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懂車帝原創 行業]坐在一輛行駛中的出租車後排,看著“司機”雙手離開方向盤,這是一種什麼體驗?

2018年5月,安波福在拉斯維加斯投入了30輛經過改裝的寶馬5系自動駕駛汽車,並加入Lyft網約車平臺。時至今日,你已經可以在廣州的街頭用手機下載APP叫上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粗略算算時間過去了還不到兩年,儘管技術專家們在持續不斷地積累數據和經驗,但該領域的商業化落地速度一直非常緩慢,這完全不是這個圈子的風格。

自動駕駛出租車,英文表述為“Robotaxi”,如今你把它放入任何一個搜索引擎,得出的結果既包含Waymo、安波福、百度、文遠知行這些自動駕駛領軍者,同時也少不了特斯拉、FCA、福特、現代這些汽車廠商巨頭。

這到底是為什麼?

玩家們已開始交成績單

記得在去年5月,也就是安波福與Lyft合作項目落地一年之際,兩家公司表示,該商業計劃已經記錄了50000多人次的個人出行。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儘管每輛車都配備了安全員,但這些裝有軟件、傳感器、計算機以及由安波福提供的增強型電氣系統的汽車,可以由任何在拉斯維加斯使用Lyft APP的人呼叫。這項合作在當時,引起了業內外廣泛的關注。

“我們相信這是世界上最大規模向公眾開放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安波福自動駕駛總裁卡爾·伊格納瑪(Karl Iagnemma)曾自豪地表示。“基本上,你可以像普通的Lyft用戶一樣呼叫車輛。幸運的話,我們的一輛自動駕駛出租車將會來接您。”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今年2月12日,是個值得所有自動駕駛玩家記住的日子,在這一天,安波福的30輛寶馬5系正式完成第10萬次乘客接送。

Lyft在社交平臺上稱,這項合作被視為將自動駕駛汽車成功引入到現階段交通生態系統的藍圖,自動駕駛汽車已為廣泛採用做好了準備。乘客渴望自動駕駛汽車來滿足越來越多的出行和運輸需求。“在體驗了自動駕駛出租車之後,許多Lyft用戶都成為擁護者。”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Lyft的自信並非憑空而來,根據官方數據統計,有98%的乘客將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體驗評分評為5顆星,其中大多數人表示渴望再次嘗試。在2020年CES期間,新聞網站Quartz的記者Matthew De Silva非常興奮地表示:“在我第一次體驗過自動駕駛汽車後,我可以肯定地說我會再坐一次。”

安波福與Lyft的項目之所以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完全向公眾開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樣做的並不多,國內目前僅有文遠粵行採用無限制的運營形式。(注:文遠粵行為文遠知行WeRide與廣州市白雲出租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的合資公司)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今年2月,文遠知行發佈了國內首份L4級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試運營報告。據悉,文遠粵行試運營首月(2019年12月01日至31日)共完成8396個出行訂單,沒有安全事故,日均出行服務270.8次,單天最多訂單數為438單,服務訂單總里程達41140公里,共服務4683名用戶。

與Waymo One(Waymo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7X24小時、安波福與Lyft的週一至週日每天兩班、每班10小時有所不同,文遠粵行RoboTaxi的運營時間為週一到週日、早八點到晚十點。文遠粵行表示,從12月份每天各運營時段的平均訂單數量來看,早晚通勤高峰的訂單需求量最高。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文遠粵行RoboTaxi目前不支持揚招打車,而是固定上下車點、選點打車。用戶可通過文遠粵行旗下WeRide Go的公眾號、APP、H5等渠道,留言提交新的上下車點需求。只要滿足基本的要求,如在電子圍欄範圍內、不違反交通法規等,便可通過申請。從評分來看,在12月份的服務訂單中,有94%的乘客給了五星評價。

說了這麼多,開篇的問題還沒有回答,自動駕駛出租車為何在悄然走熱?

首先是自動駕駛企業與汽車廠商的深度合作。文遠知行與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百度與一汽紅旗、AutoX與FCA、小馬智行與現代等,安波福和現代在去年9月甚至宣佈將共同組建自動駕駛合資企業。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對此文遠知行COO張力向懂車帝表示,從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角度來講,為了實現商業化落地,你需要與汽車廠商、出行公司有深入的合作。“我們作為科技公司在這兩方面都不是最擅長的,三家結合在一起才真正能夠讓自動駕駛出租車實現商業化落地,最後再加上第四方,也就是當地政策法規的支持。這樣,你的商業模式才能真正的跑得快、跑得好。”

其次是成本原因。在現階段,你不可能讓很多消費者花重金去購買一輛自動駕駛汽車,而通過這種出租車的形式卻可以讓消費者用最小的成本體驗到自動駕駛技術。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MOBILEYE首席執行官安農·沙舒亞(Amnon Shashua)曾坦言,自動駕駛的第一階段將以出租車服務形式出現。

最後是監管與法規原因。在談及相關政策法規時,張力認為,除了技術之外,還需要認識到政策法規的因素。“說句實在話,如果真開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馬路上,不出事則已,如果出事的話在今天的交通法規中責任應該是誰呢?原則上應該是司機的,但是現在沒有司機了,你找運營的企業還是車企,誰來擔這個責任?這個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於是,自動駕駛出租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安全員的存在使得責任不會讓消費者承擔。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根據Market and Market發佈的報告,預計全球範圍內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將從2020的2024輛增長到2030年的383.1萬輛,複合年增長率為112.67%。

