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電影《TRON》是將未來的世界描述成了“比特的信息高速公路”。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Mattew Ball在最近的一篇文章《The Metaverse》裡總結了一下關於元宇宙的解釋:

  1. 它永不停止或者重置,不斷地進行下去
  2. 保持同步和即時性,時間和現實世界一樣同步流逝
  3. 每一個個體都可以成為元宇宙的一部分,參與特定的事件和活動
  4. 一個全面運轉的經濟體:個人和企業將能夠創造、擁有、投資、銷售,並因其“工作”而獲得回報,這些“工作”產生的“價值”為其他人所認可
  5. 跨越數字和物理世界,同時可以擁有私人和公共網絡/體驗以及開放和封閉平臺的體驗
  6. 在這些體驗中提供前所未有的數據、數字物品/資產、內容等。例如,你在CS-GO裡的“反擊”這套皮膚也可以用來在堡壘之夜裡中裝飾一把槍,或者通過Facebook送給朋友。同樣,一輛專為火箭聯盟(甚至是保時捷網站)設計的汽車也可以用在在Roblox工作
  7. 由各種各樣的貢獻者創造和經營的“內容”和“經驗”構成,其中一些人是獨立的個人,而另一些人可能是非正式組織的團體或以商業為中心的企業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在Matthew看來,有一款遊戲是符合眾多以上特點的,那就是Epic旗下的《堡壘之夜》。然而堡壘之夜還仍然只是一款遊戲,它並沒有破壁成功。

“元宇宙”由於它本身特有的烏托邦概念,它足夠前衛,足夠有前瞻性。它如果出現,就必須是一個顛覆目前互聯網的基礎設施一般的東西,所有人都會進入它展開活動。

然而這個想法可能永遠只能是一個概念。

不過其中一個對目前互聯網很有意思的定義吸引了我的眼球:

Metaverse是一種“新的UGC平臺”,Metaverse不僅僅是另一個類似YouTube或Facebook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無數個人可以“創建”、“分享”和“貨幣化”內容,最受歡迎的內容只佔整體消費的最小份額。Metaverse將是一個投資和建立帝國的地方,在這裡,資本雄厚的企業可以完全擁有一群客戶、控制API/數據、單位經濟等。此外,很可能與現在一樣,少數大平臺擁大量的用戶時間、體驗、內容等。

我們知道的一點是,很多大型互聯網公司的創始人都對Metaverse的概念十分憧憬。拋開個人喜好和個人理想主義的影響來看,Metaverse顯然如果被一個集團所擁有的話,它將擁有裡面參與的所有人的生殺大權,也可以理解為它就會擁有相當大的商業價值。

有沒有類似這樣的東西在我們現在的商業社會里呢?答案是有很多。

大多公司都在試圖打造一套自己的封閉式的生態圈,一方面是為了獲取獨佔的內容,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可以壟斷這個區域,成為這個範圍內的主宰。

顯然,Youtube、B站、甚至Netflix都符合這樣的描述。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youtube由於UGC和AI推薦的結果,導致最火爆的內容也不會佔總流量的大頭,僅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而B站則是由於類似Reddit那樣的圈子和圈子的獨立作用,多元化以後也沒有發生太多矛盾,讓原有的圈子依然能儘量保持原樣。

這和早年的純關注模式有巨大的不同,可能幾個大V用戶就會擁有絕大部分用戶的關注度,某一個兩個明星的發帖可能會佔據幾億的流量。

即使Metaverse存在,依然需要大量的商業和非商業組織去指定規則,引導虛擬社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目前看到的平臺是類似的。

但B站和Youtube顯然都沒有完全遵循UGC的內容,而是也會開發一些PGC的內容進行補充。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UGC”的定義在這個年代開始變得更加寬泛了在我看來。在AI算法推薦的時代,像Netflix這樣的公司實際上也可以說運用了UGC的元素,因為它的很多內容實際上都是反向定製的。

之所以某些類型片能積累到足夠數據證明一批用戶喜歡。這批用戶的觀影傾向和數據實際上都是他們主動創造的信息,留存在了平臺上,並且不斷地積累,被機器所收集和學習。Netflix正是這麼做的,它不斷地學習用戶的行為,不斷地將用戶的反饋作為自己的數字資產,進行反覆推薦和測試,提高推薦的成功率(也就是用戶的點開率)

