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人类未来会经历世界末日么?为什么?

與乐一下


世界末日这个词很恐怖,但就算真的有世界末日也得分三种, 第一种是我们人类对大自然对环境的破坏,天空昏暗,空气污浊,污水横流,砍伐树木,挖掘沙河,食用野生动物等等,每一件都会带来蝴蝶效应,种种后果大自然会慢慢的积累,说不定哪一天就造成足够灭绝人类爆发性的灾难。第二种是战争,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最可怕的就是核武器,人类目前掌握的最可怕的武器,核战争一旦爆发,基本上是不会停止的,不死不休,灭绝人类很简单。当然,这两种灾难,是可以避免的,人类停止对环境的破坏,相信这一天是不会到来的。第三种就具有多样性了,小行星撞地球,太阳的膨胀,或许就像三体小说表达的,人类被其他外星文明发现后,消灭,等等。这种世界末日以人类目前的发展科技水平是不可阻挡的,所以我绝对,人类应该团结,努力发展科技,才能守护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





小秋探索未解之谜


会。

任何文明都有终结的一天。

我们当前的地球文明可以归类成0.7级文明,再过数个世纪,随着能量使用量的稳步提升有希望达到1级。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每年增长约3%。要满足这样的增长趋势,在1000年内,人类需要建造包纳太阳的戴森球,从而达到2级文明;之后的1千年,人类需要把银河系中的恒星利用起来,最终达到3级文明。

道理已经很明显了:在未来不长的时间跨度里——甚至可以说只是人类历史的短短一瞬——要么,我们人类重塑我们的太阳系,进而殖民整个银河系;要么,我们的文明就得彻底改变,摈弃能量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航天科技繁荣进步的时代,人们倾向于相信我们的未来会是前者;但是现在,面对气候与生态的多重压力,人们理性地看到后者或许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茂的模


人类终究是要经历世界末日的,跟宇宙环境无关,跟自然环境无关,人类最终将发展到自我毁灭的那一步……

无论是哪个文明时代,首先它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和平的前提下,但是和平之初是需要武力统一的,但是一旦武力能够产生全球性的毁灭伤害时,文明的进化也就到达了终点。

国外的神话我不了解,我们都知道有个夏朝,之后是商朝,封神榜也就诞生在商朝,其中让我们很印象深刻的事,鹰首背翅的雷震子,三头六臂的哪吒,遁地的土行孙,三眼的二郎神,这些形态如同变异的人物,无疑是在告诉我们,商朝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不禁让我们揣测夏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夏朝?山海经的内容是不是就是当初夏朝在一统天下时所描述的环境?夏朝的记载为什么少之又少?是否经历过一次全球性的自我毁灭?所以在商朝还留有人体变异(克隆、合成、突变)的技术,从而导致封神演义里的各类变异人物层出不穷。

华夏5000年,何时何地都充满着战斗,中国人来自骨髓的记忆,告诉自己要和平发展,想要阻止人类毁灭,中国可以夏商周为一个很好的科幻题材拍摄一部警世片,告诫那些企图从神话中找寻历史的国家,什么才是真相……

不能再说了,再说的话,要不就是公安要把我抓起来,说我造谣了。要不就是我自己都会相信这是一段历史的真相了……但是谁又真的能够否定其中的可能性呢?


残暴情殇


未来人类的不确定性会很多!

一,自然灾害的增加,瘟疫,地震,森林大火,火山爆发,龙卷风等等,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侵占越来越大,造成自然灾害会越来越多!

二,战争,包括核战争,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未来发生战争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以上都会引起人类的危机,就有可能是人类的末日!


60315596687


清清的小河旁,有个幸福庄……,雄鸡报晓,饮烟渺渺……。机器隆隆,马达轰轰,啊一一大地苏醒了……。噪音了,雾霾了,科学发展了。能换心了,能换肾了,男人能变女人了,性福不見了,快感也没有了,后悔也变不回来了。生活好了予盾多了,金钱多了感情少了。谁之过,问芲茫大地谁主沉浮?如若真有人类灭绝之日,亦非天地所为,实是人类自身所至。慎之!慎之!!!


