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論語易解」7.5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譯文】

孔子說:“我衰老得多厲害呀!已經有很長時間,我不再夢見周公了!”

【註釋】

(1)《楊注》:“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魯國的始祖,又是孔子心目中最敬服的古代聖人之一。”

(2)《朱注》:“孔子盛時,志欲行周公之道,故夢寐之間,如或見之。至其老而不能

行也,則無復是心,而亦無復是夢矣,故因此而自嘆其衰之甚也。”

【解讀】

孔子曾說:“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3.14)而西周建國之初,武王很快就過世了,成王則年幼,大部分政治制度其實都是在周公的主持下制定的,所以孔子對周公很是仰慕、欽敬。因孔子生於亂世,日思周公,盛年或常於夢中見之,但隨著年老體衰,且知“道之不行”,故晚年不復夢之,遂有此感嘆也。

周公不僅制禮作樂,據說和《周易》也有一定關係。對於《周易》作者,歷來有“伏羲制卦,文王繫辭,孔子作《十翼》”之說,但孔穎達《周易正義·論卦辭爻辭誰作》認為,如說完全是文王為卦爻繫辭,升卦提及“王用亨於岐山”、明夷卦提及“箕子之明夷”等均不合情理;“又《左傳》:韓宣子適魯,見易象雲‘吾乃知周公之德’,周公被流言之謗,亦得為憂患也。驗此諸說,以為卦辭文王,爻辭周公。馬融、陸績等並同此說,今依而用之。所以只言三聖,不數週公者,以父統子業故也。”《繫辭下》雲:“《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文王拘於羑里,固為憂患;周公主政受到誹謗,亦為憂患,故其的確有做爻辭或補充乃父之作之可能。但對於此說,從各種角度表示反對者,大有人在(如皮錫瑞、康有為、李鏡池、潘雨廷等),這裡無法逐一辨析,只能說關於《周易》作者問題迄今尚無定論,故而我們不妨兼聽可也。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特稿」「論語易解」7.5 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