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春风又绿江南岸,烟雨西湖,龙井又到采茶时!

西湖龙井茶是杭州城市一张响亮名片,也是杭州这座城市的灵魂。

如果说西湖是天堂杭州美丽的眼眸,那西湖周边一垄垄翠绿碧香的茶田,正是美女杭州柔美的发丝。

不了解西湖,就无法感知杭州的美丽;不品尝龙井茶,就难以闻到杭州香气的灵魂。

龙井茶是西湖山水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中国名茶千百种,龙井是独特的存在,被称为绿茶皇后

杭州自古就是产茶、制茶、销茶之地,有茶叶之乡的美誉。西湖龙井始产于唐代,唐天宝元年742年,余杭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种植茶树,以供佛待客,这是杭州种茶饮茶的开始,具有1300多年的历史。

南宋偏安杭州,文人喜爱饮茶,宋朝的文化盛况促使杭州的茶进入辉煌时期。在饮茶品茶的过程中,不断培植茶树,研磨制茶工艺,逐渐发展了茶文化。大规模的种植,宋以后,茶树遍布西湖周围,由于集中栽培于龙井寺、龙井泉一带,这种茶被称为龙井茶。

清朝时,西湖龙井茶色、香、味形俱臻上乘,基本定型。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享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的美誉。乾隆曾把西湖龙井封为"御茶",作为贡品。民国以后,杭州因龙井,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和集散地。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最爱龙井的清香和甘甜,闻一闻,气定神闲

龙井茶的香气,是轻柔,又浓烈的芬芳,闻一下,大自然特有的绿色味道,让灵魂有找到家的感觉。

在喝龙井时,我最喜欢闻香气。这种香气一经热水冲泡,自然浑发,有种沁入心扉的甘香味。尽管喝龙井茶是种享受,但闻这种香气,是我喝龙井茶最大的享受。

泡茶,不是我们想象的是开水。每种茶需要的水温也是不一样的。浸泡的时间也不一样。正常冲泡龙井茶,水温最好保持在85度C左右,冲泡1分钟后饮用。但我时间更短,一般在10秒钟左右。时间长,会产生闷熟味,喝起来有那种淡淡烧熟的糊味,口感不好,清香味也大大降低,甚至荡然无存。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第一遍用水清洗茶之后,把第二遍茶水倒入饮杯后,我立刻用鼻子闻茶壶中急速散发的香气,深深地吸几口。这种带清香的热气,在口内留存很清爽,渗入体中,有一种升腾的轻飘感,这种喜悦和欢快是很好的享受。

喝龙井茶,自然是用玻璃杯。茶叶沉底,热水冲泡,簇立杯中交错相映,茶叶一下子争相浮了上来,只见芽叶直立,翻滚,上下沉浮,尖削挺秀,栩栩如生。这时嫩绿的茶叶,象开花似地,吐露芬芳,立马香气弥漫,幽雅清高。

茶汤黄灿灿,本来偏鹅黄色的茶叶,在水的滋润下嫩绿偏黄,轻盈透亮。这也是喝龙井茶为什么要用玻璃杯的原因,可以直观观体验这个生动的过程。抿一口,甘鲜醇和,香气通过喉咙吞入体内,筋骨舒展起来。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龙井茶的颜值和气质是怎么形成的?

龙井是杭州的标识和活着的历史文脉。龙井茶已获得地理标志风物认定,显示其独特的标记。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风物,茶的生长也是这样。

杭州西湖一带,自然条件、气候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象培育苏杭美女一样,滋养着龙井茶。

西湖峰峦连绵起伏,山林中溪涧潺潺,幽深葳蕤的密林,环境优美。林茂绿叶,苍翠欲滴,山青泉幽,是茶生长的乐园,得天独厚。这里清风细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很滋养茶树的生长。年平均温度16.1度,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年平均湿度80%左右,无霜期约250天,昼夜温差较大,经常云雾缭绕,这样如同仙境的地方,有天地之灵气,风物自然不同凡响。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西湖山区的龙井茶,由于产地生态条件和炒制技术的差别,有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块区域,历史上素有狮、龙、云、虎、梅五个类别。狮字号为龙井村狮子峰一带所产;龙字号为龙井,翁家山一带所产;狮、龙品类均为上品龙井。云,是云栖一带。虎,是虎跑一带。梅,是有名的梅家坞一带。这些茶园,散落在双峰村、茅家埠村、满觉陇村、梅家坞、龙坞、杨梅岭、九溪等地。其中梅家坞是西湖风景区盛产西湖龙井茶叶的最大的自然村。

种植龙井茶的土壤也很特别。茶园土壤以千里岗砂岩和部分泥页岩与石灰岩风化而形成的红壤为主。土壤深厚肥沃,质地疏松,经过耕作已经转变成酸性沙壤土和黄泥沙土,通常透水,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含量十分丰富。