用户7416400958451


原创思想,有世界末日的这个可能性存在了,因为人类自己已创造出世界末日的这种核武器出来了。而人类智慧性的科技性,就象一把二刅刀了,既可以建设出世界美好的未来,而又可以毁灭着世界美好的未来了。而关于人类未来有没有世界末日的这个可能性,就关乎着人类对自然性对科技性是怎样的发展了,才可以避免着世界末日的这种可能性的发生了。但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认为,而下面就交给砖家们继续的讨论吧!


踏浪而来37326050


生命的起源三葉蟲,始於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恐龍時代始於二億五千萬前的三疊紀,在白堊紀滅絕,距今六千萬年。考古學家發現人類體骨,距今二百八十萬年。人類頭蓋骨在北京周口店發現,距今五十多萬年。地球物理學家霍金斯,英國人,在世時,予計地球在人類的不斷開發,將在2500年毀滅!


用户思绪87


人类的末日会有的,是宇宙自然规律,科技越发展,越接近末日。就目前全球各国对自然的破坏进度而言,是加速末日的到来。比如,月球是地球的保护神,是地球的卫星,但科技大国都在争先恐后的霍霍美丽的月亮!


支持正义250947540


您的问题是老常谈,

我早已给过大方案:

喜马拉雅山时钟造山;

人类会迎来第六灾难。

科技建设有损地气候,

地球节气侯出现混乱。

逐渐升温陈新病毒疫,

消灭控制不利影人安。

日入未期太阳会熄灭,

地球有过别怕再新命。


李志勇LZY


如果不看我的书就可能

人类的进化(下)

危机与希望

  生命进化的内在形式是生命体自身向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方向发展、改进,这同样是由于生存竟争引起的,如果没有生存竟争,生命也就失去了进化的动力,生存竟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种内竟争,种间竟争,疾病,环境恶化等引起的生存竟争。

  说起危机,不能不提到恐龙。  

  在距今两亿年到一亿年之前,恐龙是地球上占优势的动物,它们是从出海登陆的动物进一步进化而来的,它们的性状跟现代的爬行类动物差不多,其循环系统也需要太阳的热量以保持血液的流动。它们最早是小型动物,经历了几百万年之后,由于生存竟争,渐渐进化成为大型的,长了天然的厚甲。这时恐龙进化到了顶峰,地球上的生命没有谁能与之抗衡,结果恐龙的灾难也就开始了。

  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当今科学家众说纷坛,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失去了竟争对象的恐龙同时也失去了进化的动力。这里的进化是结构向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方向改进,相反,爬行类的另外一支在残酷的生存竟争中改进了自己的身体结构,进化成为可把胎儿保存在体内直到出生,有温暖的血液,有四个房室的心脏,由于他们的身体结构能提高能量利用率(比如心脏结构),他们获得了稳定的体温。这在以后变化了的环境里显得至关重要。不管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还是火山喷发,抑或是地球气候变冷,总之,停滞不前的恐龙无法适应气候的剧烈变化,地球也就永远地对恐龙关上了大门。

  我们目前的情况却更糟糕。

  人类依赖其高度发展的大脑,创造了其它动物都不具备的抽象思维,说话,书写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贮存大量的知识,依靠这些知识组成社会,以便使这些知识得到最大限度的运用及传播,结果人类击败了所有的竟争对手,象当年的恐龙一样,登上了地球主宰的宝座。然而地球以往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物种在地球上能生存与否取决于协调、平衡与控制。凡是在地球上存活得最长久,存活的希望最大的生物物种或生命形式,都是那些能够学会与其周围各环境的力量和其它生物互相协调共处的物种。它们既不曾控制也不曾主宰过这个世界,相反,它们已经适应这个世界。

