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为什么没有一国能统一,直到刘备、曹操也去世后,才有所改变?

金刚玻璃心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真正的三国时期是从曹丕称帝的公元220年开始,代魏的晋国公元280年灭吴国结束,前后历时60年。

而曹操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前期是汉朝丞相后期是汉朝的魏王,刘备也一直以“皇叔”自称,直至曹丕称帝东汉灭亡才在公元221年称帝建国,皇帝只做了两年就病逝了。那么为什么这个时期,曹操和刘备、孙权都没有统一全国呢?

一 ,实力不足。曹操自中平六年(公元189)董卓乱政,刺杀董卓失败后逃回老家陈留招兵买马,拉起自己的队伍开始,历经伐董卓、救汉献帝、官渡大战战袁绍、灭吕布剿灭袁术等等,历经数十次大大小小战争,虽说逐步统一北方但是百姓民不聊生,军队疲惫不堪,整个国家需要修生养息。所以即使曹操对东吴发动了赤壁之战仍以失败而告终,虽有策略问题但仍是力不从心的表现。

刘备更不用说了,戎马半生颠沛流离半生,直到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加入团队后后才逐渐稳定下来,诸葛亮给刘备指定的战略方针就是取西川占荆州,与曹操和孙权三分天下,由于地盘、人口、以及军事实力有限(地不过荆州益州两州,兵力不过10万左右)所以只能采取战略防御,无法再去灭曹操战孙权了。

孙权继父兄基业独守江东,兵力人力本身就不足,再加上诸葛亮把周瑜也给气死了,失去了重要的军事统帅,在战略上也只能联刘抗曹偏安一隅,也没有曹操那种雄才伟略,至于统一全国我估计孙权连想想都是一种奢望了。

二,统一意愿不强烈。曹操刘备所处时代与其说是三国还不如说是诸侯并立乱世之秋,曹操忙着统一北方,刘备忙着取西川占汉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刘备、孙权还是曹操名义上都是汉献帝的臣子,都向汉献帝称臣,只是孙刘不满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在曹操未称帝以前对曹操主动攻击就是和朝廷对着干,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而曹操也觉得你们两位即使不听我指挥但也是大汉臣子,我名义上也是你们的领导,为了一个虚的统一名号和你们拼老命还是算了吧。

三,互相制约。赤壁大战之后到刘备入川时,尽管北方南方还有些小股诸侯没有平定但三足鼎立之势基本形成,也就是说谁灭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曹操占据天下十州,兵多将广实力最为强大,但是人家孙刘可是战略同盟,一家打不过你曹操,1+1总归和你能打个平手吧,所以你想兼并我们蜀、吴那是没门儿。

所以曹操刘备在世时谁都没法统一,只能带着遗憾走了。

后来曹丕、刘备、孙权相继称帝 真正三国才形成,本来是想一直鼎立下去的,谁知道孙吴一直惦记着荆州,趁关羽不备偷袭成功占了荆州,还顺带着灭了关羽,这才有历史上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的故事。

东吴背信弃义、好兄弟关羽被杀 ,双重打击下的刘备岂能善罢甘休,不顾诸葛亮劝阻举全国之兵征讨孙权去了,这就犯了兵家大忌“急不用兵”,你急着报仇肯定不会心平气和,这次又被小陆逊给一把火烧了回来,不仅没有报仇成功顺带着把自己那点家底都快输光了。

刘备这次失败是战略性的失败,直接导致蜀汉的一蹶不振 再也无力和魏吴争锋了,尽管诸葛亮六出祁山、魏延北伐,那也是强弩之末。果不其然公元263年被魏所灭,东吴孙权死后子孙无能,尽管苟延残喘多活了十几年,没有蜀国这个战略伙伴牵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了。


飞侠小哥


为什么能三国鼎立。
  1.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凭实力开疆拓土,但在名义上还是以汉氏江山为正统,魏国是天子所在地,龙脉所在,理所当然鼎足一方。

