是這個道理。


櫻艾琳


相當正確。

我分享一下我們家真實的故事。

我爸有個老鄉叔叔,非常要好,兩家和真的親戚是一樣的,因為都離開老家,把雙方當做親人,孩子們互相玩耍累了,直接在對方家裡睡覺。

但是就是2000年的時候,因為共同承包一個5畝地的蔬菜大棚,承包期為1年。但是,搞得雞飛狗跳的。當時大家都想賺點錢,一拍即合,說幹活一起,賺錢也一起,豪言壯語說了一大堆。但事實證明,題目裡面說的太對了,聽我細細道來。

1、對待雙方朋友起分歧。我們種的菜是當地沒有的品種,是我們從山東青州請來的師傅特意種的,當地很多熟人看著稀奇,總是來玩,想帶點吃。我這個叔叔出手大方,阿貓阿狗都送一大堆。我爸提醒他,重要朋友送點沒問題,一般人就算了吧,話雖然有道理,但人家不高興了,認為他也是股東,也要面子,雖然有所收斂,但從此心有分歧。

2、銷售環節偷樑換柱。賣菜的時候,我們分兩種模式,一是基地直接銷售,二是去批發市場銷售。我這個叔叔經常賬目對不上,總是少個幾百塊。沒辦法,我爸媽為了長久之計,也不和他們計較了。從此,心裡的疙瘩算是結下了,本來就幾個人一起吃飯,後來他們吃飯不等我爸媽,吃好的,從集體裡開支。

3、幹活的時候偷奸耍滑。種菜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涉及到育苗,除蟲,受粉之類的,結果他們不好好幹活了,總是去瞎溜達,或者派他們的兒子來監工,活不幹還指指點點的,你說氣人不?因為怕賠錢,弄僵了誰都沒好處,我爸媽只好忍氣吞聲的賣苦力。後來連周邊基地的人也說我這個叔叔,他們才收斂一些,乾點活。

總之,過程煎熬,鬱悶,後來總算沒有賠錢,本來按照計劃是可以多賺點錢的,可是辛苦了我爸媽,乾的灰頭土臉,💰還要分給對方。

人總是這樣,利益為先。

兩家人這個合作結束後,好幾年不來往了,覺得沒啥意思。

再後來,都上歲數了,這個叔叔醒悟了,覺得還是我爸媽好,又主動開始來往,有時候我爸媽還到他家地裡幫忙乾點活。人哪,有利拼命,沒利益談心。

總歸親密到極限就是崩潰。還是規章制度好,還是親兄弟明算賬的好,但在中國,總會夾在友情,親情之間,很難理清,剪不斷。


老劉的3次方


本人親身經歷,在深圳跟自己的表哥合夥做裝修,因為我是要上班的,所以我只負責投資錢就行了,而且說了賬目都會有明細。

剛開始幾個工程都很順利,大家都很開心。後來業務不行了,生意慘淡,表哥就各種理由說這花了錢那花了錢,又沒有票據,到最後,明細都沒做了。我問他,他說沒時間,沒人處理這些小事。雖說當時心裡有點不爽,但是又想著自己兄弟,花了就花了,我擔待一下。後來這種事情次數多了起來。

在一次吃飯後,我喝了點酒,我就說當初說好的賬單明細,現在這麼搞,違背了原則。表哥聽了立馬就不爽了,說什麼我出錢不出力,這點小事也拿來說,不是他,我一分錢也賺不到,愛做不做等等。聽到這話,我當場就表明不做了,大家和平分手。

(其實我們合夥,每人出相同的錢,每個月給他一萬工資,股份給他大頭55%,其他開支全部按票據報銷,平時我也有通過朋友介紹好幾單生意的,哎,雙休日我也經常去跟進現場項目)如果繼續合作下去,估計就真的反目成仇了。現在表哥還在做著這一行,但是我很少問他生意怎麼樣。


鄉下小龍人


贊同,本人親身經歷過。

  • 在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就和自己高中的同桌一起做暑期培訓班,那時候我是負責人,她作為老師。
  • 當時我為了擴展學生,把他們弄的特別忙,基本上上課和輔導把時間全部佔據了。
  • 再發工資的時候,我也沒有把多餘課時給她,而是加給我自己了,導致她和我吵架,說我為了賺錢太過於分。
  • 但是我那時候就是想多賺點錢,的確沒有考慮那麼多。現在我們都沒能做朋友,我還是很後悔。
  • 《中國合夥人》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後只剩一個人,其他合夥人都退出了。

當你和好朋友一起合夥,她會覺得你應該對她比和別人更好一點,如果是上下屬關係更是艱難,因為沒有不抱怨上司的下屬,沒有不先考慮利益再考慮其他的領導。和好朋友做生意,要做處理好情和利益的矛盾。


桉蘭


贊成!我們這裡有句俗話:朋友不供財,供財合不來。意思是說,朋友之間不要有太多的經濟來往,經濟方面交往過多可能失去朋友。

說一個我同事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

我們單位有兩個同事,平時關係特別好,比親兄弟在一起的時間都多。看到別人經商發財了,他倆也合夥做起了客車生意。他們每人出30萬元錢,買了一輛客車,專門跑縣城到市裡的線路。當時,上座率不錯,計劃一年內回本。可是一年下來,只賺了幾萬塊錢。

