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拓拿工改項目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前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土地資源短缺問題日趨嚴峻。作為城市盤活低效用地資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改善人居環境的有力抓手,舊廠房改造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紅專廠變少年宮


江湖傳言“北有798, 南有紅專廠”,曾經讓廣州人迷之瘋狂打卡的網紅地——紅專廠於2019年6月29日正式開拆,紅專廠承載了一個城市關於紅磚頭壘起的舊時代回憶,作為廣州矚目的工改項目,據悉紅專廠建築局部會拆除改建成天河區少年宮。


投拓拿工改項目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舊廠房變城市更新綜合體


2015年之後,廣州天河在城市更新上選擇了一條村級工業園違法建設治理和微改造綜合提升的新路子,湧現出一批典型園區。

天河棠下·智匯Park是天河區村級工業園創新發展進程中的典型案例。天河棠下·智匯Park位於廣州市天河區廣園路博彙街。經過近三年改造,2018年,這個總建築面積約8.8萬平方米的舊廠房搖身一變,被打造成集城市生態公園、多場景辦公、多元商務配套等為一體的城市更新綜合體,不用去香港也能拍出港風大片的年輕人週末必備打卡地。


投拓拿工改項目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投拓拿工改項目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鋼鐵生產基地變公園


原國企龍頭老大廣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鋼”)芳村生產基地,結束其56年鋼鐵冶煉史之際,向這個工業巨無霸告別。但廣鋼並未從此說再見,有16處工業遺產將被保留利用,還有14處有特色的工業建構築物被局部保留、改造和再利用,三個有獨特文化氣質的景觀公園——

廣鋼公園,將留下廣鋼的回憶融入新城生活。


投拓拿工改項目時,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紅專廠蛻變為少年宮,舊廠房變成城市更新綜合體,鋼鐵生產基地改成廣鋼花園,還有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白雲舊廠區的改造,將不斷盤活歷史,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尤其是在省三年(2019年-2021年)行動計劃中,特意標誌出工改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尤其是以東莞、佛山兩位工業老大哥為首,不難看出2020年兩地的重點突擊點在工改。

改造後不僅是對於政府或是當地居民都是非常大的好處,一是打通片區道路,完善片區路網,交通全面改善;二是完善周邊區域公服配套,提高城市服務能力;三是促進片區內產業轉型升級,改善片區環境;四是新增多個就業崗位,緩解就業難困境;五是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村民收入得以大幅增長;六是拉動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促進同和地區經濟增長。


而對於投拓人員來說,無論是舊廠還是舊村還是其他項目,在入手前都要對項目進行經濟測算,在測算的時候有3點需要提高警惕,舊廠收儲項目的利潤是很薄的,大多數還是算不過賬,用時間換空間,而自行改造的項目更是在打持久戰,沒10幾年都難以盈利。


1、 地方建設支持費用。有的地方的舊廠收儲項目,特別是市政基礎設施,公建配套未全年覆蓋的區域,在扣稅淨收入後可能要繳納一筆費用,具體比例請諮詢當地。


2、 合理估算項目轉化所需要的的時間。如果項目不需要調整標圖建庫而且政府改造意願強烈,從開展轉化工作到掛牌出讓或者補繳出讓金,快的可按2年估算,正常速度大約3年,如果還涉及到土壤修復,一般情況下耗時還在再2年這樣。


3、當地人的關係處理。之前遇到一個項目,本來開展的好好的,結果突然被隔壁廠房投訴,不得不中斷配合調查,一來二去的耽誤了工期。


更多舊改內容關注公眾號【城市更新論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