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县“90后”工作队员 做群众最需要的那块“砖

文 / 杨雯雯

“这丫头聪明……”“这小伙认真……”“看着就跟自己孩子一样……”这是“90后”“访惠聚”工作队员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在玛纳斯县“访惠聚”驻村一线,“90后”工作队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将自己的才艺技能、优势特长充分运用到服务群众的方方面面,成为“访惠聚”工作队中的生力军,在履行“访惠聚”驻村职责使命中,贡献了他们的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用“90后”速度 服务群众更高效

巴丽古丽·赛里江,1990年出生,玛纳斯县自然资源局驻清水河乡贝母房子村工作队队员,她用高效的服务,赢得了群众称赞。

在工作队,巴丽古丽主要负责群众诉求收集整理,为使每位村民的诉求能得到第一时间解决,巴丽古丽就在诉求归类解决上下功夫,当起了村民微信群线上诉求“接单员”,按照线上、线下,生活、生产,急难缓重等诉求类别进行归类整理,她还将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各自擅长解决哪一类诉求进行分析分类,做到精准对接,提高了解决村民诉求的效率和村民满意率。

牧民赛尔博拉提·坎吉别克家的牛生病了,急需救治,他在群里发了一条诉求信息,巴丽古丽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了赛尔博拉提,让他放心,工作队会帮他尽快解决,并将此条诉求及时上报,工作队很快联系协调到乡兽医站医生去赛尔博拉提家,让病重的牛得到了及时救治,恢复了健康。赛尔博拉提对工作队办事服务效率连连点赞!

用“90后”热情 服务群众更贴心

沙小飞,1992年出生,玛纳斯县公安局森林派出所驻凉州户镇庄浪户村工作队队员,话语不多、工作踏实是干部和群众对他的一致评价。

在驻村期间,沙小飞坚持每天走访群众,收集村民生活困难和需求,他特别关注村上的独居、孤寡、高龄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健康情况。马义山是所他包片区一位年近8旬的老人,在走访过程中得知老人脚疼得无法行走,他及时向队长反映了情况,工作队立即协调专车陪同老人去县医院就诊,经诊断是骨质增生,脚跟和脚背长了骨刺,需每天贴药膏直至疼痛消失。把老人送回家中休养后,沙小飞每天都按时帮老人换药,还给老人按摩。为帮助老人尽快恢复健康,他当起了“助行器”,陪同老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我的脚这次疼的实在厉害,多亏了小沙送我去医院,忙前忙后照顾我,我心里特别的感动。”马义山老人激动地说。

用“90后”智慧 服务群众更专业

苏振华,1991年出生,国家电网玛纳斯县供电公司驻北五岔镇吕家庄村工作队副队长,驻村后他将专业特长带到了工作队,成了村子里电力十足的“Superman”。

为保证村民用电正常、用电安全,苏振华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化身安全用电“小卫士”和维修电器设备“一修哥”,常常通过村民微信群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经常到村民,特别是孤寡、年老等弱势群体家中,排查用电安全隐患,及时帮群众解决用电方面遇到的困难。

吕虎庆是吕家庄村的村民,眼看到了春播的时候,需要给农用机具焊接固定支架,由于知识有限,不知道怎么给单相电焊机通电,这可把吕虎庆急坏了。苏振华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吕虎庆给电焊机接好了线,并给他叮嘱注意事项,保证电焊机能正常运转后才离开。“多亏了小苏呀,让我这个农机能正常工作,可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吕虎庆高兴地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90”后工作队员主动担当驻村使命,用眼去观察群众所盼所需,用心去感悟群众所思所想,用实际行动去解决群众所求所迫,用心用情服务群众、融入群众、凝聚群众,最终成为了群众的亲人、群众的家人。青春有限,驻村无悔。

来 源: 玛纳斯县委宣传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