後來,朋友甲說:生意不好,利潤也不高,我退出,你自己經營吧。於是,朋友乙接手經營,並給甲打了30萬元的欠條,約定一年後歸還。

一年後,朋友甲向乙要錢,乙卻說做生意賠了,沒有錢。於是,朋友成了仇人。期間找了幾個中間人調解,可是都沒有結果。最後,還是到法院打起了官司,鬧到了見面就罵的地步。

如果甲和乙不合夥做生意,他們還會像以前一樣的友好,是人人羨慕的好朋友。是合夥做生意埋葬了他們的友誼,使兩個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


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當然,也有個別朋友合夥做生意成功的例子,前提是朋友之間能夠相互信任和衷共濟。一般的朋友很難做到。

總而言之,好朋友儘量不要合夥做生意。如果一方做生意,另外一方可以在資金、技術、市場等方面盡力給予幫助,更能促進朋友間的友誼。

我是趙老師,歡迎大家留言,參加討論。


趙老師筆記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我覺得朋友怎麼處都可以,千萬不要一起做生意,做生意了就牽扯著很多的東西,和很多的人和事,不再是單純的朋友關係了。

我給你講一個我們這邊的真實故事!

我們這邊有一對兄弟兩個,一起合夥開的超市,超市生意也很不錯,人也越來越多,事也越來越多,最後兩個人就弄登了,不再一起幹了,弟兄兩個還打了架,都鬧到派出所去了,兩個都想要那個超市,都不願意放手。最後可能是股份少的老大拿錢走了,不過過了沒多久,老大就在弟弟的對面又開了一家超市,弄的最親的兄弟都沒得做!我覺得划不來!



司馬小瑞


相當正確 我們家就是我老公和他哥哥合夥,錢都是我老公出的,他哥哥只出力,但是還要分創業的一半,現在創業失敗,要錢都找我們要,他哥哥一分錢也沒有,還沒出去上班,感覺這樣自己真的好累。分不開,扯不斷的


李可馨幼兒園


現代社會,生意特別難做,中國正在經歷一個穩定社會往告訴發展社會的過渡期,這個過渡期需要平穩,很多行業都不好乾。生意不好乾,資金不足,做一個自己拿不下來的生意就需要自己找合夥人。而合夥人首先找的對象就是好朋友,親戚。

記得以俞敏洪為題材的:中國合夥人。在那裡面,佟大為說過一句話:一輩子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夥做生意。

曾經有一欄專題節目找過俞敏洪問他:在中國合夥人裡面佟大為說的這句話有道理嗎?俞敏洪是這樣回答的:這句話不全對,原來他自己的最早創立新東方的那幾個人也吵過,那時候吵是因為什麼?因為我們幾個在一開始沒有給自己定位,等到把新東方做到快上市的時候,開始掙位置,都說我要當總經理,我要做董事長,所以吵得不可開交。如果一開始把自己定位好,我當董事長,你做總經理,那就沒的吵。

其實,想想俞敏洪說的很對。做事之前不能太義氣,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如果一開始就談兄弟感情,這個以後再說,那個以後再說。到最後生意幹起來還好,幹不起來兄弟朋友都沒的做,而且虧了一筆原始資金。

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在一開始合夥的時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資金到位多少,佔多少股份,誰領頭,誰輔助,看到危險及時規避,看到風險及時止損,這些都是一個企業一個領頭人要看的到的,也是能做的到的。

朋友相處之道和合夥經營之道的理念大不相同啊。朋友相交,講求的是“義”字,相互平等,相互知道,互相理解,相互扶持,不求回報;生意經營,講求的是規則有序、賞罰有道、分利合理、上下協調。

我對他存了報答之心,就違背了經營之道,整個過程中出現了太多賞罰無度,隨心所欲。底薪過高,盈利時提成過高,虧損時不額外處罰,也導致了主人翁意識不足,這些都是我的過失。


無聊的豬


大家好,我是河南小馬哥,對此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我個人認為,做生意還是自己幹,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多自由,但是現在的社會,做個生意很難,門面租金很貴,想做生意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自己也沒有那麼多錢,於是就需要有個合夥人分擔金錢的壓力,做生意可以和陌生人合夥,就是不要和親戚朋友合作,再好的朋友如果牽扯到錢都很難搞,剛開始都不在乎那一點點錢,時間久了,活總想少幹,錢總想著自己多分點,生意不好可能會懷疑對方把錢偷偷的漏掉了,生意好了,更想一天天看著財務,生怕財務把帳能錯了,給朋友分多了,甚至天天分了錢以後,總嘟囔著不順心,經常會心口不一,因為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而跟親戚朋友合夥做生意很容易因為一點小利益而撕破臉皮,雖然覺得朋友不會欺騙自己,但是時間久了為了利益和金錢都會翻臉無情,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 肯定是有衝突的,有句俗話說的好,‘親兄弟 明算賬 “ 誰做到了 如果是一起做生意的朋友 可能就因為一點分配不均而反目成仇的這樣的事太多了 所以大家總結了這個道理 親戚之間不要一起做生意,朋友的友情是禁不起考驗的,和朋友合夥做生意,不但掙不到錢,還有可能損失一個朋友,以後無論何時何地都會說起,啥時候做生意賠錢了,因為自己的朋友不能幹,合作怎麼怎麼不順利,很多經驗告訴我們,和親戚朋友合夥做生意,最後都會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陌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