龙井的颜值和品质,都是茶中之精品。孕育出这么非凡的品质,位列名茶之首,也与周边的环境大有关系。这一带地区有北山、天竺、南山等小山脉作屏障,阻挡寒流的侵袭,南部受钱塘江湿润季节的调节,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龙井茶先天的艳丽,还需后天的精心采摘和炒制

花费心血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制作龙井茶也不例外。

从培植到成茶,茶农们付出的艰辛和养育自己的女儿没什么两样,施肥不用化肥,用有机肥。不打农药,全靠精心的田间管理。到采摘时,不敢怠慢,春来茶早,更是辛苦。

"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这句采茶谚语,说明正当其时是多么重要。采茶精确到时辰,掌握最佳采摘时间。

历来龙井茶采摘以早为贵,早,是早摘。通常以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为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

采摘很有讲究,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叶似旗,芽似枪,称旗枪。采二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的,称雀舌。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通常炒制一公斤特级龙井茶,需采摘7万-8万个细嫩茶叶,其采摘标准是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5厘米。全年茶叶生产季节中要采摘30批左右,采摘次数之多是龙井茶特有的。优质上品的西湖龙井,所采摘的青叶,必须嫩、匀、鲜、净四个要素齐全,一个都不能少。

龙井茶炒制,更是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十分考究,没有高超、熟练的技能,很难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炒制时,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形程度不断变换手法。全过程包括摊放、青锅、摊凉、辉锅、筛分、挺长头和分筛整理等一系列程序,炒制手法有抖、搭、拓、捺、甩、抓、推、扣、压、磨等,号称十大手法。

当我们品茶龙井,度过一段惬意时光,享受人生美好时,哪里会想到采摘和制作龙井茶花那么多功夫!

我曾参观过茶农纯手工制茶的现场表演。在清锅、回潮、回锅三道工序中,娴熟有加,手法自如,炒茶温度控制全凭手感,把十大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令人叹为观止,赏心悦目。

龙井茶,种在我心底,是缘于一个景仰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我与龙井茶结缘,与仰慕弘一法师有关。

1983年,吴贻弓导演根据林海音小说《城南旧事》改编的电影,如诗如画,深深地打动了我。尤其电影插曲是那首著名的《送别》,"长城外,古道边,芳草碧蓝天……",给我特别的震撼。尽管我知道这是弘一法师出家前,还被称为李叔同的作品,但不知道他和西湖龙井的奇缘。

当年李叔同在龙井一带大雨中疾走,突然开悟,后到虎跑出家,告别尘世。

我当时有个同学举家迁往杭州。一个暑假,我去找他。那时的西湖还没有经过后来的改造,当时游人也非常稀少。我们坐在保俶塔下的宝石山上,俯瞰西湖,心旷神怡。他望着远方的苍绿,突然问我,你看过《城南旧事》吗?我说看过,就谈起了李叔同的那首《送别》。他说,李叔同就在附近出家,成了弘一法师,我才知道李叔同和杭州西湖天人合一的故事。

我说我们都喜欢李叔同,你带我去龙井一带看看吧。那时去龙井村一带,不象现在这么容易,交通也不便。我们两个骑车去朝拜。具体也不知道是哪一片地区,只要去龙井就心满意足了。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我当时没有看过茶树,看到山泉和叠翠,有种山水有情的感觉。在一处绿荫休憩时,我望着那一垄垄低矮的小树,问同学那种的是什么作物?同学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哈哈大笑,说当年上海知青以前到淮北农村下乡,不认识小麦,把小麦当韭菜,你这个在皖北长大的人,不了解茶叶,把茶看成农作物。

我也笑了笑,我确实没亲眼看到过茶树。只是一直在脑子中的传说的龙井茶,突然从脑袋跳到现实中,有种梦幻感,难道这就是很多书中描述过的龙井茶吗?他带我深入茶园腹地,领略茶园风光,很是惬意。

亲,尝尝这杯龙井茶!

去虎跑时,同学特意请我用虎跑泉水,冲泡龙井品尝。这是我第一次喝龙井茶。龙井茶色泽翠绿,外形扁平光滑。叶细嫩,手感光滑,色泽为糙米色、黄绿色,闻起来有清香味。冲泡后,叶底匀齐成朵,汤色碧绿清亮,偏鹅黄色,香气幽雅清高,香馥如兰,滋味甘鲜醇和。坐在凉阴处,品着香浓的龙井茶,抬头望着蓝天白云,四周蓊郁的山林包围着,我的记忆定格在1984年的夏天。

后来知道龙井茶的知识,但没想到那么珍贵。茶叶这东西种就是了,通过量产不就把价格降下来了吗?事实上不是这样,龙井茶的产地只有4700亩,年产量800吨,而炒制一斤茶需36000至40000片嫩叶,炒制时间达六小时之久。这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物以稀为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