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像鍾南山爺爺這樣的人,你有什麼感觸?

用戶2720086060077



人天文化談


非常喜歡像鍾院士專注於工作的人,才能超群,國人之信。

臨危受命,趕赴武漢前線,03年擊敗非典,如今又鏖戰肺炎。既能打破全國400米欄記錄,又能成為醫學界泰斗。我們一直以為他光輝偉大、榮耀加身,人生就如同開掛。然而,原來今日民族的脊樑,無雙的國士往日也有不堪的歲月。這使我在震驚之餘,陷入沉思。

我一直以為作為一個院士,在民族危難之際多次能夠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一定自青年起就是學霸,才俊。然而事實卻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拋開鍾南山的坎坷身世不論,只談他的學業。我一直以為他應該從小就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學霸學神。然而在小的時候,他竟然是一個撒謊、叛逆、逃學、被留級、調皮搗蛋的學生。

他兒時在貴陽的時候經常逃課出去玩兒。家裡給的學校伙食費都讓他“揮霍一空”,母親發現事情的端倪,找他談話他還撒謊不承認。原來他也是一個普通孩子來的。那他又是如何長成今天的國之重器、無雙國士呢?這個問題絕對值得我們深思。

二、鍾南山的父母

這一切還要從中南山的父母說起。當時鍾南山揮霍了學校伙食費的事情被他父親知道了。他非常害怕他的父親,他以為將迎來狂風驟雨。然而父親卻異常的平靜,只說了一句話:“你自己想一想,像這樣的事情應該怎麼辦”。於是他一宿未眠,從此以後他意識到謊言被戳穿帶給他的羞恥,從那之後他常常告誡自己要做一個敢說實話的人。

在日軍被趕出中國後,中南山的家搬到了廣州,因為不會說地方話被學校留級。母親為了鼓勵他,在他11歲的時候答應他,如果考上重點中學,就獎勵他一輛自行車。從那以後,他開始刻苦讀書,發奮學習,最終他不負眾望踏入名校。最後母親為了兌現承諾,花掉多年的積蓄為中南山買了一輛自行車。由這件事中南山意識到誠信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1955年鍾南山打破廣東省400米記錄,他的體育天賦也被中央體育學院察覺,希望他能去國家隊訓練。在那時去國家隊是一個巨大的榮耀,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他猶豫不決,但父親卻給他一個建議,告訴他應該去做醫生,因為醫生能救過更多的人,而國家隊不少他一個。

鍾南山畢業以後被下放到農村,他幹過一切人可以乾的活。1971年鍾南山從北京調回廣州成為一名醫生。有一天他父親突然問他:“南山,你今年幾歲了?”,中南山脫口而出:“三十五歲。

據鍾南山回憶,一生中對他影響最大的一句話便是這一句。正是鍾世藩這句話,重新喚醒了他對醫學事業的強烈追求。

後來他去歐洲留學,用一篇精彩的演講,使看不起中國醫學的歐洲醫生舉座震驚。學成歸國後,鍾南山得到了父親的第一次表揚:“你終於用行動讓外國人明白了,中國人不是一無是處。”


路濤的日記


這次肺炎疫情最開始爆發的時候,第一次對鍾南山這個名字印象深刻。鍾南山爺爺是呼吸道方面的專家,很早時候,記得在03年非典型肺炎那個時候,鍾南山爺爺已經是抗擊非典肺炎的領軍人物,那個時候比較小,可能對那個時候的記憶比較模糊了,沒有這個時候一個成年人的這種情節。持續關注新冠性肺炎的發展,鍾南山爺爺是這次疫情的關鍵人物,有他坐鎮武漢,全國人民都放心了,大家都堅信在鍾爺爺的帶領一下,一定能順利度過這次難關。不由自已,我想更多的瞭解鍾爺爺的人生經歷,可能有的人說他大器晚成,成功不分早晚,只要肯攀登,終究會到達那個高峰!都說國士無雙鍾南山,確實如此,鍾爺爺80多歲高齡,當疫情爆發的時候,黨跟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依然奮不顧身,奔赴抗疫一線,救死扶傷。看到他在車站,疲勞的打個盹,看到他慈眉善目,不禁讓人淚目,當疫情穩定了,疫情過去了,鍾爺爺您一定要好好休息!



特雷西飛飛飛


提到鍾南山爺爺還真是感觸良多!

這個問題我要好好地作答一番,以表對鍾老的尊敬之情。

可能很多人對鍾南山除了敬佩之外,更多的還有心疼,但是從精神層面的角度去看,其實鍾南山是真真正正的贏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切切實實把人生價值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這個虛偽利己的社會,鍾南山的名字就像雷雨閃電般驚醒了無數被疫情侵襲還不知所以然的人!

他狠狠地給國人上了一課,讓我們知道面對重大事件時實事求是的態度,應對危機時的果斷和勇敢,他用實戰經驗和醫學知識讓我們更加重視中醫藥,讓中醫在世界上的地位再上一個臺階,他用流利的英語和外賓講解交流更是讓人們心生仰慕。

希望通過這次的疫情可以讓大家醒悟什麼才是真正的偶像!


桃花山上桃花神


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或許許多人不知道終南山院士,就算是知道,也許不是很詳細,我和許多人一樣,之前好像聽說過,知道的不多,可最近,許多人為這位院士老人感動,淚目。

在國家有難的時候,一位已經84歲的老人,逆著方向走來,走到最需要的地方,為一些生病迷茫的人撐起脊樑,給人的不僅僅是堅強,還有堅強的方向,許多人覺得,看到老人,彷彿看到了像父親一樣的慈祥,親切,有力量。 看到最多的是疫情面前,鍾南山院士那含淚的目光,和目光裡勇士一樣的堅強。目光堅定又剛強,那是面對疫情不服輸的勇士模樣。鍾南山我們的榜樣!



