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唐代詩人賈島,曾經為了一句詩的一個字,騎在小毛驢上忘我的推敲琢磨,最後誤闖入韓愈的儀仗隊。韓愈聽到賈島的解釋後說,還是用“敲”字好,“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個“敲”既能體現禮貌,又讓夜深人靜之時多了幾分聲響,更有畫面感。

假設我們回到那個時空,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只不過詩人賈島沒有全情投入,而是邊想,邊騎著小毛驢看道路兩邊的熱鬧,三心二意,那麼“僧‘#’月下門”就有可能是隨便的一個字,整句詩就不會成為經典、為人熟知了。

賈島的忘我投入思考,體現著全神貫注的好處,放眼到21世紀的今天,專心致志工作、不受任何外力打擾,也是一項難能可貴的能力。手機的普及、網速的提升、娛樂的多樣,很容易就把人的精力從工作或學習上吸引開。想想你有多久沒有不玩手機專心讀十分鐘的書,上班專注工作半小時不去打開購物網站瀏覽。

這些現象說明,我們正在失去全神貫注、專心致志投入工作和學習的能力。要想我們重新拾回專注的能力,我們就要進行深度工作,而《深度工作》就是一本讓你意識到專注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專注的一本書。

《深度工作》的作者是美國作者卡爾·紐波特,他利用深度工作的方法,在畢業後的十年裡,先後出版4本書、獲得麻省理工博士學位、受聘成為喬治城大學的終身教授,除了職業上的成就,他也沒有缺失孩子的成長,實現家庭事業雙豐收。在書中,卡爾利用許多名人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詳細解釋深入工作的好處以及如何實現深入工作的能力。

一、什麼是深度工作。

卡爾在書中這樣解釋深度工作:

在無干擾的狀態下專注進行職業活動,使個人的認識能力達到極限。這種努力能夠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能,而且難以複製。

通俗來講就是,你把精力百分之百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過程中,專心致志只做這一項工作,不會一會寫文案、一會又查收郵件。寫文案只寫文案、處理郵件只處理郵件,也不會過幾秒擺弄下手機,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不受任何外力打擾。

比如寫書評,那麼在規定的深度工作時間內就只寫書評,不要一會點開網頁查一下資料,也不要翻開書看看原段落是怎麼描述的。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做好,在開始寫的時候,就屏蔽所有雜念和干擾,專注地去寫。

通過深度工作,一方面令我們學習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能讓我們學習到的內容記憶深刻,更有效果。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與深度工作相對的,就是浮淺工作:

對認知要求不高的事務性任務,往往在受到干擾的情況下開展。此類工作通常不會為世界創造太多新價值,且容易複製。

比如我們讀書的時候,左手捧著書,右手拿著手機,時不時刷新一下,看書十秒、玩手機一分鐘。這樣即使我們讀完一本書,書的內容也根本沒有記住,浪費了讀書的時間,手機玩得還不暢快,一項收穫也沒有。

深度工作力和其他能力一樣,也是需要訓練才能提升的,下面的幾點方法,能幫助你訓練提升專注力。

二、訓練深度工作的方法。

1、讓工作具有儀式感、固定化。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散文家林清玄一生著作頗豐、小說家村上春樹幾乎本本暢銷,他們為何能有源源不斷地創作素材、筆耕不輟,原因就在於他們固定的寫作習慣。

林清玄從高中時起,就每天雷打不動的寫2000~3000字;村上春樹每天凌晨四點起床,簡單喝杯咖啡、吃點點心,然後全身心投入寫作四五個小時,直到上午九十點。

正是他們把寫作養成固定習慣,坐在書桌前,身體、大腦就自動進入寫作模式,然後專注寫作,保證了他們的高產與質量穩定。

其他工作也是這樣,比如每天設定上午9點~10點處理郵件,晚上8點~9點在家中的書房閱讀。通過每天固定時間、固定場所、固定事項,讓身心潛移默化養成習慣。習慣一旦形成,那麼進入深度工作的阻力就會變得很小,就比較容易地進行持續專注的工作。

