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顽固的病毒是什么?

返乡创业实训基地


1埃博拉病毒2拉沙热病毒3马尔堡病毒4西尼罗河病毒。5登革热病毒。6马秋波病毒。


跳动的Hhht


有6种最可怕的病毒:

1、埃博拉病毒 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目前尚不知从何而来。埃博拉病毒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

2、拉沙热病毒 拉沙热是由一种沙粒病毒引起的,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血压急剧下降,脑部受损。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3、马尔堡病毒 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1967年,7名欧洲科学家在研究青猴的过程中死亡,马尔堡病毒成为了报纸的头条。20世纪80年代,马尔堡病再次在南非暴发,25%的感染者死亡。 

4、西尼罗河病毒 这种病毒由蚊子携带,随着气候变迁,目前该病毒威胁到英国。病初起时像是得了流感,之后可能出现脑膜炎、其它脑疾病和阵发性疾病。有1/10的感染者终身无法痊愈。 

5、登革热病毒 这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会出现内脏大出血。高达50%的感染者死亡。

6、马秋波病毒 一种沙粒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维亚发现,该病毒由老鼠携带。染病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

病毒体积小但威力大。20世纪50年代,当DNA和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发现后不久,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被揭示出来。一个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遗传物质———基因,病毒攻击的目标正是这些基因。病毒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胞基因中,使它们复制更多的病毒。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但一旦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离开宿主,它们就需要与时间赛跑。它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则就会灭绝。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离开宿主不能独立生存。这使得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即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在空气中经过数小时后就会失去活力。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可以用家用的漂白剂杀灭。 

病毒在人体内遇到的最大敌人是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即白细胞)在人体内不断巡视,并随时消灭入侵物质。这些淋巴细胞使用的是比科学家发明的任何物质都更有效的生化物质,它们在发现了含有病毒的细胞时便会将这些细胞杀死———这常常能使人体完全康复。因此人即使是染上了像霍乱、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大多数也能痊愈。 

免疫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对付病毒过程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在遭遇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前,有意给人体注入小剂量的病毒(接种)或是病毒的蛋白壳体(注射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系统为病毒的大规


邵某某某


不知题主想问的是医学上的病毒,还是电脑上的病毒,

仔细一想这,两种类型的“病毒”其实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1.都具有破坏性,

2.都能交叉传染,

既然是科技板块的问题,那我就以计算机病毒来介绍吧!

说到病毒危害,可能大家想到的可能是是:盗取用户隐私信息、让计算机死机、破坏数据、交叉感染等等,

有些人觉得中病毒没什么,大不了重装系统就行了,

但是你知道吗,有些病毒除了这些功能还可以破坏你的硬件设备,据说某国的核鸡地研究就是因为被人投放病毒破坏而中断了

下面我选5个具有代表性的病毒,让大家了解一下它们的特性!

1. CIH 病毒

如果谈到破坏力的话,CIH病毒可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在计算机病毒史上也可算是“名留青史”了。

这是一位名叫陈盈豪的台湾大学生所编写的,其名称源自作者名字的拼音或注音(Chen Ing-hau)缩写。

CIH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和电子邮件,使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首次摆脱了传统存储介质的束缚,让互联网和光盘成为加速计算机病毒传播最有效的催化剂。

CIH病毒发作时,一方面全面破坏计算机系统硬盘上的数据,另一方面对某些计算机主板的BIOS进行改写。

BIOS被改写后,系统无法启动,只有将计算机送回厂家修理,更换BIOS芯片。

由于CIH病毒对数据和硬件的破坏作用都是不可逆的,所以一旦CIH病毒爆发,用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价值万元的计算机和积累多年的重要数据毁于一旦。

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其他病毒破坏的都是电脑软件(充其量也就是操作系统、数据文件一级),而CIH破坏的是电脑硬件(让电脑无法开机)!