Allied Market Research則認為,預計到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3億美元,到2030年將達到386.1億美元,從2023年到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67.8%。到2030年,旅客運輸業務預計將達到168.9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4.2%。

下面這些問題,或許與要體驗RoboTaxi的你切身相關

市場前景再好,與用戶無關。於是,就以下這些與自動駕駛出租車用戶切身相關的問題,懂車帝與文遠知行COO張力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首先,如何叫車?據官方表示,文遠粵行RoboTaxi的運營範圍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心區144.65平方公里的城市開放道路,用戶只需要下載叫車應用WeRide Go即可呼叫使用,無需申請和審核。“我們目前在廣州開發區的小規模運營實際上是免費的,而且無需審核、是全開放的。”張力表示。

其次,固定的上下車點有多少?截至目前,文遠粵行RoboTaxi上下車點已由運營初期的三十幾個擴充到百餘個,並且仍在持續添加中,覆蓋運營區域內的商場、行政辦公場所、大型小區、地鐵、公交站點等熱門叫車位置。報告顯示,目前運營區域內最熱門的前三個上下車點分別為:黃埔區行政服務中心、百豐匯廣場、萬達廣場(黃埔店)。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第三,沒有評五星的用戶因為什麼原因?報告顯示,在五星以下的評價中,認為行駛或剎車狀態不夠穩定、路線規劃不合理的反饋居多,等車時間較長也是用戶希望儘快改善的一個方面。

張力認為,行駛的穩定性在五星好評和五星以下的評價中都備受關注,這主要是每位乘客乘坐RoboTaxi的期望不同和對自動駕駛技術理解的差異造成。“人與人在車上的感覺是有差別的,如果一個老司機開車非常好,他們坐我的車會覺得動力太弱了,如果你是新司機,評價可能就是覺得開得好。”他同時稱,另外還有一個可能性,時間點和場景路線不一樣,有的人是在中午出行,有的人則是在早晚高峰時間段出行。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第四,安全員是誰?他能做什麼?關於安全員的問題,懂車帝特別進行了詢問,張力也給出了詳盡的解釋,他認為,安全員的存在是為了滿足法規的要求,並且在技術還不能100%完善的情況下,安全員能夠人為地干預和接管車輛,保證車輛人員的安全。“當發現有些場景無法應對的時候,安全員就可以接管車輛,我們在後臺的工程師會對它沒有處理或者沒有處理好的場景進行故障處理。這樣一來,在運營的同時兼顧採集數據和優化提高算法的能力,以應對更多新的場景。”

據官方介紹,每天每輛RoboTaxi在環境信息、感知數據、車輛決策行為等維度可以為數據庫貢獻1.5TB的數據量,為仿真場景庫和模型訓練積累了更為豐富的場景,實現了產品與運營之間的數據閉環。

他還表示,所有安全員都是從白雲出租汽車集團請來的出租車司機,然後進行特殊的培訓,他會自己判斷是否接管這個車輛,但是他的每一次接管後臺都會去看,研究為什麼接管,這個場景是系統處理不對,還是安全員過於保守,每次接管都是非常珍貴的業務場景驗證。

悄然走熱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能不能坐?敢不敢坐?

第六、自動駕駛出租車與普通出租車差別在哪?“我們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144平方公里的開放道路範圍裡面,用東風日產的軒逸來去做運營。首先目前運營的所有車輛都是合規的出租車,出租車的頂燈、咪表、執照都會配備,結束的時候可以向安全員要一張發票。同時,我們在出租車上加了自動駕駛系統,這種模式也是合規的,徵得了廣州市相關主管部門的許可和支持。”張力介紹說。

最後、疫情期間如何保證防控安全?在疫情期間,網約車被很多用戶所懷疑,認為這種出行方式已經不夠安全。於是可以看到,很多網約車企業都在推出自己的防控服務政策。

據張力介紹,包括安全員在內,文遠粵行RoboTaxi的全部工作人員都要做核酸檢測。“我們與廣州開發區還做了一個系統——復工系統,每個員工的體溫數據和身體情況都在這個系統裡面,員工是在閉環當中。車輛是可控的,人員也是安全的。每次運營完,車輛都會被消毒,並且給安全員配備了消毒液和相關工具。此外,我們在車內裝了一個塑料防護膜,用以隔開前座與後座。”

寫在最後:

站在自動駕駛企業的角度,與多方面合作可以更快的實現商業化落地,並規避掉因自身在其他領域專業度不夠帶來的風險。同時,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運營將帶來非常重要的數據,這些真實運營出來的數據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對於用戶而言,可以用最小的成本體驗到自動駕駛汽車,而因為安全員的存在,來自“無司機”的恐懼會小了很多,並且不必承擔駕駛責任。

但正如張力所言,最終還是要“拿掉”安全員,這不只是需要做大量的路測,包括算法能力、場景積累、數據積累、政策法規等也是重要因素,“真正把安全員拿下去,自動駕駛出租車的業務模型本身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