就像球員在球場上集中90分鐘的精力踢球,比賽後需要得到休息一樣,集中一段時間開展某項工作後,我們的精神、身體可能會比較疲憊,這時候就需要做好深入工作的輔助措施。

比如喝一杯茶、吃點甜品補充能量,甚至像JK·羅琳那樣,在寫《哈利波特》的最後一部時,入住一家七星級酒店,把外在的工作環境安排的舒舒服服,然後集中全部的精力投入寫作中。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2、合理安排使用網絡的時間。

不誇張地說,網絡是我們深度工作的最大阻力之一。只要接觸網絡,它就幾乎無時不刻不在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上班時使用電腦,會不自覺地點開淘寶購物,打開網頁玩遊戲;晚上回家拿起手機,不自覺地刷著各種八卦、看著各種無聊信息。網絡在不知不覺間入侵了我們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縫隙。要想實現專注深度工作,就要掌握使用網絡的主動權,合理安排使用網絡時間。

卡爾在《深度工作》中介紹了方法:

●設置網絡安息日。

缺了網絡不行,但一天不接觸網絡也不是萬萬不行。每週選一天,完全屏蔽網絡,除了一開始時的焦慮、不習慣,一切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比如你不帶手機,不能登錄微信、接打電話,晚上回家看手機,幾乎沒人和你聯繫。至於通過網絡瞭解新聞,地球沒有任何人都照樣轉動。我們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重要,減少使用網絡時間,提升專注力於是與我們切實有利的事。

●預先定好使用網絡時間,除此之外堅決不碰。

上班的時候在桌子右側放一個本子,用黑色粗筆醒目寫上:10點開始使用網絡。在此之間,就認真工作,堅決不點開電腦上的任何網頁、聊天記錄。

如果在10點之前,確實有工作需要上網查詢信息,那麼就可以及時調整使用網絡時間,比如改成9:40-9:50使用網絡,9:50-11:00禁止使用網絡。

(※對在使用網絡時間之前突然使用網絡,等5分鐘打開)

通過這樣靈活設定使用網絡的時間,能讓我們安心專注工作的同時,也有一個盼頭——即熬過這段時間,就可以上網了。這樣能讓我們更加集中精力幹好工作,然後收穫一個上網的小獎勵。

3、做好規劃,安排好工作的每一分鐘。

有時我們無法專心工作,是因為我們面對的工作內容很多,不知要從哪入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或者做著一件工作時突然想要去做另一件。這樣就導致我們手忙腳亂,無法專注。

●把精力放到極端重要工作上。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我們的精力有限,而工作無限。我們如果把精力同時投入到兩件工作上,那麼就容易像猴子掰玉米,最後什麼也沒得到。

工作貴精不貴多,把重要的核心的工作做好了,其他工作也就迎刃而解了。卡爾在書裡提到:執行需要專注於少量“極端重要的目標”,這樣簡化選擇,有助於組織和集中足夠的精力來達成實在的成果。

●細分時間,提前計劃好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深度工作需要你尊重自己的時間,要做到尊重時間,就需要提前決定你一天的每一分鐘要做什麼工作。”

這個方法執行起來需要一個筆記本,在頁面的左側,以半小時為時間單位,寫上每天從起床到晚上睡覺的時間,然後在右側對應的位置寫上時間安排。(如下圖)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通過這樣的方式,把一天中的每一分鐘都安排的明明白白,自己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什麼時間該幹什麼。這樣能有效地摒棄浮淺的工作,不會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而不知所措。

按照每天的日程安排,在對應的時間投入事先計劃好的工作,也就能達到深度工作的目的。

這裡有一點提一下,“計劃趕不上變化”,由於每天的行程是預先規劃好的,但每天都有可能出現新的工作任務,這時就可以靈活調整時間安排,縮短處理郵件或者會議時間,加入新的工作。

每天的行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假設我們在9:00-10:30安排寫工作總結,但是10:00就提前完成,這時可以提前安排備用工作。在10:30寫完,我們就繼續下一項安排,10:00寫完,就起用備用工作方案,用這半小時的時間來修改前幾天的工作方案。

安排好時間,才能做時間的主人。利用這樣的方式來約束、督促、鼓勵自己,才能更充分地利用好時間,深度工作。

●巧妙使用deadline。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不知你有沒有這樣的工作經歷,越是臨近工作截止時間,精力越充足,效率越高。這是因為時間的緊迫性逼得我們不得不緊張起來,調用所有精力來完成工作。