  2. 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皇室血脉;德才兼备,开明仁义,被各路英雄视为恢复汉氏江山的强力人选,追随可建功立业,虽能鼎足一方。
  3. 孙权有镇国之宝,皇帝玉玺,乃天子象征。加上孙权应用得当,自身有勇有谋,汇聚了天下豪杰为之效命。虽能鼎足一方。

魏蜀吴各有神器,主人又是乱世枭雄,领导有方,是其他诸侯不能相比并论的。比如袁术,势力最强时称帝,却遭天下共讨,死的最快。

所以天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是必然的。

为什么曹操、刘备去世后,才逐步走向统一。
  1. 孙权在年迈时已经相当昏庸,内耗使得吴国走向了强弩之末,人才青黄不接,靠老革命支撑只是延年益寿而已。

  2. 刘备早年小心翼翼,但是晚年已有忠言逆耳倾向,关羽被害,举全国之力出兵伐吴,遭遇滑铁卢,蜀国灭亡已成定数;水晶先生曾说过,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已经暗示刘汉江山气数已尽,天意难违,即使刘备不犯错,蜀国被灭也是必然的。就看作者怎么个写法。鉴于此,本人一直认为水晶先生才是最高高人。
  3. 反观曹操晚年,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治理;休生养民,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国泰民安,反而不穷兵黩武。一统天下的基础已经形成。只是可惜了,胜利的果实被司马家摘了桃子。

淡然风琴


三国之争,曹魏占据中原,天下十三州占据九州无论从人口,土地,军事力量资源储备都是三国中最强的,但蜀汉有山川之险,孙吴有江河之固,且吴蜀深谙“唇亡齿寒”之道故吴蜀一直联盟,魏国在短时间想内灭了吴蜀也不现实,且与曹操同时的吴蜀统治者相对贤明,在军国大事上没有大的问题,魏国没有可乘之机,所以“生命短暂”的曹魏最终没有能够统一三国。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实力远超与吴蜀的魏国为什么灭吴蜀统一中原。

一、曹魏外敌众多疲于应付

虽然三国鼎立但是曹魏所要面对的敌人远远不止蜀国和吴国。曹魏不但独自承担着中原对游牧民族的防御任务,并且辽东的公孙氏以及西凉的军阀和羌族也经常与曹魏交战。因此曹魏在各个地方都要建立据点以抗外敌,屯驻大量的兵力进行防御。曹魏虽然幅员辽阔,兵力众多,需要防守的自然就很多。所以曹魏与蜀国或者吴国交战能抽调的兵马也十分有限,导致交战双方往往势均力敌。

因此外敌众多是曹魏不能统一三国的原因之一。

二、西蜀有蜀道之难,东吴有长江天险

蜀汉和江东均占据的地理都绝对优势。巴蜀之地,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理位置易守难攻,汉中,剑阁,阳平都是成为阻碍魏军入蜀的要塞。

东吴地处长江中下段,江东之地长江天堑虎踞龙盘进可攻退可守。且东吴军队擅长水战。曹魏的士卒都是中原人士地处北方不识水性。江南地区水网纵横,如果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是很难深入吴国作战的,赤壁之战就是前车之鉴。因此曹军与东吴交战往往都是打到长江就撤军的。

三、深谙“唇亡齿寒”之道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蜀汉和东吴都明智的采取了抱团取暖、以求自保的生存之道,从赤壁之战开始,除了围绕荆州的冲突以及刘备伐吴这一段时期,两国基本上处于联合之中,弱弱联合共同抵抗强大的曹魏。

联合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至少在曹魏时期,三方相互牵制,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四,战将如云,谋士双绝

曹魏的战将谋士成群,蜀吴其实也并不弱。东吴有吕蒙、太史慈、周瑜等一众大将,各个都有万夫难敌之勇。但又并非仅有匹夫之勇,谋略同样超人一等。还有陆逊、鲁肃等人为其出谋划策,更是如虎添翼。

