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你有什么感触?

用户2720086060077



人天文化谈


非常喜欢像钟院士专注于工作的人,才能超群,国人之信。

临危受命,赶赴武汉前线,03年击败非典,如今又鏖战肺炎。既能打破全国400米栏记录,又能成为医学界泰斗。我们一直以为他光辉伟大、荣耀加身,人生就如同开挂。然而,原来今日民族的脊梁,无双的国士往日也有不堪的岁月。这使我在震惊之余,陷入沉思。

我一直以为作为一个院士,在民族危难之际多次能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一定自青年起就是学霸,才俊。然而事实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抛开钟南山的坎坷身世不论,只谈他的学业。我一直以为他应该从小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妥妥的学霸学神。然而在小的时候,他竟然是一个撒谎、叛逆、逃学、被留级、调皮捣蛋的学生。

他儿时在贵阳的时候经常逃课出去玩儿。家里给的学校伙食费都让他“挥霍一空”,母亲发现事情的端倪,找他谈话他还撒谎不承认。原来他也是一个普通孩子来的。那他又是如何长成今天的国之重器、无双国士呢?这个问题绝对值得我们深思。

二、钟南山的父母

这一切还要从中南山的父母说起。当时钟南山挥霍了学校伙食费的事情被他父亲知道了。他非常害怕他的父亲,他以为将迎来狂风骤雨。然而父亲却异常的平静,只说了一句话:“你自己想一想,像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于是他一宿未眠,从此以后他意识到谎言被戳穿带给他的羞耻,从那之后他常常告诫自己要做一个敢说实话的人。

在日军被赶出中国后,中南山的家搬到了广州,因为不会说地方话被学校留级。母亲为了鼓励他,在他11岁的时候答应他,如果考上重点中学,就奖励他一辆自行车。从那以后,他开始刻苦读书,发奋学习,最终他不负众望踏入名校。最后母亲为了兑现承诺,花掉多年的积蓄为中南山买了一辆自行车。由这件事中南山意识到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1955年钟南山打破广东省400米记录,他的体育天赋也被中央体育学院察觉,希望他能去国家队训练。在那时去国家队是一个巨大的荣耀,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他犹豫不决,但父亲却给他一个建议,告诉他应该去做医生,因为医生能救过更多的人,而国家队不少他一个。

钟南山毕业以后被下放到农村,他干过一切人可以干的活。1971年钟南山从北京调回广州成为一名医生。有一天他父亲突然问他:“南山,你今年几岁了?”,中南山脱口而出:“三十五岁。

据钟南山回忆,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句话便是这一句。正是钟世藩这句话,重新唤醒了他对医学事业的强烈追求。

后来他去欧洲留学,用一篇精彩的演讲,使看不起中国医学的欧洲医生举座震惊。学成归国后,钟南山得到了父亲的第一次表扬:“你终于用行动让外国人明白了,中国人不是一无是处。”


路涛的日记


这次肺炎疫情最开始爆发的时候,第一次对钟南山这个名字印象深刻。钟南山爷爷是呼吸道方面的专家,很早时候,记得在03年非典型肺炎那个时候,钟南山爷爷已经是抗击非典肺炎的领军人物,那个时候比较小,可能对那个时候的记忆比较模糊了,没有这个时候一个成年人的这种情节。持续关注新冠性肺炎的发展,钟南山爷爷是这次疫情的关键人物,有他坐镇武汉,全国人民都放心了,大家都坚信在钟爷爷的带领一下,一定能顺利度过这次难关。不由自已,我想更多的了解钟爷爷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的人说他大器晚成,成功不分早晚,只要肯攀登,终究会到达那个高峰!都说国士无双钟南山,确实如此,钟爷爷80多岁高龄,当疫情爆发的时候,党跟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依然奋不顾身,奔赴抗疫一线,救死扶伤。看到他在车站,疲劳的打个盹,看到他慈眉善目,不禁让人泪目,当疫情稳定了,疫情过去了,钟爷爷您一定要好好休息!



特雷西飞飞飞


提到钟南山爷爷还真是感触良多!

这个问题我要好好地作答一番,以表对钟老的尊敬之情。

可能很多人对钟南山除了敬佩之外,更多的还有心疼,但是从精神层面的角度去看,其实钟南山是真真正正的赢家,在他的有生之年切切实实把人生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这个虚伪利己的社会,钟南山的名字就像雷雨闪电般惊醒了无数被疫情侵袭还不知所以然的人!

他狠狠地给国人上了一课,让我们知道面对重大事件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危机时的果断和勇敢,他用实战经验和医学知识让我们更加重视中医药,让中医在世界上的地位再上一个台阶,他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宾讲解交流更是让人们心生仰慕。

希望通过这次的疫情可以让大家醒悟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


桃花山上桃花神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或许许多人不知道终南山院士,就算是知道,也许不是很详细,我和许多人一样,之前好像听说过,知道的不多,可最近,许多人为这位院士老人感动,泪目。

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一位已经84岁的老人,逆着方向走来,走到最需要的地方,为一些生病迷茫的人撑起脊梁,给人的不仅仅是坚强,还有坚强的方向,许多人觉得,看到老人,仿佛看到了像父亲一样的慈祥,亲切,有力量。 看到最多的是疫情面前,钟南山院士那含泪的目光,和目光里勇士一样的坚强。目光坚定又刚强,那是面对疫情不服输的勇士模样。钟南山我们的榜样!