《深度工作》中提到,可以找出一項優先性很高的深度任務,估算出完成這項任務需要的時間,然後設定一個硬性的截止期限,留出的時間要遠遠少於估算時間

比如估算10天完成,硬性時間就要5天完成。在這5天的時間裡高強度工作,不瀏覽網頁、不外出聚餐、不與朋友閒聊,把時間精力全部投入其中來完成任務。

在5天后你會發現,即使把時間壓縮一半,我們也能順利完成工作。就像那句話說的:“有時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自己有多優秀”。

經過幾次這樣高強度的練習,我們就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在深度工作的時候更能百分百投入。

※Tips

1、深度工作要張弛有度。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就像前面提到,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天不可能12小時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中,身體和精神也需要適當的休息。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深度工作的時候全神貫注、專心致志、不分心,除此可以休閒、娛樂。有時休息好,才能工作的更好。

2、深度工作需要鍛鍊,不是一蹴而就。

有人在實踐深度工作的時候會有挫敗感,比如一會大腦走神、一會忍不住玩手機,導致精力不能集中。這樣就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什麼也不做不了。

卡爾在書中提到:做到專注有難度。增強心智力量,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

欲速則不達,想要深度工作,不必一步實現,可以通過多次的反覆練習實現專注工作。

三、選擇適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時間。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工作習慣、生活習慣等都不一樣,深度工作的時間自然就不會完全相同。書中提到四種深度工作哲學(時間),我們可以選出符合自己的時間深度工作。

1、禁慾主義哲學通過摒棄或最小化浮淺職責,從而實現深度工作的最大化,實踐者“往往有明確且價值極高的職業目標追求,而且他們在職業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於工作表現特別突出。”

禁慾主義哲學實踐者往往擁有極強的自律能力和極為清晰的目標,精力幾乎全部投入工作。比如書中提到科幻作家斯蒂芬森,他幾乎把所有時間用來寫小說,不與外界對話,也不回覆電子郵件和出席會議。

大部分人很難做到完全不與外界聯繫,這種方式不適合多數人。

2、雙峰哲學的深度工作要求你將個人時間分成兩塊,將某一段明確的時間用於深度追求,餘下的時間做其他所有事情

雙峰哲學工作的時間單位至少是一整天,在深度工作的時候他們追求禁慾哲學,高強度、無干擾工作。在浮淺時間,專注不是首要目標,而是會閒下來做些其他的事情。

這樣的工作方式適合文藝工作者,比如作家會閉關一段時間寫稿,畫家會去一個地方寫生等等,等他們完成作品,就會出現在大眾面前,籤售、開畫展等等。

3、節奏哲學認為輕鬆啟動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就是將其轉化成一種簡單的常規習慣。

這個就和前面提到把工作儀式化、固定化類似,創造一種固定的工作節奏,確定好在什麼時間做什麼,讓身心都自動適應這種習慣,可以不費力地就投入其中。比如早上5:00-6:00固定寫作一小時,晚上9:00-10:00固定看書一小時。

這樣的工作方式靈活機動,多數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設定。

4、新聞記者哲學是在日程安排中隨時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

美國記者艾薩克森在和朋友聚會的時候,能突然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間寫作20分鐘或者1小時,然後再次出現與大家交談,他總是能隨時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這種方式不適用於深度共組的新手,因為深度工作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一定的練習。如果沒有經過練習,前一秒還在聊天,後一秒立刻轉換到深入工作,這樣的轉換會嚴重地削弱有限的意志力儲備。

全心全意VS三心兩意:深度工作,令你成為職場領先者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專注越來越成為一項稀缺的能力。深度工作,能提升效率、鍛鍊專注力、節約時間,令事情事半功倍。相反浮淺工作就三心二意,浪費時間,讓事情事倍功半。從《深度工作》中學習專注的方法、找到適合專注的時間。玩的時候盡情玩,工作學習的時候全身心投入,這樣才能玩的開心、學的痛快。

也唯有專注、深度地投入一項工作,才能取得欣喜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