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北川:巧用“六个精准” 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四川北川:巧用“六个精准” 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为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就业问题、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四川北川人社局巧用“六个精准”做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帮助农民工实现稳定就业,切实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精准摸排,线上跟踪服务。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在疫情防控同时快速借助网格管理平台,组织各乡镇、村(社区)人社服务所(站)专兼职协理员65人,采取走村入户、扫码入群、调查座谈等方式,全面摸排农民工外出就业意愿、技能培训意愿、从业情况、返乡创业意向等信息逐一精准登记,建立农民工基本信息数据库,实名动态管理,线上跟踪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入库实名动态管理农民工45389 人。

  精准施策,“护航”企业稳岗。主动深入等企业宣讲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稳岗补贴、延缴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惠企政策,帮助和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应对疫情出台的就业、社保等支持政策,并及时兑现落实惠企政策,促进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目前,累计接受113家企业咨询延缴及缓缴社会保险费、稳岗补贴办理流程,预约办理51家,办结延缴及缓缴社会保险费13家、稳岗返还补贴20家。

  精准荐岗,搭建线上桥梁。通过走访、网络、电话、微信等方式收集市县企业用工需求,建立县内企业复工时间表和用工需求信息台账,为全县劳动者精准推荐就业岗位。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线上服务模式,全面暂停各类线下招聘活动,实施线上招聘,缓解企业“用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问题。截至目前,通过线上发布招聘信息18期,协调市县388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接受线上咨询3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000余人;其中,县内37家企业提供岗位2800余个,线上咨询1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

  精准对接,畅通输出渠道。采取“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主动对接广东、山东、浙江等劳务输入地人社部门,深化北川—浙江柯城劳务协作,进行对口输出,畅通劳务输出渠道,建立稳定的跨地区劳务合作关系,提升劳动力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目前,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9万余人;协调浙江衢州市柯城35家企业,发布柯城专区线上招聘信息3期,提供就业岗位1603个,吸引300余人咨询了解,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

  精准服务,专车护航返岗。协调县级和乡镇、社区医疗机构,设立“免费健康服务点”24个,为21961名外出务工和返岗农民工提供免费体检,并出具健康证明;推行农民工务工返岗一站式运输服务,组织30辆班线客车及出租车保障农民工返岗运输,根据农民工出行需求统一组织运输绵阳、成都火车站等地。目前,累计组织“春风行动”农民工返岗专车11辆、运送140人,“点对点”护送32名农民工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务工、70名农民工到山西务工,组织志愿服务车、专线班车、包车点对点运输农民工387人次。

  精准开发,拓宽就业渠道。针对县人民医院作为四川省卫健委全县范围内唯一的定点诊治医院,每日患者就诊量大,医护人员短缺,防控任务重的难点,充分发挥就业见习基地作用,紧急开发就业见习岗位,增设医疗见习岗位29个,分别在药剂科、急诊科、内科等部门从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防控工作,大力充实医疗防疫队伍,由县人社局为每人每月补助1320元见习补贴,确保早日取得防疫胜利。根据各乡(镇)防控工作实际需求,开发消毒保洁、疫情监测、防疫宣传等临时公益性岗位。仅开发公岗托底安置这一项惠民政策,可覆盖贫困劳动力近1000人,由专项资金为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全年计划发放补助资金800万元。

  “每一个北川人社人定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誓将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正轨贡献人社力量。”北川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截止3月5日,为助力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北川已为长虹、九洲等市内重点企业输送798人,共协调绵阳市内388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同时协调浙江衢州市柯城3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603个,目前已有20536名农民工实现了外出就业……

本网讯(王珊珊 记者 王金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