鄉村郝哥


我最大感觸,如果沒有像鍾南山一樣的人,這場疫情中會死更多的人,後果會更加嚴重。在關鍵的時候挺身而出,國家和人民都需要這樣的人。

鍾南山是一個實事求是,敢於說真話的人。

2020年1月20日,他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肯定存在人傳人現象。自從他講了這句話後,所有的政策有大轉變,武漢封城,提高疫情等級,部署各種防控措施,全國在努力抗疫,現在疫情高峰期已過。再看2003年非典時期,他實事求是,講真話,致病源不是衣原體是病毒。可以說,鍾南山兩次講真話都起到關鍵作用,甚至是扭轉乾坤,這樣的人,人民肯定會感謝。

鍾南山是一個技術過硬的醫生。

在這場疫情中、鍾南山的職場中,依靠精湛的技術,救人無數。比如李蘭娟院士,從建議封城,到分離病毒毒株,從親赴武漢,到發佈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她讓人民看到戰勝疫情的希望。又如陳薇將軍,抗擊非典,“埃博拉的終結者”, 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使得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加快了確診速度,為防控贏得時間。國家需要更多的像鍾南山一樣技術過硬的人。

鍾南山是有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他說過,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雲。在新聞發佈上,他流下了眼淚。一個80多歲的老人,坐著高鐵連夜趕赴武漢,看資料,研究疫情。他日夜操勞,為國為民。

職場小子觀點:鍾南山,關鍵時刻起到關鍵作用。我們要學習他,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年輕一代人,正確的價值觀,培養更多科研工作者,這樣我們的祖國就會變得更加強大。


職場小子


鍾南山院士今年已經84歲了,他是民族的英雄,是我們所有人心中的偶像。每當國家需要他時,他總能挺身而出。2003年的非典,他說:“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裡來。”2004年他也評上了中國最感動十大人物。

2020年一月,在武漢疫情最為嚴重的時候來到了武漢,當時沒買到高鐵票,他就坐在餐車裡休息。2020年1月20日在新聞1+1的節目裡,他大敢說實話,說冠狀病毒是可以人傳人,讓人們小心防範。人們都相信鍾老的話,紛紛戴上了口罩。

在鍾老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滿含淚水,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大家都來幫一幫,這個城市是可以過關的。從全國各地四萬多醫生支援來到武漢,送來了大量的物資,海外華人也情繫祖國,紛紛捐款,捐物。疫情從一開始的失控,到最後掌控。疫情從每天最高峰確診一萬多例,到今天確診為零。鍾老的真話,為我們贏得了時間。

當李文亮醫生犧牲時,鍾老也哭了,對記者說:“他是一個英雄,同樣,我也是。”當有些國家說病毒是來自中國,來自武漢。鍾老又發聲了,說沒任何依據武漢就是發源地。當中國控制了疫情,外國專家紛紛向鍾老請教時,他也宣傳了中國抗疫的方法,他說:“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鍾老是一個自律的人,雖然年事已高,但他非常愛運動,每天慢跑幾公里,健身,游泳。他是我們的偶像。民族的英雄,人民感謝他。





奔跑的姑娘小芳


很高興收到您的邀請,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會知道鍾南山是誰,所以我們也需要反思,因為平時生活的太好了,我們對國家大事的關心也少了,這是我們國人的悲哀,通過這次疫情讓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一個醫務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在84歲高齡的時候,如果在農村,已經實在含飴弄孫,而我們的鐘南山院士,確要四處奔波,而且還要去到最危險的地方,所以在這裡我非常感謝老前輩為中國,為我們老百姓所做出的功效,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強大,但是也希望鍾南山院士可以保重身體,這次過後好好休息一下。


記錄真實事件


每當我們看到鍾南山院士逆行阻擊在疫情最前線的畫面,聆聽到其堅定、自信、豪邁、尊重科學的聲音時,一種令人萬般敬仰、愛戴、崇拜的情懷不禁油然而生。那國家功臣、人民英雄、民族脊樑的認同與讚美表達了億萬中國人的心聲。尤為是,八十多高齡老人本是享受人間天倫之樂的時光歲月,卻依然保持和堅定家國情懷,依然置個人生死度外逆行阻擊在病毒疫情最前線,依然秉持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博愛無彊崇高精神境界……

如果我們的國家,湧現出像鍾南山院士一樣的民族脊樑、人民忠誠衛士、家國情懷的國家功臣人物,偉大的祖國何愁不繁榮強大,老百姓安居樂業,幾代人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勝到實現……

致敬一一一民族脊樑鍾南山院士!🌷🌷🌷🌷🌷👍👍👍👍👍🙏🙏🙏🙏🙏


天邊彩雲274


如果問我,讀書的目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他們:成為像鍾南山那樣的人,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鍾南山,漢族,福建廈門人,中共黨員。

1936年10月出生於南京,1960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2007年獲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博士;201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7年前,非典爆發,67歲的他說:“把重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

17年後,新型冠狀病毒爆發,83歲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災區!

在他眼裡,“醫院是戰場,醫生是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

17年前如此,17年後還是如此!

17年前,沒有他,非典結果或許不同。

17年後,沒有他,疫情會比現在更嚴重。

妙手回春,救民於水火;懸壺濟世,護國於危難。成為鍾南山那樣的人,是讀書的終極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