当时恢复的方法,除了彻底清除硬盘数据外,还需要借助专业工具重写主板BIOS。在2001年及2002的时候这个病毒的还死灰复燃过几次,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

也正是从那个时代开始,杀毒厂商才冒出了所谓的专杀工具,而主板厂商也因此开发出了双BIOS这样一些很奇葩的设计。

2. 红色代码

“红色代码”病毒是2001年7月15日发现的一种网络蠕虫病毒,感染运行Microsoft IIS Web服务器的计算机。

其传播所使用的技术可以充分体现网络时代网络安全与病毒的巧妙结合,将网络蠕虫、计算机病毒、木马程序合为一体,开创了网络病毒传播的新路,可称之为划时代的病毒。

如果稍加改造,将是非常致命的病毒,可以完全取得所攻破计算机的所有权限并为所欲为,可以盗走机密数据,严重威胁网络安全。

3、冲击波/震荡波

冲击波病毒是利用在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RPC漏洞进行传播的,该病毒于当年8月爆发。

病毒运行时会不停地利用IP扫描技术寻找网络上系统为Win2000或XP的计算机,找到后就利用DCOM/RPC缓冲区漏洞攻击该系统,一旦攻击成功,病毒体将会被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中进行感染,使系统操作异常、不停重启、甚至导致系统奔溃。

另外,该病毒还会对系统升级网站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导致该网站堵塞,使用户无法通过该网站升级系统。

只要是计算机上有RPC服务并且没有打安全补丁的计算机都存在有RPC漏洞,具体涉及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2000\\XP\\Server 2003\\NT4.0。

4. 熊猫烧香

2006年底到2007年初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一款名叫“熊猫烧香”的病毒便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一时间各大网站、个人电脑都被一个很诡异的病毒图标所覆盖——一只正在烧香的熊猫。

它主要通过下载的档案传染,受到感染的机器文件因为被误携带间接对其它计算机程序、系统破坏严重。

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该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给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被《2006年度中国大陆地区电脑病毒疫情和互联网安全报告》评为“毒王”。

而它的始作俑者——湖北武汉新洲区人李俊,也在当年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5. WannaCry勒索病毒(永恒之蓝)

这款病毒及其变种,可以说就算到了2020年还依然活跃在各类单位,不时发生勒索事件,我也曾经处理过几次,的确让人停头疼的!

这款勒索病毒主要利用了微软“视窗”系统的漏洞,以获得自动传播的能力,能够在数小时内感染一个系统内的全部电脑。

它已波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0万台电脑被感染,已经有100多个国家遭受了攻击,其中包括英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西班牙和意大利。

根据网络安全机构通报显示,永恒之蓝是NSA网络军火库民用化第一例。

它会自动扫描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机器,无需用户任何操作,就可以将所有磁盘文件加密、锁死,后缀变为.onion,随后,黑客可以远程控制木马,向用户勒索“赎金”。

“赎金”需要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

虚拟货币支付形式分散、难以追踪,所以非常受黑客欢迎。

看了这几种病毒,我们可以发现,在计算机病毒的发展史上,病毒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一般情况下一种新的病毒出现后会迅速发展,接着反病毒技术会抑制其流传。

操作系统升级后,病毒也会调整为新的方式,产生新的病毒技术,反病毒技术再对之进行遏制,如此循环往复。

可以预见,

越来越多的病毒木马程序会出现,技术和传播途径上也会非常类似与现在的勒索病毒,因此我们只要做到以下注意事项,就可以很好地预防计算机中毒:

1.收到陌生可疑邮件,请谨慎处理不要贸然点开,尤其是包含链接和附件的那种;

2.使用独立移动硬盘备份所有计算机里面的重要数据和资料,尽量避免移动硬盘接入网络;

3.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更新补丁,安装一款杀毒软件定期杀毒;

4.最好还是尽快地升级到Windows 10最新版本;

5.只到正规下载站去安装软件,不随便搜索下载安装软件!


头号黑客


到目前来说,人类遇到最麻烦的病毒是艾滋病病毒,至今为止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患者的问题,它本身不具有病毒性,但是它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得其他的病毒越来越扩散,很难进行根治排名,第二大就是非洲的埃博拉疫情,病毒死亡率非常高。


哪吒科技娃


没有最顽固,只有更顽固。

目前发现的治疗不好的,都是顽固的,未来还会陆续发现。

现在的地球村,如果出现超级病毒,传染力超快的话,致死率超高的话,将是一场劫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