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成些什麼,就不得不離開些什麼



在這個時候才開始慢慢有意識放慢腳步,開始學習做減法,開始有斷、舍、離的意識。

其實人這一輩子,要想過得有點小成就,過得有幸福感,有兩個智慧應該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個叫做專注,第二個叫累加。

因為只有在某個方面,能夠特別專注的人,他才高出普通人的經驗甚至是智慧。而專注的前提和關鍵,就是舍。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天道如此。


02分類

到了40歲之後,我才意識到應該把自己做的事情分成四類,一類是特別急迫、特別喜歡做的事。就是既是我需要做的,同時又是我喜歡做的。

第二種是需要做的,但是未必是我喜歡做的;第三種是我喜歡做的,未必需要做的;第四種是我既不喜歡也不需要。

四個象限,那乾脆我不喜歡、也不需要的事情徹底全部把它砍掉

。因為以前會有非常多地隨波逐流,去做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內心也不喜歡的事情。

第二個,自己喜歡,但是不見得特別需要。在沒有精力,資源不夠的情況下,也果斷地把它砍掉。最寶貴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特別需要,而自己又特別喜歡的事情上來。

即使這種事情如果有很多種的話,再把它排個順序,哪個是自己最想做,又最需要做的事。


尼采說: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成些什麼,就不得不離開些什麼


03很短

聚焦、專注,而且這件事情上持續累加地投入精力,讓自己變得更加的爐火純青。

記得以前讀過一本書,叫做《一生只做一件事兒》。年輕的時候覺得這一生很長,到了40歲以後才發現,人生真的很短。

所以學會捨棄,學會做減法,把非常非常有限的精力和資源都投入到自己最需要,同時也是最喜歡的事。

減少一些不必要的社會交往,減少在一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上浪費生命。

這樣的話,生命的效率才有可能會更高,收穫和幸福感才有可能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