  但是人类这种患上“自大狂”症的动物把地球看作是人类的私有财产,搜索其宝藏,倾挤其资源,并未发现使他本身毁灭的种子就在他身边,他们必须知道自己的本领是有限的,他必须学会并且尊重自然的规律,他并不排除在自然界之外,也并不比自然界更为优越,他也逃脱不了因为拒绝服从自然而产生的后果。

  后果是严峻的,危机是迫切的。人类正在不知不觉地,渐渐地放弃掉为进化所必需的各种基本条件。下面我一一列举出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大家共同努力,使人类不会在另一个千万分之一的时间里重蹈恐龙灭绝的覆辙。

  

科技:

人类引以自豪的现代科技的确给人带来了舒适与便利。毫不夸张的说,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人类根本无法养活自己,但明智的人们是否看到科学技术背后隐藏的危机呢?

由于对现代科技的过度依赖,人类的体质在近几百年里有显著的退化,就连作为人类骄傲的大脑也因社会分工的精细而愈加向某一特定的方向发展,科学越发达,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是高度地分化,人的专业知识面也日趋狭窄。如果你问某位科学家的研究领域,他可能会说:我在化学研究院、物理化学分部、理论化学研究所、量子化学研究室、从头计算方法研究组、从事多原子分子课题中位能面计算工作。你尽可以和他讨论“从头算”方面的问题,但倘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会使双方都感到尴尬。一问,嘿然;又问,敛容;三问,正色;再问则拂袖而去。这不禁使人想起一个曾在宫廷御膳房供职的厨师。他后来受雇于某大家。主人想以其资历炫耀一番,命他烧制一桌宫廷筵席宴客,答曰不能,因他是专做宫廷点心的。又令其制做一席宫廷点心待客。又答曰不能,因为他是为做某种点心专职切制葱末的。也许当今从事各种专业工作的人中就有不少“专门切葱”的。人人都知道瞎子摸象的故事,然而也许我们就在干着类似的事。如果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算是研究过“大象学”的话,近代科学家们早就分别潜心于“象腿学”、“象耳学”、“象尾学”、“象牙学”等分支了。而现代的博士生导师已带领众多弟子分兵于“象腿学”中的“象脚学”、“象趾学”、“象腿力学”等次级分支了。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作者托夫勒曾为普里戈金的《从混沌到有序》撰写过前言。开篇第一句话就说:“在当代西方文明中得到最高发展的技巧之一就是拆零,我们非常擅长此技,以致我们竟时常忘记把这些细部重新装到一起。”遗憾的是,现在大量培养的多为“拆零”专家,而“整合”专家实属凤毛麟角。为发现“物质不灭定律”做出重大贡献的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的传记中写到他闯进了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他是文学家、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冶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美术家。只差了个“哲学家”。至少他曾经涉猎过这么多领域吧。要知道,他比我们不过早了200年,今天的科学家还有这份潇洒吗?其中的大多数也许早就被“腌制”到不知哪个缸中去了。大脑的这种特向化发展是一个危险的征兆,虽然随着个体的增多,这种特向化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研究粒子对撞的科学家不必会制造螺丝钉,研究空气动力的不必能种田,不同专业的人结合成为一个社会能发挥出比这些人简单相加大得多的作用)但人类如果想尽量长久地(任何一个物种都无法永远不变的生存下去)生存在这个地球上,首先应该保持目前这种高级的结构,然后向一个更高级的结构改进,而这个更高级的结构应该是能提高能量利用率的结构。然而从人类开始利用智慧生存的那一天起,就走上一条退化之路,具体地说,这一天应该从人类进入农业文明开始。这时候人类的大多数不再需要为生存与动物搏斗,单一个体获得食物的能力退化,就象上面曾谈到过的,我们的牙和指甲几乎毫无用处。我们的感官也没有什么可自夸的。我们的视力不如大多数禽鸟,听力不如蝙蝠;至于嗅觉,一只鼻子不通气的狗也会使我们甘拜下风。如果说这样的退化无碍大局的话,到了工业文明时代,这种情况日趋严重,由于过分依靠现代科技发明的机器,人们出门不必行走,干活不用双手,即使大脑也只需掌握你应该掌握的那一小部分而已。没有了生存的艰难,我们的身体便失去了进化的动力。有人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想说,人类的进化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化就会被不断发展的大自然所淘汰。伊甸园的故事尽人皆知,然而它所蕴含的深意我们并不真正理解,那就是智慧不会给人类带来实际的幸福,相反只会带给人们灾难。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也表述了同样的思想;他认为人类应该无知无欲,顺应自然,结果才能无为而无不为。或许大多数人不会赞成他们的观点,但我们生活的真的比伊甸园的先人幸福吗?或许作为一千年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一段话可以作为这一部分的结尾:“看到你们这一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人的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我可以唱一首赞美诗,来颂扬应用科学已经取得的进步;并且无疑地,在你们自己一生中,你们将把它更加推向前进。我所以能讲这样一些话,那是因为我们是生活在应用科学的时代和应用科学的家乡。但是我不想这样来谈。我倒想起一个娶了不称心的妻子的小伙子。当人家问他是否感到幸福时,他回答说:‘如果要我说真心话,那我不得不扯谎了。’我的情况也正是这样。试设想,一个不很开化的印第安人,他是否不如通常的文明人那样丰富和幸福? 我想并不如此。一切文明国家的儿童都那么喜欢扮“印第安人”玩,这是值得深思的。这样了不起的应用科学,它既节约了劳动,又使生活更加舒适,为什么带给我们的幸福却那么少呢? 坦率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怎样正当地去使用它。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应用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人们绝大部分是一天到晚厌倦地工作着,他们在劳动中毫无乐趣,而且经常提心吊胆,惟恐失去他们那一点点可怜的收入。你们会以为在你们面前的这个老头子是在唱不吉利的反调。可是我这样做,目的无非是向你们提一点忠告。”

