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天桥区民间传统艺术——猫蝶富贵

“猫蝶富贵”是流传于北坦一带的灯彩道具舞,距今有 200 余年历史。北坦原是济南市郊一个村落,村民大都种菜、务农。每逢元宵,即扮演“猫蝶富贵”以庆贺一年的收成,并祈望来年吉祥如意,生活幸福。“猫蝶富贵”之“猫蝶”是“耄耋”的谐音,有长寿、富贵之意。“猫蝶富贵”灯彩道具舞具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中“花瓶”5 人,双手各持花瓶,瓶内插牡丹花,象征一个幸福家园 ;5 只“蝴蝶”、2 只“幼蝶”在花间飞舞,表现生活欢乐 ;“鼠”进行破

坏,偷偷窜入花丛,将花朵摘落 ;“猫”是卫士,追捕“鼠”,将“鼠”捕获 ;最后,“蝴蝶”与“猫”相戏于花丛中,象征吉祥、幸福。20 世纪30 年代,北坦“猫蝶富贵”演出队伍以济南市第二国术社为班底。国术社成立于 1934 年,成员三四十人,每晚在关帝庙内习武,备有刀、枪、剑、戟等器械。北坦“猫蝶富贵”扮演者由于武术功底深厚,打斗场面惊心动魄,如扮演“猫”的葛玉堂在追捕“鼠”时,曾从四张叠起的方桌上空翻落地,使观众惊叹不已。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坦“猫蝶富贵”停止演出。1948年济南解放后,在天桥区文化馆帮助下,重新组织、排练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1953 年,

在山东艺术学校帮助下,“猫蝶富贵”被加工成舞台节目,并于同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民间舞蹈汇演,获得广泛好评。1986 年,济南市舞蹈工作者协会编辑的《济南民间舞蹈集》,收入北坦“猫蝶富贵”。2006 年,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