用戶即是內容,用戶即是價值,一切都取決於你怎麼做。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哪怕你建個微信群或者開個訂閱號也能開始做用戶,做內容,做價值,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微信公眾號平臺也是一個新的UGC平臺,可惜的是它的交互性並沒有那麼好,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個單向的輸出,交互很有限,更談不上即時交互。但這並不妨礙用戶的感受,因為他們本身就在微信這個即時通訊工具裡,隨時可以發起對某篇公眾號文章的交互,信息交互需求可以得到即刻的解決,同時成為了這個大生態圈的UGC的一部分。

我們可以認為,越來越壟斷的互聯網巨頭實際上都是一個個Metaverse的雛形,在其中的用戶實際上是新的一批互聯網居民,就好像最早的萬維網誕生後,一大批網站開始在那基礎上發展一個道理。

而這些互聯網巨頭也明白,要和其他獨立的Metaverse合作是不現實的,這涉及到商業競爭、數據安全、以及用戶體驗等等各方面的問題。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所以我們看到亞馬遜這樣的巨頭,不斷地擴大著自己的邊界,讓旗下的會員們不斷地享受越來越多的服務,增加用戶忠誠度和用戶價值,實際上也是一種形式的Metaverse。

根據塔列布的《反脆弱》的邏輯來看,像亞馬遜這樣收購了一堆公司的意義實際上是在亞馬遜這個Metaverse增加反脆弱性。騰訊,在太平洋的另一端,實際上做著同樣類似的事情。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對亞馬遜和騰訊來說,單個服務的脆弱性是無法承受的,如果一個偌大的帝國只有遊戲或者電商一個服務,而沒有佔據更加底層的數據基礎建設,就很容易被顛覆。

就好像拼多多創始人黃錚說的那樣“騰訊有上千個兒子”,拼多多是否成功對於騰訊來說並不是致命性的問題。

來看看反面例子,不論是IBM、Garmin、還是硬盤製造商希捷、或是更久遠的柯達,他們都屬於某種程度的“存儲”行業,並且在那之上提供服務。

問題當然出在他們所處的行業媒介上,他們所處的底層行業最終都被更先進的技術顛覆了,而且這樣的顛覆對落後的技術來說是毀滅性的。

無數的投資者會對現在的巨頭問同樣的問題,他們會不會被顛覆?

答案是很難,這是因為他們不是“底層”,同時還擁有眾多的服務和內容,而且這些服務和內容是不會隨著底層技術更改而輕易更改的。

如果這個說法很模糊,有一個比方就能讓你聽懂:

不管未來人是不是進入Matrix生活,你總會需要好的故事滿足你對敘事娛樂的需求。比如在《堡壘之夜》裡,已經舉辦過了虛擬的演唱會了,人類的創意並不能被AI替代,至少目前看來AI還不能在技術上達到人的程度(不然就會發生全世界的鉅變,而不是簡單的投資問題了),所以不管你在哪個層面去思考,好的創意內容型公司都可以輕易地適應新環境,從而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元宇宙”的投資思考:技術壟斷未來

所以現在的這些巨頭的生存和創新能力都比當年的巨頭要強得多,以至於他們不太可能像那些老的巨頭那樣輕易被顛覆了。


因為COVID-19的原因,很多公募基金和ETF持倉比例較大的公司都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有些已經甚至接近了2008年的估值水平。

然而你會發現蘋果、亞馬遜、谷歌這種巨頭公司是很難跌回去了,不但是因為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更強了,而且他們某種程度上都已經成為了Metaverse。

有人說疫情是虛擬世界的助燃劑,我不這麼看。我們很容易線性地認為虛擬和現實是兩個世界,然而它們的關係並不是內外關係,也不是以前的上線下線關係,它更像是同一個空間狀態的不同面而已,疫情不論對虛擬世界還是現實世界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並不會因為你去玩fortnite它就會消失。

思考到這兒,我想說所有的公司必然都會短期內收到巨大損失,但是,也是對某些公司的一次極限壓力測試,以及價值觀的校準器。

對於那些挺得過來,依然有較好資產,價值觀以及社會價值觀都能繼續為世界貢獻的公司,這一次會給投資者一些有趣的機會。

真理之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