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川:巧用“六個精準” 助力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四川北川:巧用“六個精準” 助力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為堅決貫徹中央、省、市、縣關於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切實做好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就業問題、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四川北川人社局巧用“六個精準”做好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工作,幫助農民工實現穩定就業,切實助推企業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精準摸排,線上跟蹤服務。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在疫情防控同時快速藉助網格管理平臺,組織各鄉鎮、村(社區)人社服務所(站)專兼職協理員65人,採取走村入戶、掃碼入群、調查座談等方式,全面摸排農民工外出就業意願、技能培訓意願、從業情況、返鄉創業意向等信息逐一精準登記,建立農民工基本信息數據庫,實名動態管理,線上跟蹤服務。截至目前,全縣已入庫實名動態管理農民工45389 人。

  精準施策,“護航”企業穩崗。主動深入等企業宣講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穩崗補貼、延繳緩繳社會保險費等惠企政策,幫助和指導企業用好用足國家應對疫情出臺的就業、社保等支持政策,並及時兌現落實惠企政策,促進企業穩定就業崗位。目前,累計接受113家企業諮詢延繳及緩繳社會保險費、穩崗補貼辦理流程,預約辦理51家,辦結延繳及緩繳社會保險費13家、穩崗返還補貼20家。

  精準薦崗,搭建線上橋樑。通過走訪、網絡、電話、微信等方式收集市縣企業用工需求,建立縣內企業復工時間表和用工需求信息臺賬,為全縣勞動者精準推薦就業崗位。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線上服務模式,全面暫停各類線下招聘活動,實施線上招聘,緩解企業“用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的問題。截至目前,通過線上發佈招聘信息18期,協調市縣388餘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萬餘個,接受線上諮詢300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1000餘人;其中,縣內37家企業提供崗位2800餘個,線上諮詢1000餘人,達成就業意向300餘人。

  精準對接,暢通輸出渠道。採取“走出去”的方式,積極主動對接廣東、山東、浙江等勞務輸入地人社部門,深化北川—浙江柯城勞務協作,進行對口輸出,暢通勞務輸出渠道,建立穩定的跨地區勞務合作關係,提升勞動力轉移輸出組織化程度。目前,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9萬餘人;協調浙江衢州市柯城35家企業,發佈柯城專區線上招聘信息3期,提供就業崗位1603個,吸引300餘人諮詢瞭解,達成就業意向100餘人。

  精準服務,專車護航返崗。協調縣級和鄉鎮、社區醫療機構,設立“免費健康服務點”24個,為21961名外出務工和返崗農民工提供免費體檢,並出具健康證明;推行農民工務工返崗一站式運輸服務,組織30輛班線客車及出租車保障農民工返崗運輸,根據農民工出行需求統一組織運輸綿陽、成都火車站等地。目前,累計組織“春風行動”農民工返崗專車11輛、運送140人,“點對點”護送32名農民工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務工、70名農民工到山西務工,組織志願服務車、專線班車、包車點對點運輸農民工387人次。

  精準開發,拓寬就業渠道。針對縣人民醫院作為四川省衛健委全縣範圍內唯一的定點診治醫院,每日患者就診量大,醫護人員短缺,防控任務重的難點,充分發揮就業見習基地作用,緊急開發就業見習崗位,增設醫療見習崗位29個,分別在藥劑科、急診科、內科等部門從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防控工作,大力充實醫療防疫隊伍,由縣人社局為每人每月補助1320元見習補貼,確保早日取得防疫勝利。根據各鄉(鎮)防控工作實際需求,開發消毒保潔、疫情監測、防疫宣傳等臨時公益性崗位。僅開發公崗託底安置這一項惠民政策,可覆蓋貧困勞動力近1000人,由專項資金為每人每月補助600元,全年計劃發放補助資金800萬元。

  “每一個北川人社人定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誓將每項工作落到實處,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役,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步入正軌貢獻人社力量。”北川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瞭解,截止3月5日,為助力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北川已為長虹、九洲等市內重點企業輸送798人,共協調綿陽市內388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萬餘個,同時協調浙江衢州市柯城35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1603個,目前已有20536名農民工實現了外出就業……

本網訊(王珊珊 記者 王金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