  完全抛弃现代科学的作法是愚蠢的,但全然无视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却无异于是自杀。科学技术并不仅仅为我们的体质退化提供了温床,还正在为我们人类挖掘一个坟墓,那就是:

环境污染:

  科学技术是以耗费能源为基础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地球上的能源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但情况的严重性远不止于此,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能源是汽油和煤,这类燃料的燃烧是不可逆的,一旦烧掉,它所蕴藏的能量就丧失而不可再得了。我们把这类能源称作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有一个对人类来说是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污染。由于它的不可再生性,燃烧后的副产品就形成了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无用并且是有害的垃圾。随着人口的增多,对能源的需要也激增,从而大大增加了排放到空气和海洋里的废物。即使小到一根火柴的燃烧也将产生污染。自有人类问世以来,对自然界的污染就从未间断过,但在早期的历史中它对地球的影响不足以造成灾难的程度。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遍及全欧以后又发达于美国,污染就成为一种灾难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在全世界都在争先恐后地完成并加强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全然不顾地球的承受能力。 

  还有一个问题,并不是说人类有治理污染的实际行动我们的环境就有希望。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能源。如果现代科技的发展仍建立在不可再生能源的基础上,那么即使对污染的处理也必将耗费更多的能源从而造成更大的污染。如果人类不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环境的污染就会成为我们身上的恶性肿瘤,必将不断扩散,最终毁灭人类自身。

从目前情况看,世界各国并不准备采取措施来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相反,第三世界国家为了富强(只有富强才不会挨打)拚命提高自己国家的工业化程度,西方国家为了保住优势(以便去欺负别人)也丝毫没有停止过工业化的脚步。人们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大踏步地向末日走去,头也不回。

  环境污染的另一个大的危害是用有毒的空气、阳光和水毒害我们的身体,打断我们向下一个物种进化的道路,并使我们退化。使我们退化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隐忧无数的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

  得了病不让上医院是一些宗教骗子愚弄人们的一大罪状。他们的骗术并不高明。究其行骗屡屡得手的原因,我们能否从现代医学内部看到其存在的明显的弊端呢?

