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浦路街道 報告:陌生老外不戴口罩現身小區!出動:緊急徵集俄語翻譯志願者上門工作

江浦路街道 報告:陌生老外不戴口罩現身小區!出動:緊急徵集俄語翻譯志願者上門工作

圖說:江浦路街道居委幹部通過志願者在線翻譯與烏克蘭人傑尼斯溝通 楊浦區供圖

3月13日一大早,兩位居民心急火燎地跑進楊浦區江浦路街道又一村居委會,找到黨總支書記袁斌暉報信說:“書記,我們剛看到小區裡有個沒見過的老外在花園那邊,而且沒戴口罩!不知道什麼情況?”一聽說小區裡有沒戴口罩的陌生外國人出現,袁斌暉的神經立刻緊張起來,一邊去物業調取視頻監控記錄,一邊通過種種線索找到了這名外籍人士的住址。然而,找上門去之後,居委幹部和外籍人士說的都是“散裝英語”,難以交流,怎麼辦?幸好,江浦路街道志願服務中心馬上出動,在多個志願者群裡發佈招募俄語翻譯志願者信息,僅僅一小時後,就有復旦大學俄語系的兩名學生舉手報名,通過遠程翻譯,幫助居委幹部摸清情況,又成功說服外籍人士承諾今後會戴口罩出門。一場虛驚解除,居民們都放了心。

其實,為了開展防輸入的社區管理,又一村居委已經在居民中招募了英語翻譯志願者,可是,居委幹部敲開門才知道,這位外籍人士基本不會說中文,英文也不太會講。向隔壁鄰居打聽了一圈才知道,原來這位男士來自烏克蘭,名叫傑尼斯,母語是俄語。

為難之中,袁斌暉想到江浦路街道志願服務中心正通過街道官微尋找多語種翻譯志願者,不如求助一下試試看。社區的需求就是“哨聲”,志願服務中心接到求助後,馬上在專門為此次社區防控成立的幾個翻譯志願者微信群、社區大學生志願者微信群等多個渠道中發出招募信息。僅僅一個多小時之後,復旦大學俄語系學生張子彤、魏昕玥就報了名。

翻譯有了,怎樣上門做工作才能達到最好效果呢?考慮到防控需要和外籍人士的特殊性,志願服務中心、又一村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反覆推敲,演練了整個上門流程,假想了可能會發生的多種情況,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最終決定由居委幹部上門,請傑尼斯通過視頻與翻譯志願者溝通。

時隔幾個小時,居委幹部又來敲門了,打開門時,傑尼斯還一臉迷惑,不明就裡。工作人員用簡單的英文告訴他,會用手機視頻連線兩位精通俄語的大學生,藉助實時翻譯和他交流。傑尼斯接過手機,說母語讓他放鬆了很多,與志願者聊天一般地介紹著自己的情況,詳細到來滬日期、之前的行程等。原來,他在3月2日就已經到達上海,上午出門倒垃圾忘了戴口罩。聽到志願者的及時翻譯,大家都鬆了一口氣。接著,居委幹部又請志願者用俄語告訴傑尼斯,雖然他不需要居家隔離,可以正常工作,仍建議減少外出活動,不去人員密集場所,每天測體溫、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傑尼斯通過志願者向居委幹部們和大家道歉說,自己出門時的確是放鬆了警惕,沒有戴口罩,給鄰居們造成了緊張,之後出門一定會牢記戴口罩,“保護大家,也是保護我自己”。

據悉,類似案例在楊浦的基層社區並非個例。為了進一步細化社區防控管理,延吉新村街道等多個街道都廣泛發動社區資源,特別是聯絡轄區內高校和黨建聯建高校等單位,發動掌握英語、日語、韓語等國語言的大學生加入志願者隊伍,江浦路街道等還編制了細到每小時一班的值班表。在區裡的資源支持下,各街道還印製了包括英語、意大利語、日語、韓語、波斯語和俄語等6個語種的告知書,基本覆蓋重點國家涉及的語種,確保社區防控沒有空白點。新民晚報記者 孫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