乡村郝哥


我最大感触,如果没有像钟南山一样的人,这场疫情中会死更多的人,后果会更加严重。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国家和人民都需要这样的人。

钟南山是一个实事求是,敢于说真话的人。

2020年1月20日,他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自从他讲了这句话后,所有的政策有大转变,武汉封城,提高疫情等级,部署各种防控措施,全国在努力抗疫,现在疫情高峰期已过。再看2003年非典时期,他实事求是,讲真话,致病源不是衣原体是病毒。可以说,钟南山两次讲真话都起到关键作用,甚至是扭转乾坤,这样的人,人民肯定会感谢。

钟南山是一个技术过硬的医生。

在这场疫情中、钟南山的职场中,依靠精湛的技术,救人无数。比如李兰娟院士,从建议封城,到分离病毒毒株,从亲赴武汉,到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她让人民看到战胜疫情的希望。又如陈薇将军,抗击非典,“埃博拉的终结者”, 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使得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加快了确诊速度,为防控赢得时间。国家需要更多的像钟南山一样技术过硬的人。

钟南山是有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

他说过,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浮云。在新闻发布上,他流下了眼泪。一个80多岁的老人,坐着高铁连夜赶赴武汉,看资料,研究疫情。他日夜操劳,为国为民。

职场小子观点:钟南山,关键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我们要学习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年轻一代人,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更多科研工作者,这样我们的祖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


职场小子


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了,他是民族的英雄,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偶像。每当国家需要他时,他总能挺身而出。2003年的非典,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2004年他也评上了中国最感动十大人物。

2020年一月,在武汉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来到了武汉,当时没买到高铁票,他就坐在餐车里休息。2020年1月20日在新闻1+1的节目里,他大敢说实话,说冠状病毒是可以人传人,让人们小心防范。人们都相信钟老的话,纷纷戴上了口罩。

在钟老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满含泪水,说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大家都来帮一帮,这个城市是可以过关的。从全国各地四万多医生支援来到武汉,送来了大量的物资,海外华人也情系祖国,纷纷捐款,捐物。疫情从一开始的失控,到最后掌控。疫情从每天最高峰确诊一万多例,到今天确诊为零。钟老的真话,为我们赢得了时间。

当李文亮医生牺牲时,钟老也哭了,对记者说:“他是一个英雄,同样,我也是。”当有些国家说病毒是来自中国,来自武汉。钟老又发声了,说没任何依据武汉就是发源地。当中国控制了疫情,外国专家纷纷向钟老请教时,他也宣传了中国抗疫的方法,他说:“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钟老是一个自律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他非常爱运动,每天慢跑几公里,健身,游泳。他是我们的偶像。民族的英雄,人民感谢他。





奔跑的姑娘小芳


很高兴收到您的邀请,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们大部分人都不会知道钟南山是谁,所以我们也需要反思,因为平时生活的太好了,我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也少了,这是我们国人的悲哀,通过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在84岁高龄的时候,如果在农村,已经实在含饴弄孙,而我们的钟南山院士,确要四处奔波,而且还要去到最危险的地方,所以在这里我非常感谢老前辈为中国,为我们老百姓所做出的功效,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强大,但是也希望钟南山院士可以保重身体,这次过后好好休息一下。


记录真实事件


每当我们看到钟南山院士逆行阻击在疫情最前线的画面,聆听到其坚定、自信、豪迈、尊重科学的声音时,一种令人万般敬仰、爱戴、崇拜的情怀不禁油然而生。那国家功臣、人民英雄、民族脊梁的认同与赞美表达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尤为是,八十多高龄老人本是享受人间天伦之乐的时光岁月,却依然保持和坚定家国情怀,依然置个人生死度外逆行阻击在病毒疫情最前线,依然秉持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博爱无彊崇高精神境界……

如果我们的国家,涌现出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民族脊梁、人民忠诚卫士、家国情怀的国家功臣人物,伟大的祖国何愁不繁荣强大,老百姓安居乐业,几代人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胜到实现……

致敬一一一民族脊梁钟南山院士!🌷🌷🌷🌷🌷👍👍👍👍👍🙏🙏🙏🙏🙏


天边彩云274


如果问我,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我会告诉他们:成为像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钟南山,汉族,福建厦门人,中共党员。

1936年10月出生于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17年前,非典爆发,67岁的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17年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83岁的他把自己送到了疫情的重灾区!

在他眼里,“医院是战场,医生是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17年前如此,17年后还是如此!

17年前,没有他,非典结果或许不同。

17年后,没有他,疫情会比现在更严重。

妙手回春,救民于水火;悬壶济世,护国于危难。成为钟南山那样的人,是读书的终极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