蜀汉武有五虎上将,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三国六大宿将占其六。而且,均能独当一面,甚至连张飞这种以勇猛著称的猛人,大脑中也并非都是肌肉。更是三国名将听到其名字都闻风丧胆不寒而栗。文有“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二人得一可得天下,可见其实力。

五、曹魏君王命短,大好江山易“司马”手

虽然曹魏实力强大但是二曹都命短且一代能力不如一代,而且曹魏外敌众多,内乱不断,牵制了大量的兵力,加上吴蜀两国联盟,又有杰出的统帅指挥两国兵马,凭借着蜀道之难和山川之险抵挡曹魏。所以“生命短暂”的曹魏最终没有能够统一三国。

综上所述,曹魏虽然拥有三国鼎立第一的实力,但是蜀吴两国互为犄角,让曹魏无论全力进攻哪一方,都要投鼠忌器。三国间虽然远非均势,但是每一个国家都担心会出现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结果。反而, 三国间如此相互制约,最终就形成了一种罕见的平衡。


JP追逐生活


三国时期雄才辈出,最终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雄主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所以形成三足鼎立,是因为三方实力相当,这要从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说起。

曹操虽然败于赤壁,但对他的军队实力影响不大,他一统北方,养精蓄锐,而刘备取得西川后,占领益州,军事实力大增,东吴孙权统领江东地区,三人都是当时的英主,曹操虽然实力最强,但一旦出兵,孙刘就形成联盟之势,而孙刘是相互依存,不会兵戎相见,让曹操有机可乘,所以只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谁也不能统一天下!

而刘备,曹操去世后,刘备出兵东吴不但打乱了孙刘的联盟策约,同时让蜀国多年的积累毁于一旦,最终白帝城托孤,导致蜀国军事实力大减,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父业,孙权去世后,孙亮继承父业。此后蜀国和东吴实力大减,军中无大将,统治者荒废朝政,最终导致蜀国和东吴被魏国所灭,三国才走向统一!


sunnyf888


至于为啥在刘备和曹操在世时没人能统一三国,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1.三国时期人才倍出,在三国真正鼎立的时候,蜀国有诸葛亮和赵云、马超、黄忠、张飞、关羽等五虎上将。吴国有陆逊、鲁肃、甘宁、韩当、周泰等文臣猛将。魏国有夏侯惇、夏侯渊、荀彧、司马懿、张辽、徐晃、张郃等文臣名将。在它们各自占好地盘后,基本都属于易守难攻的位置,而且当权的几人都是精明强干的,像相对较弱的蜀国有蜀道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吴国有长江天险依靠,所以对于相对强大的魏国来说短时间是不可能攻占得了的。

2.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终结果还是要看天意。

在刘备和曹操去世后,他们各自的部下也年纪渐高,以至于谋臣和大将青黄不接。尤其是蜀国在诸葛亮和五虎上将去世后,更是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这也就给魏国造成了非常好的环境。如果不是姜维为了报恩诸葛亮而硬撑蜀汉政权的话,魏国早就灭掉蜀国,可以专心攻取吴国,从而统一中国,也就轮不到司马懿家族来拣这个落地的桃子了。更不会有司马家族建立的晋朝引起五胡乱华,导致中国汉人差点灭族的历史上最黑暗统治的三百年。











海南土地资讯


因为魏蜀吴一开始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后来第二代创始人又不如第一代给力,所以它们之间相互斗争了几十年却没能完成统一大业。

首先说魏国。魏国是由曹操一手创立的,在他的带领下,魏国的发展非常好。但是,曹操却没有防备司马家族,而他的继承者曹丕不论从远见还是谋略方面来看,都是不及曹操的。因此,曹操虽然有统一大业的梦想,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根据他继承者的能力,让他来一统天下非常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没有防备司马家族,从而导致了司马家族的篡权。

