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英国的“全民抗体”模式,优胜劣汰。你觉得怎么样?

凡一子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瓦朗斯爵士竟然是约翰逊首相提出的策略的“知音”,他声称如果英国有60%人口感染了新冠肺炎,英国就拥有了全民免疫的能力。好家伙,英国的人口有6602万多,60%就是3961万!这3961万当中估计60岁以上的老人会达到20%多吧?由于种种原因,老人一般都患有一些基础性疾病,如果再加上患了新冠肺炎且得不到妥善的医治,那么很多可怜的老人家估计很快就只能去耶稣那里去报到了;同时这3961万人中未成年人应该也占相当的比重吧,其中一些低龄儿童身体本来就不强健,在新冠肺炎病毒的进攻下估计很快也要去耶稣那里报到;有些未成年人习惯不好,小小年纪就沉迷于手机或者学会了抽烟喝酒、过度熬夜,这些孩子要是得了新冠肺炎,估计也是凶多吉少。如果英国的青少年一代中有相当数量的人被新冠肺炎夺去了生命,英国还能够有发展前途么?现在一些中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也是百病缠身,要是再加上患了新冠肺炎,估计十有八九还是要提前去耶稣那里报到的。一旦这些属于国家支柱性力量的中年人大批被新冠肺炎击倒,到时候英国衰落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通过接触新冠肺炎病毒携带者或者新冠肺炎患者来使全民获得免疫力,以便以后更好地对抗新冠肺炎,这个东西目前只能说在理论上有成功的可能,而且某些医疗机构可以就此进行相关试验。但新冠肺炎病毒是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极大的一种病毒,而且它在传播过程中会不会产生变异现在还不好说,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首相及首席科学家竟然提出“全民抗体”之策,由于目前还没有有力的科学证据支持,因此它还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幻想。说得严重一点,约翰逊先生这是在拿英国6602万人的生命来进行一场豪赌,而且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而且“全民抗体”之“高论”即使有理论上成功的可能,但从科学的角度看,一个正常人即使接触了新冠肺炎患者,想十天半月后体内就有抗体还是不现实的。因此约翰逊先生拿一种未知成功概率究竟有多高的东西来进行全民冒险,实在是太不把英国国民的生命健康当一回事了。


英国之所以试图以“全民抗体”之策来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与英国国家自身面临的严重现实问题有关。首先英国现在确实缺乏抗疫斗争所必须的专业人才、物质力量、疫病检测试剂、知识和技术等;其次就是国家预算中医疗卫生方面的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全民抗疫的需要,而要增加专项拨款可能确实存在许多困难;第三就是由于英国已经退出了欧盟,因此想通过加强与欧盟国家的合作来进行抗疫其实非常困难,何况现在不少欧盟国家在疫情的冲击下已经自顾不暇了,根本无力给英国提供帮助。令人不解的是在意大利已经向中国求助了的情况下,英国并没有向中国求助抗疫,也许是因为还放不下“大英帝国”的脸面吧?


虽然疫情严重,但如果英国能够实现全民团结齐心协力进行抗疫,摆脱困境的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吧。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人总体上还是讲人权的,既然如此,英国政府和卫生防疫部门就不应该放弃挽救每一个新冠肺炎患者的努力,同时尽力防止更多国民感染病毒,那才是真正尊重人权和负责任的做法。如果能够做到坚定信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抗疫斗争还是能够取得胜利的。面对疫情,广雅君期望英国人多做些科学而务实的事情,别再搞那不靠谱的“全民抗体”了。


广雅君观世界


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

可以说,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对人类影响深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念更是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剧烈的冲击。

进化思想:生物界本来就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所保留的有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逐渐变异,经过性状分异和中间类型消失便形成新种,此外,并以性别选择和生禀特质的遗传思想来作辅助。

达尔文也是英国的骄傲,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刻入了英国人的骨髓,所以,才有了今天在新冠病毒面前的怪异想法,检验英国人在病毒面前是优是劣。

病毒面前存活下来的英国人是优质的,没有存活下来是劣质的,也就是该死。

二十一世纪的大英帝国,还拿着自然界的规则挑战人人生而平等社会价值,真不知道,有这种思想的人是老虎,是猴子,还是猩猩,进化不彻底呀!


老马闲评


在一般的认知中,长达十多年的经济危机,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于欧洲而言,这叫“祸不单行”。


但在欧洲的政客心目中,或许这是一次“转机”。



欧洲的问题是什么?表面的原因是经济增长乏力,背后的真相是经济增长动能丧失。


动能为何丧失,高福利让人没有劳动的动力,而老龄化则给社会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深谙社会达尔文的欧洲政治家,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发现了机会:


1、趁着疫情,加快淘汰一批没有竞争力的企业;


2、趁着疫情,加快淘汰一批没有贡献的人员。


如此一来,等到疫情过后,就可以轻装上阵了。


对不起,不是说“同舟共济”呢?


对不起,同舟共济那是你们中国人的词汇,我们西方船碰到风浪,首先考虑的是把“没用”的货物,或人给扔到海里去,然后大家凑点钱给损失者,这叫“共同海损”。


也就是说,碰到共同的危险,让一部分人遭受损失以解救大部分人。这就是西方的治理哲学。


洋杨大观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只要想清楚下面这个事情就非常清楚了:除去人类之外的其他动物是如何对待这样的传染病的呢?一定是英国政府的方法,没错吧![笑哭][笑哭][笑哭]


奇袭象棋


如果从抗流感的传统看,在医疗资源有限,无法全员隔离的前提下,这是唯一的选择。愿坎特伯雷大主教保佑英国人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