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原创 任博士 广东省肿瘤康复学会 今天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新冠病毒肺炎治疗中大剂量激素的副作用-全面抑制免疫

卫健委刚刚公布了第七版“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这版方案里增加的很多内容都是基于前段时间新冠病毒致死患者的尸检报告而来的,比前面几版有大幅的修订。从方案的描述来看,可以看到体液免疫的这种变态反应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而且不仅仅是在肺部,包括肾脏、肝脏、心脏、骨髓、脾脏甚至大脑都有伤害。所以,抑制体液免疫的变态反应,是保住性命的关键,如何减少后遗症、并发症,提高细胞免疫能力是新版治疗方案考虑的重点。第七版增加的大部分内容都清晰地指向了这个方面,比如肺部、脾脏、骨髓、肾脏、心脏和血管、肝脏和胆囊的病理学特征;淋巴数量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渗出等。而在检查部分增加了血清学检测,要求检查IgM抗体,诊断标准里增加了IgM和IgG抗体阳性;重症者的监测指标里增加了外周血炎性因子(白介素6)。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第七版诊疗方案里面最显著的改变是在治疗方面:在重症治疗里,已经明确提出要阻断细胞因子风暴,针对白介素6升高的患者,推荐使用免疫治疗(托珠单抗)等等;一般治疗增加了氢氧气吸入,危重症患者注意肾功能衰竭等。从这些可以看出,第七版方案的主要修订方向很明确,就是抑制免疫过激及其带来的多器官损伤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新冠病毒肺炎治疗中干细胞的优势-选择性抑制免疫,修复器官损伤

那么有没有既能抑制过度反应的基础免疫(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同时又能提升细胞免疫(淋巴细胞)作战能力的方法呢?国家卫健委2月4日发布会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答案--干细胞治疗。在本次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说,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推进包括恢复期血浆、干细胞治疗在内的新冠病毒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的研究探索。据最新消息,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院士团队联合武汉金银潭医院,正在开展间充质干细胞对重症新冠病毒患者的治疗,目前已有多名重症患者采用该方法。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可以看到,为了对抗新冠病毒,国家各级科研机构正与医学界联手开展各类探索,干细胞只是其中之一,但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最有前途的手段。原因在于三点:

1. 干细胞属于非对抗性治疗生物医学范畴,与传统临床用药的对抗性治疗正好相反,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直接攻击病灶,而是通过修复人体自身的组织(如免疫、肝脏等),通过这些器官组织的自我功能的完善,达到抑制、清除病灶或病原的目标,类似中医里面的治疗自愈力;

2. 干细胞确实对于免疫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而且是双向调节:即免疫过激部分的可以抑制,而免疫低下部分则可以提升。在临床观察中也可以发现,对于一些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比药物要强;因此它在抑制新冠病毒危重患者细胞因子风暴的同时,不损伤甚至能提升免疫对病毒的清除能力;

3. 干细胞对于免疫的调节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能长周期维持人体免疫的状态,保护人体健康,而大大降低感染病毒的机率;

4. 干细胞对组织器官有修复作用,本次新冠病毒患者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肺间质损伤、纤维化,同时并发肾、心、脑等多器官的损伤,而干细胞正好能促进这些组织的再生,有助于患者后期肺组织功能及其它器官的康复。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刚刚,干细胞又有大事了


干细胞治疗--未来会攻克更多疑难疾病

干细胞治疗由于没有副作用,既能治疗急性期的疾病(通过选择性抑制免疫),也能治疗慢性疾病(肝硬化、慢阻肺等);既能修复器官,也能延缓衰老,所以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次国家新版诊疗方案已经明确它的临床治疗意义,未来可能用于更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