其次说蜀国。综合来说,蜀国的综合实力是最弱的。它能够做到三足鼎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这里面蜀国的谋士至关重要,刘备虽然能力平平,但是他拉拢人心的手段非常的厉害。在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阿斗即位。虽然有诸葛亮的助力,但是刘阿斗的能力还是没有提高。因此,魏国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慢慢就走向了衰退。魏国是没有实力去统一全国。

最后吴国。吴国其实是三家之中最有可能实现统一大业的国家。孙权的个人能力极强,而且东吴的发展比较稳扎稳打。但是也是因为后代不给力,导致了东吴也没能统一天下。

综上所述,魏蜀吴最初的力量是可以为夺取天下努力的,但是他们的第二代传人都十分的不合格,最终造成了灭亡。


东东讲历史


因为魏蜀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而后来第二代创始人又不如第一代给力,所以它们之间相互斗争了几十年却没能完成统一大业。

魏国是由曹操一手创立的,在他的带领下,魏国的发展非常好。但是,曹操却没有防备司马家族,而他的继承者曹丕不论从远见还是谋略方面来看,都是不及曹操的。因此,曹操虽然有统一大业的梦想,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实现。根据他继承者的能力,让他来一统天下非常的困难。更为重要的是,他也没有防备司马家族,从而导致了司马家族的篡权。

蜀国的综合实力是最弱的。它能够做到三足鼎立,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这里面蜀国的谋士至关重要,刘备虽然能力平平,但是他拉拢人心的手段非常的厉害。在刘备去世后,他的儿子刘阿斗即位。虽然有诸葛亮的助力,但是刘阿斗的能力还是没有提高。因此,魏国在诸葛亮去世之后,慢慢就走向了衰退。魏国是没有实力去统一全国。

吴国其实是三家之中最有可能实现统一大业的国家。孙权的个人能力极强,而且东吴的发展比较稳扎稳打。但是也是因为后代不给力,导致了东吴也没能统一天下。

综上所述,魏蜀吴最初的力量是可以为夺取天下努力的,但是他们的第二代传人都十分的不合格,最终造成了灭亡。



笑话精选


因为三国都没有实力征服对方,曹魏兵多将广地域辽阔,最有机会征服对方,但独挡一面的人才没有。刘备蜀国虽有独挡一面的大将,但国力薄弱,兵少将寡,虽有诸葛亮辅佐,但五虎大将,相互之间不合,关羽恃才傲物,张飞嗜酒如命总是贻误战机,诸葛亮只能联合东吴一起抗曹。东吴孙权承父兄基业,只能自保,况手下没有将才。所以谁也不能统一对方,只能干耗着。等着司马氏统一三国了。


乐道1


其实中间机会很多,只是很多机会都被漏掉了。

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基本已经打破了这个平衡(当然这时候还没有形成三国,但基本格局已经奠定)。《三国志·关羽传》载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曹操集团最精锐的兵员大多在这一战中损失,使得后来徐晃救援樊城,所带的也基本上都是新兵,“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刘备集团实际上在此时已经有了相对于曹操和孙权二人的相对优势。

孙权惊恐于此,于是便有了吕蒙白衣渡江,背后袭击,再加上刘备养子刘封的恣意妄为,上庸未能出兵救援,最终关羽丧命,使得打破三国鼎立格局的契机一闪即逝。


金高南山买君顾


都三足鼎立了,当然是每一方都没有绝对的压倒性的优势。

即使是一矿打九矿的蜀国和魏国之间,实力差距也没有到亡国的必然。当姜维退守剑阁时,刘禅要是能死守,局面未可知。在当年刘备入川时,刘璋就是用雒城死磕刘备一年,还搭上一个庞统。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昭不那么热衷于对外战争,自己实力没有强大到秒杀,万一输了,会对篡位产生不好的政治影响的。

当然,最后三国归一统完全是一场因为邓艾拼命而发生的意外,打破了实力的平衡,这就是后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