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亲密关系》“说话人听话人技术”,学会了就很受益

今天的片段,是一个冲突管理的片段,发生在当沟通双方都已经被负面情绪淹没,冲突一触即发或已经发生之时,描述了“敌我双方”需要注意的要点和一个在心理学界尤其是在婚姻关系咨询界实证研究,非常有效的一个技术:“说话人-听话人技术”。

拆书|4/21 《亲密关系》“说话人听话人技术”,学会了就很受益

首先,自我控制是让事态不进一步恶化的基础。注意三点:

1.不逃避,不沉默。逃避和沉默是冲突中的一大杀手,只能让对方更加生气,对事情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2.收回你的反唇相讥,把轻蔑的态度,讽刺的语气,粗鄙的语言都收起来,这对冲突双方的伤害都很大。

3.闭嘴10分钟,无论用什么方式,在双方已经互相伤害之时,一定要有一个人提出要求,10分钟之内,谁也不说话,10分钟后再战。

然后,如果你控制住了,请试一下“说话人-听话人技术”,这个技术的规则简单来说:发言权杖→轮流发言→我+信息→请求复述→复述对方→不加反驳→

原文已经非常清晰地描述了这个技术的做法,这个技术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有效沟通的技巧:第一人称描述事实、感受,复述确保理解正确,不评判不反驳,每次只有一人说话等等。

只是大家会觉得有点复杂,有点繁琐,这本就不是正常人交流和说话的方式,这是相对比较熟悉的人在发生冲突时,可以采用的一个相对安全的沟通方式。到前提是,至少有一个人已经很好的自我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并邀请对方进入,才能发挥这个技术的作用。

拆书|4/21 《亲密关系》“说话人听话人技术”,学会了就很受益

周五,先生和朋友约好去打麻将,而我要准备第二天的晚上的读书会和两场重要的考试。

经过:先生说要去打麻将,我希望先森可以不去,于是说“今天晚上我要准备明天的稿子和考试内容,如果你不在家,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忙不过来,影响明天的发挥。”先森很淡定地说:“让他们自己睡好了。”我说:“也不差这一天呀。”先生一脸无奈“约好了的呀。”我开始有点委屈“我都和你解释的很清楚了。你还要去。”先森说“你管自己看书好了,孩子不用管的。”说完就走了。

结果:我越想越生气,然后不停地用电话骚扰他,心里想着,你这样不体贴我,我也让你麻将打不好。先森在那头接了几个电话之后,就拒接了。我更生气了,也就打的更频繁了。终于在先森接起电话的刹那,我对着电话就破口大骂,什么难听骂什么,最后,麻友们劝说先森先回来。虽然人是回来了,结果矛盾一触即发,半夜还是大吵了一架。

如果当时我可以用“说话者-听话者技术”,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1.看上去我是直面了冲突,也在开始做了积极沟通,对先森讲了我的期待,但是事实上,我回避了主要矛盾,我只说出了自己表面的需求,回避了期待被关怀的真实需求,只就行为回应行为,无助于冲突的解决

2.虽然先森在麻友前面挂了我的电话,我很生气。也很委屈,但是可以等到先森回来再沟通,彼此都在情绪上,很难把问题解掉。

3.在电话破口大骂只是泄愤,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让先森没有面子,而且也是人身攻击,更加剧了矛盾冲突。

拆书|4/21 《亲密关系》“说话人听话人技术”,学会了就很受益

如果我可以先去控制住自己,试一下“说话人-听话人技术”,在表达完需求后,也听听先森呢的感受,然后以“我+信息”:用我有点失落和委屈,因为我也需要有比较大段的个人空间,邀请先森重复一下我的话,听他说完,中间不打断不评判。如此循环

在周五前,和先森做一次沟通,用听话人说话人技术,说出我的真实需求和期待

1.面对冲突,好好说话,若出现僵持,则先暂停

2.先喝水的人先说话,而且另一个人不许打断

3.每次表达简单明了,不超过1分钟

4.记录下彼此的期待和需求

5.用我信息复述一遍,以确认信息的正确性

6.不评论不反驳,只积极倾听

7.如果做到了,周日爬山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