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例瞞報者是一個什麼心態?

我是你傑哥哥


他之所以瞞報,設身處地的想一想,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呀!假如他去過疫情嚴重的地方,回來了以後想要隱瞞去過的行蹤,其目的很簡單,就是懷著僥倖的心理,感覺自己不會被病毒所傳染,他們害怕被同事們知道,他在疫區回來會對他敬而遠之,害怕左右鄰舍知道他從疫區回來,對他避之不及,也會舉報他,他更害怕自己成為眾矢之的,所以說,他有那麼多的擔心,當然會去隱藏行蹤了,換作是你,也許你也會那麼做,這是一種自我掩蓋的心理,雖然這種想法很不道德,很自私,可他無非就是不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害怕被別人歧視,所以才故意隱瞞行蹤的。



雨化晨露


事實上,那些隱瞞病情的人不一定是惡意的。他們可能欺騙了自己,他們可能犯了一個決策錯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故意隱瞞自己的個人經歷和接觸歷史,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的人,和有人分析的人格障礙患者沒有太大關聯,人格障礙患者是缺乏與他人相處時的自我反省能力。反而我覺得是“正常化偏誤”。

正常化偏誤的解釋為:一種在壓力下經常出現的行為決策偏差。它是指當災難已經發生時,人們往往沒有意識到災難的發生,認為一切正常,這就延誤了最佳的恢復時間,導致更大的危險。就比如這次疫情,從國外回來的華人,或者前一段時間有過武漢史的人,瞞報信息,當自己發現有症狀時候,也會選擇瞞報,而不是選擇去上報,去主動隔離,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一切正常,只是普通感冒發燒,裝什麼都沒發生。

這種人在發現自己發燒時候,首先考慮的不是上報隔離,而是想著,溫度計可能壞了、我沒事,能扛過去,普通感冒而已、不會發生在我身邊的。這樣的思想,自己沒有患上肺炎結果不嚴重,相反如果不幸降臨在你頭上,那麼影響的不止你一個人,


荷畔曉語心理分析


新冠肺炎患者,他們瞞報其實是一種逃避心理,不敢去面對,甚至不願意承認自己是確診患者。

究其原因,其實是害怕。如果上報了,自己就要被隔離,對於隔離有著未知的恐懼,以及擔心自己被隔離後沒有辦法照顧家人等等。其實大部分人瞞報時,內心一定是焦慮不安的。他們也知道自己這樣做有違道德,但是他們又恐懼害怕有一系列擔憂。他們雖然瞞報了,但是內心也在承受著煎熬,也在愧疚、自責。

不管他們是出於什麼目的瞞報,相信他們一定也會懺悔的,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接納。特殊時期,我們大家應該一起攜手同進,團結起來攻克難關。祝福大家,祝福我們的祖國。



樂培心理張老師


新冠肺炎,自去年年底發生以來,經歷了從武漢到湖北全省,再到全國蔓延的過程。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展開了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搏鬥,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基本控制,事態出現了向好的局面。但受各種複雜因素影響,人類同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遠遠沒有結束,繼我國發生疫情後,韓國、日本以及意大利、德國、西班牙、美國等國陸續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正給越來越多的人造成心理陰影。

目前出現的隱瞞新冠肺炎疫情情況,從心理學方面來看,我個人認為有這麼幾種不良心理:

一是恐懼心理。對新冠肺炎疫情強大的傳播性所震懾,生怕自己難以治癒。

二是僥倖心理。特別是那些私自外出或出國的,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行蹤和受到感染的情況,認為只要自己治癒好,可以免受法律追責。

三是負罪心理。自己感染了疫情,覺得已經再次傳染了別人,感到特別大的負罪感,難以啟齒,如果說出來無臉見人。

四是復仇心理。一些心術不正的人,自己受到感染後,破罈子破摔,死也要拉個墊背的,毒害社會。這種人最應當繩之以法。

五是自尊心理。這種人平時好面子,一旦感染了疫情,擔心周圍的人遠離自己,成了孤家寡人,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所以便隱瞞病情,私下找遊醫治療。

這五種不良心理都是錯誤的,應當正視疫情,主動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主動接受正規的醫療和隔離,這是對自己也是對別人、對社會的真正負責。



春寒料峭二月風


我們要寬容對待,一個充滿恐懼的人,在失去心智的時候就會犯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