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金融危机中避免财富缩水,并且要保值增值?


如何在金融危机中避免财富缩水,并且要保值增值?

金融危机具有两面性,一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二金融危机具有主动性,它是国际资本势力剪全球羊毛的产物,主要体现为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的债务转移,体现在华尔街对全球金融利益的侵占。

一、做空机制是国际权利资本的后门

鉴于金融危机第二个主要特性的存在,在西方的金融体系中,金融权利资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于是不断构建与完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退出机制,这些机制主要体现为市场的做空机制,譬如期货、期权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做空机制等等。做空机制在经济后台中实质上充当了权利资本的后门任务,是资本在危机中的退出程序与资本再扩张程序。

想在金融危机中避免财富缩水,并且要保值增值,那就要深入研究期货与期权等多空功能,掌握风险对冲工具,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利用风险对冲工具增值保值。譬如金融危机来临时,资产价格会下跌,股市往往会出现大跌,这时就要充分利用股指期货等工具做空。

二、现金、无风险与风险资产的转换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要厘清三个方面的关系,既现金、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要掌握对冲风险资产的关键作用。

在全球金融高风险周期,就要逐步退出风险资产的投资,譬如房地产、股市、高收益债券等高风险投资,尤其是在风险资产泡沫化倾向下更是如此,目前美欧市场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市场的投机性会非常强,由于市场的投机惯性与人性的贪婪,所以大多数人对于金融的危险性都置之不顾,而迷恋于账面浮盈,因此金融危机最终总会埋没多数人的财产。

金融危机来临之前最能考验投资者的风控能力,譬如美股现在涨的比较厉害,但是巴菲特自去年以来就持有巨额现金,为什么?就是加强投资风控,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未来美国金融市场到底如何将会检验巴菲特的这次选择。

资金从风险资产退出之后,为了保持资本收益率,往往会退守到大银行存款、国债与货币基金等无风险资产当中。大银行、国债往往是国家经济支柱,大而不能倒,所以相对比较安全;而货币市场流动性高,在避险初期往往能保障一定的收益率,但是当金融危机爆发时,有时也会冲击货币基金安全,这时就要减持货基。

持现与投资无风险资产,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资金安全,落袋为安,并为未来再次投资风险资产打下基础,待金融危机进入末期,资产价格经历过挤泡沫的过程之后,估值严重偏低,这就是再投资的良机。

三、黄金等贵金属在金融危机中作用突出

在金融危机中要高度重视风险对冲资产的投资,譬如黄金等贵金属。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央行往往要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纾困,这使货币超发,会令居民财富大幅缩水,这时黄金等贵金属就会充分体现出增值保值功能,会逆市上涨,以对冲货币贬值以及货币超发形成的高通胀风险,因此在金融危机初中期投资贵金属等资产是极为重要的选择,是防止金融危机期间资产贬值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末期要及时退出贵金属投资。

综合来说在金融危机中主要把握两大路径,一条是风险资产——现金——无风险资产的转换;另一条是利用市场做空机制或做多贵金属来对冲市场风险。这两条路线适合于金融危机的前期与初期,而在危机的后期,这两条路线就要反向操作,从空头思维回归至多头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规避金融危机且可以利用金融危机做到收益最大化,将危险转为机遇。

(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