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豆瓣9.0分的《摔跤吧!爸爸》是阿米爾汗眾多作品中的一個,影片由印度真實事例改編,一位摔跤手父親竭盡一生培養出優秀的摔跤手冠軍,為印度民族在摔跤事業贏得了一枚金牌,為廣大印度女性努力爭取命運自主權而開了先河。這部影片以喜劇的形式,利用體育的色彩,揭開印度當時社會的序幕。

影片開始,阿米爾汗扮演的摔跤手馬哈維亞在一臺黑白電視機前觀看著漢城奧運會摔跤項目的比賽,作為印度項目的全國冠軍,他非常想要為印度奪得一枚世界金牌,迫於家人的反對以及生活的壓力,他不得不放棄,但他心中的夢想“為印度獲得一枚世界金牌”卻從未停止。

他迫切的希望能夠生個兒子來繼承他的摔跤事業,但是妻子在連生了四個女兒後,讓他的夢想一度破滅,直到一次意外,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能夠將幾個男孩子打得落花流水,女兒的摔跤天賦隨之顯現,於是他將希望寄託在了兩個女兒的身上,影片以此為主線展開了一系列的故事。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村民的諷刺,妻子的不理解以及吉塔和巴比塔的反抗行為讓摔跤手父親的訓練舉步維艱。

01.外界的環境鬥爭: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裡,那時的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女孩沒有選擇的權利,做不完的家務,合適的年齡嫁給一個素未相識的男人,然後相夫教子,度過自己的餘生,這一切已經被規定好的人生。

馬哈維亞的做法打破了這個村子以及這個時代女性的固有狀態,這無疑就遭受了絕大部分人的諷刺與質疑。

02.家庭的內部鬥爭:馬哈維亞的妻子也是這個時代的女性,她的思想也被這個時代所禁錮著,她無法忍受自己的兩個女兒受著別人非議的眼光,所以在馬哈維亞提出要將兩個女兒培養為摔跤手時,妻子也做出了強烈的反抗。

大女兒吉塔和二女兒巴比塔,兩個本應該在學堂開心學習和玩樂的年齡段,卻被父親告知要每天五點起床開始摔跤的訓練,這對她們而言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

在堅持幾天後,她們做出了反抗,故意調慢爸爸的鬧鐘,在爸爸起床後故意偽裝已經訓練完成的樣子,以受傷等多種理由來逃避訓練等等,甚至故意輸給陪練的表哥,從而想讓父親失望。馬哈維亞對女兒的種種表現看在眼裡,卻又無可奈何。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出嫁好友的一番話,點醒了吉塔和巴比塔,在得知深沉的父愛後,她們毅然走上了摔跤手之路。

吉塔和巴比塔在做出種種反抗的行為後,停止訓練,揹著父親偷偷參加了好友的婚禮,在婚禮上的她們玩得不亦樂乎,父親得知消息來了,他看到這個場面扇了表哥一巴掌,失望的看了吉塔一眼,然後轉身憤然離去,留下悻悻的吉塔和巴比塔。

吉塔向好友抱怨道:“什麼樣的父親會逼女兒成為摔跤手呢?但願其他人不會攤上這樣的父親。”吉塔的話語無不顯示著對父親的不滿與責怪。

可是好友的一番回答深深觸動著吉塔和巴比塔的心靈,“我倒是希望有你們那樣的父親,至少他是為你們著想,否則你們也會像我一樣,從出生時就註定與鍋碗瓢盆為伍,到14歲就要嫁出去來減輕家裡的負擔,最後被送到一個從未見過的男人面前,為他相夫教子,度過餘生。”

這大概就是那時印度女性的悲哀了,沒有自主的權利,從出生就已經設定好在規定的軌道上行駛,出不去也躲不了。馬哈維亞作為一個父親是偉大的,“為了你們與世界反抗,為了你們忍受世人的嘲笑,為什麼呢?是為了你們能夠主宰自己的未來,他又有什麼錯呢?”