  达尔文的进化论指出:生命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进化的,目前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形式就是我们人类了,然而我们人类是不是进化历程的顶端而停滞不前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人类依然在不断地进化之中。这种进化应该是体质和智力两方面的共同进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脑的进化要依赖身体给它提供更多的能量,而身体要想给大脑提供更多的能量,就要求一个更高效率的转化能量的身体结构。这些都是自然选择的力量在起作用,原本不需要人类去操心的。

然而现代医学却打破了人类进化的自然历程。

自然进化的法则是“强存弱亡”。

一只兔子生下六只小兔,由于先后天的各种原因,这六只小兔必定有强有弱,甚至还有先天残疾者。这些弱的和先天残疾者也注定会过早地被其它肉食动物或大自然无情的淘汰。它们也注定不会获得交配权而繁衍后代,这样就避免了那些劣势基因的遗传,从而确保了物种的进化。

  在现代医学尚未“完善”,人们还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时,我们仍遵循大自然“强存弱亡”“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在长期“亲自”而不是依赖现代医学与疾病的斗争当中锻炼了我们的身体素质,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抗病毒的防疫系统的能力。虽然经历过无数次大规模的瘟疫的全世界大流行,人类仍骄傲地站立在大地上,并且疾病的数量也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上,不增也不减,这样的结果是人类与细菌共同进化。

  这种结果是大自然所选择的,它是一个标准的双赢结果,就是说人类与细菌都是胜利者。的确,人类中的某些个体被细菌夺去了生命,但人类整体的素质却在与细菌的生存斗争中得到了提高。有这样一个事实:加拿大人为了保护某个岛上的驯鹿而消灭了岛上的野狼,结果这些驯鹿却在长期的“优越”生活条件下体质退化而最终不能抵御病毒的侵袭而大批死亡,到了灭绝的边缘,后来加拿大人在科学家的指点下,从新引进野狼并将其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结果狼和驯鹿又恢复了正常的生存演化。

  大自然就是这样,对所有物种一视同仁,这也包括人类和其它生命,比如细菌,如果如人们所愿现代医学帮我们杀灭了所有致病的细菌,地球成了一个无菌室,那么我们最终也无法生存。虽然细菌渺小又可恶,但他们象野狼一样也是大自然的孩子,也是生物链上重要的一环,如果说人类和细菌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的话,我们就和细菌互为因果,互相依存了。

  和自然进化法则相反,现代医学的法则却是“救弱扶残,使强变弱,使弱更弱”。人类和动物一样,也存在有些个体由于先后天的各种原因,有强有弱,还有先天残疾者。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弱的和先天残疾者,最终会被残酷的生存竞争所淘汰。现代医学的出现,改变了自然法则。靠药品的帮助,当一个人生病后,不依赖自己的免疫系统就可以康复,这样的结果是人类全体的退化。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些事实,或许会帮助我们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现代医学对致病细菌和我们自身免疫系统也是一视同仁,在治病的过程中,把细菌和自身防御细胞统统杀死,这样有两个严重后果。

