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防治进行时!抓好“六个早”,只为每一个“零伤亡”!

2月28日全省汛前地灾防治

和项目开复工工作专题调度推进视频会议

和3月5日厅党组统筹推进疫情防控

与自然资源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之后

各市州进展情况怎么样?

基层防灾责任落实得如何?

3月11日至12日,按照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孙建军要求,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谢安军带队赴乐山夹江县、成都崇州市,专门对地质灾害防治汛前准备、“七查”专项行动开展、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后基层防灾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并就志愿者和护林防火员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厅防治处负责同志随同调研。


夹江县是全省“撤乡并镇”“撤村并村”试点县之一,去年10月行政区划已全部调整到位。调研组一行在夹江县先后检查了木城镇群星村4社、迎江村14社两处地质灾害滑坡隐患点,实地查看了隐患点公示牌、“一表两卡”、专职监测员记录本、专业监测设备等更新维护情况,详细了解了驻守督导队伍隐患排查进度、工作手段及投入力量等情况,询问了专职监测员责任落实、巡查手段、预警响应措施等情况。现场要求木城镇地质灾害指挥部要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压实责任链条,确保镇村两级地灾防治工作有人管有人抓、任务有人落实,做到无缝衔接、到岗到位到点;叮嘱驻守队伍要加快排查复核,创新方法、并联作业,边核查、边宣传、边演练、边编制预案。

地灾防治进行时!抓好“六个早”,只为每一个“零伤亡”!

谢安军(右三)在夹江县木城镇群星村4社查看地灾隐患点防灾措施落实情况

崇州市从2015年以来,结合土地整理项目和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实施,采取集体建设用地资源置换资金和地灾避险搬迁补助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避险搬迁安置。目前已实施完成避险搬迁受地灾威胁农户113户361人,消除隐患点33处。调研组一行在崇州市先后调研了天秀花园、水韵竹邻两处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详细了解了避险搬迁农户数量与投入成本、叠加增减挂钩政策、搬迁后是否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叮嘱要积极开动脑筋,用好用活政策,打好涉地政策项目“组合拳”,让灾害点危险区范围内农户搬迁“有意愿、搬得出、建得起、稳得住”,引导鼓励受威胁农户“应搬尽搬、能搬早搬,整点消号、集中安置”。现场还询问了崇州市地灾避险搬迁三年攻坚行动工作方案执行情况、成都市避险搬迁群众意愿、现行奖励政策及避险搬迁相关问题和建议,并检查了道明、明光两个基层自然资源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落实情况。

地灾防治进行时!抓好“六个早”,只为每一个“零伤亡”!

谢安军(左三)在崇州市道明镇查看水韵竹邻地灾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规划情况

与市县党政领导、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同志、乡村两级干部、驻守督导队伍、防灾监测责任人和专业监测员座谈走访中,调研组一行强调,今年我省主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受多期地震叠加影响,面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地灾防治双重任务,务必要把困难问题考虑得更多一些,把汛前各项准备抓得更紧更实一些,按下“快进键”,打好提前量,谋好主动仗,坚决避免汛期出现因灾造成的重大群死群伤事件发生。


重点要突出抓好“六个早”

◆队伍力量早集结。

市县要充分依靠发动驻守督导队伍和基层干部群众,确保基层防灾力量尽早到位。要积极探索统筹建立志愿服务与护林防火力量参与地灾防范工作机制,强化空心村摸排和台帐管理,逐村逐户落实预警撤离帮扶措施。

◆风险隐患早核查。

目前一些地方隐患排查率还不到20%,要全覆盖、拉网式开展隐患核查工作,排查既要复核已有隐患点,也要努力发现新增隐患点,既要考虑面上排查,也要抓住人口聚集区、在建工程等重点点位,同时要做好隐患点信息动态更新和完善入库工作,确保位置精确、数据准确,为汛期调度指挥打下扎实基础。

◆防控责任早落实。

要抓紧调整完善本级地灾指挥系统,强化部门会商调度和联防联动机制。特别要结合机构改革、“撤乡并镇”、“撤村并村”等调整变化,全面落实市、县、乡、村、组、点七级防灾责任制,确保从上到下指挥链条不断线、防灾责任不缺位。

◆培训演练早到位。

目前全省低风险地区占绝大多数,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抓紧抓快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确保汛前每个隐患点都过一遍,强化群众防灾意识。


◆装备物资早维护。

要做好专业监测设备调试检修工作,杜绝“异常情况”,提升设备在线率和监测效能。对受威胁群众达50人以上隐患点的专业监测设备要应装尽装,实现人防技防融合发展。同时要做好防灾避险物资的更新储备工作,做到以防万一、未雨绸缪。

◆防治项目早复工。

目前项目复工率达到86%,原则上本月底前63个项目全部复工。同时加快前期工作,抓实民生工程实事和九寨沟、长宁等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调研组一行还要求夹江县、崇州市结合配置乡村规划员、乡村规划师的契机,抓紧谋划“十四五”地灾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把地灾风险管控融入国土空间规划;避险搬迁后的宅基地要按要求做到拆旧复垦。调研期间,还邀请当地团委、林业部门座谈交流,听取建立志愿者、护林防火员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的意见建议。


文字、图片由刘洋提供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

地灾防治进行时!抓好“六个早”,只为每一个“零伤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