整部影片的轉折點就在於好友的這番話,兩個女兒也終於在這場婚禮上完成了摔跤的“覺醒”。成為摔跤手,不僅僅是為了父親,更是為了自己,為了廣大印度女性能夠有自主選擇的權利。

摔跤手世界冠軍之路,註定是一場鬥爭的旅程!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01.羅塔克之戰,吉塔為印度女性自主權拉開的第一戰。

羅塔克之戰,是吉塔首次公開與男性摔跤手之戰,也是吉塔作為摔跤手的第一次比賽,比賽未開始前,周圍全是質疑與嘲笑的聲音,本可以選擇較弱的對手來取得獲勝機會的吉塔,卻選擇了最強悍的對手,這無疑是向當時反抗女權狀態的強力一擊。

雖然在這場比賽中吉塔以失敗告終,但她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卻引來了無數人的折服,她的勇氣,她在摔跤方面的天賦,無不展示著女生也可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摔跤手。

吉塔在這場比賽失敗後沒有自暴自棄,相反這場失敗更加激勵她不斷向前,她不斷參加摔跤比賽,一次次獲得勝利,獲得冠軍,最終獲得摔跤手的全國冠軍。

正是吉塔這摔跤手的精神,不屈不撓,越挫越勇,為以後獲得世界冠軍埋下伏筆,為印度女性獲取自主權而拉開序幕。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02.帕蒂亞拉的教練,讓吉塔與世界冠軍失之交臂,為此,她不得不與當時印度的體育作風作鬥爭。

吉塔在獲得全國冠軍後,想要去帕蒂亞拉體育學院學習摔跤,馬哈維亞猶豫了,但最終還是同意讓吉塔去學院學習,本以為會有更多的進步,卻不曾想事情的發展不盡人意。

摔跤項目的教練普拉莫德在訓練的第一天,就告誡所有的摔跤選手“學會忘記”,教練讓她們忘記原來所學會的所有技巧,似機器人式的聽從他的全部指令,從而達到以後所有摔跤手獲得的獎牌都歸於他功勞的目的。

教練的種種行為,不適合吉塔的訓練方法,為了獲得銀牌而讓吉塔減重,在吉塔錯失世界冠軍後,也並沒有加以鼓勵,而是認為吉塔根本不可能獲得世界冠軍。

父親的期望,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吉塔知道她應該反抗了,她一邊假意順從著教練的指示,一邊學習著父親的指導。這部影片從這點可以看出當時印度體育作風的影響巨大,一面是被逼迫退學,一面是世界金牌,吉塔能做的就是默默反抗著。

03.吉塔在大環境中迷失,能做的就是鬥爭與自我救贖。

迷失:

吉塔在進入體育學院後,接觸著和她一樣的摔跤選手,他們的訓練並沒有像父親那樣嚴厲的要求,不論是飲食還是穿衣又或是頭髮,吉塔認為這才是自己應該要的人生。

她留起了長髮,吃起了垃圾食品,開始沉迷在看電影玩樂的時間裡,比起之前的訓練時間,現在大打折扣,甚至她錯誤地認為自己的摔跤能力已經高過於父親。

在錯失世界獎牌之後,沒有醒悟,只是覺得輸也在所難免,一次次的失敗,教練諷刺的話語“你註定與世界冠軍無緣”,吉塔在摔跤手冠軍之路迷失了。

自我救贖:

巴比塔:“我不知道你是否能獲得世界冠軍,我只知道你是在泥地裡打扮男孩的人,即使體重過輕也可以贏得冠軍的摔跤手,如果你都不能獲得世界冠軍,那我不知道還有誰可以獲得。”

吉塔的反省開始了,她開始重新在父親的要求下努力訓練,爭取一切可以抓緊的時間,這一刻,父親和她的目標“為印度獲取一枚世界金牌”愈發一致而又強烈。


豆瓣9.0《摔跤吧,爸爸》:解析摔跤手父親背後的大愛與小愛

影片最後,吉塔在父親對自己長期以來的教導下,在自己不斷努力的情況下,終是為印度獲得了一枚世界金牌。在吉塔拿著金牌交給父親時,父親撫摸著吉塔的額頭說道:“我以你為榮!”,這一瞬間,引得無數觀眾淚目,吉塔圓了自己的夢,實現了父親的夢想,也為無數印度婦女獲得自主權利而做出貢獻。

《摔跤吧,爸爸》,影片中無數讓人淚目的瞬間,馬哈維亞深沉的父愛,對印度民族的大愛,吉塔的勇敢,努力等等,一對平凡的摔跤手父女共同攜手創造的小愛與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