  首先,那些细菌是活生生的生物,不是死的靶子,任由你去射杀,它们必定会在与药物的斗争中提高自己,从而产生抗药性。依阿华大学的理查德·温斯尔说,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从实验盘的霉菌中渗出的青霉素以来,人类与微生物一直在竞赛。在这场竞赛中,领先者不断改变着。1946年,即抗生素在二战中广泛应用仅5年后,医生们发现,青霉素对葡萄球菌不起什么作用。这没有难倒药物学家,他们发明或发现新的抗生素(往往是从在他们访问异国他乡时作为纪念品带回的土壤样品中发现的)。在这些新的抗生素强攻之下,微生物又一次屈服了。但细菌又重新聚集起来,其变种具有挡开最新药物作用的能力。只要有新药出现,就会产生新的细菌变种。竞赛就这样进行着。布法罗医疗保健中心的托马斯· 比姆博士说:“80年代人们的感觉是我们已经征服了每一种传染病。”科学使我们确信,真正的挑战在于征服癌症、心血管病和其他慢性疾患。但是,事实却不是如此,舍温·纳兰德在其畅销书《我们如何死去》中写道:“医疗曾声称战胜了传染病,但变成了幻觉。”细菌的确很精明,特别是它们的进化方式。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原因与羚羊为逃避狮子而进化其速度的达尔文氏演化道理一样。譬如说,对一个细菌菌落使用青霉素后,大多数细菌被杀灭,但偶尔也有极少数细菌具有使它们自己不受药物影响的突变基因。这样,它们幸运地活了下来,正如行动缓慢的羚羊群伙伴变为狮子的美餐时,少数奔跑速度快的羚羊逃出了险境活了下来一样。接着,细菌变种把自己的抗药基因遗传给后代,每个细菌在24小时内能留下16,777,220个子孙。更为险恶的是,变种还能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抗药基因传给无关的微生物。传递时,一个微生物散发出能吸引另一个细菌的一种招惹剂,两个细菌接触时,它们打开孔,交换称之为胞质基因的DNA环,这个过程只能叫做不安全的细菌性行为。通过这种交配方式,霍乱菌从人肠内的古老的普通大肠杆菌那里获得了对四环素的抗药性。因而,虽然说抗生素的确没有创造抗药基因,但这类药却大大加速了其散布。塔夫茨大学斯图尔特博士在其1992年所著的《抗生素的悖论》一书中说:“抗生素的使用在有记载的生物学史上空前地激励了进化变革。”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家斯特利·法尔科说,有迹象表明,细菌是“聪明的小魔鬼”,其活动之诡秘连科学家们也从未想到过。例如,在妇女服用四环素治疗尿道感染的时候,大肠杆菌不仅会产生对四环素的抗药性,而且会产生对其他抗生素的抗药性。利维说:“几乎是,好像细菌在抵抗一种抗生素的时候,就能很策略地预料到会遭到其它类似药的攻击。”医生和病人都急于消灭旧病,结果却事与愿违,反而给了它们新的生命。病人要求用抗生素治疗像感冒那样的病毒感染,但抗生素却无能为力,每用一次抗生素都使抗药性增强。 

 然而事情的严重性还远不止于此,我们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来自内外的双重危害。外部的危害就是那些化学药品,它们无情地损害我们的免疫系统。内部的危害是由生物进化理论中的“用进废退”理论决定的,我们的免疫系统由于人类过分依赖现代医学而越来越“懒惰”。细菌在与人类的斗争中进化了自己,而我们自己却在自己建造的温室里慢慢退化。这样退化的结果最终就必定导致越来越多的不治之症的产生。对于人类最终征服艾滋病我没有异议,但不久就会出现另一种不治之症,只要人类仍固执地依赖现代医学。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都是我们向下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形式进化的积累。而这种进步是通过生存斗争得来的。我们在生物界已经没有了生存竞争的对象,人类自身同种之间的生存竞争也已经变成尔虞我诈的心术之争,这样的竞争只能滋生罪恶,丝毫无助于人类的进化。对于疾病这样的生存竞争我们采取的是现代医学这样一个斗争方法,这同样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告诫后人,身体本身就是疾病的良医,不要指望医学解决根本问题。

  人类在违背自然规律的道路上走的太远了。对此,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有清醒的认识。和老子哲学有密切联系的易经、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自身抵抗疾病的方法上有并末被现代人真正理解的重大发现,这是中国人献给人类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实际上是通过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它称它为内药)而不是药材(它称它为外药)来解除疾病。还提倡治未病,并且指出人类进化的正确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