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取消编制,临时工有什么影响?

蒋经尧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跟事业单位人员是否取消编制没有关系的,只跟这个事业单位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是否撤销、合并或者重组有关。

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聘任制,也是需要进行相关考核,符合条件了才会跟单位签订合同,这种人员虽然不在编,但基本跟在编人员同工同酬,当然了肯定比着在编人员的待遇稍微差那么一点,但是也已经很不错了。比如有些地市的城建监察支队,是执法队伍,但是由于编制较少,执法力量不够,就招聘一些临时工,当然了这些人员也不是随便招的,是经过相关考核的,这种称为编外人员。这次机构改革,据我了解,很多地市都成立了城管局,把城建监察支队从住建委划到了城管局,然后还有园林上的执法队伍、水务上的执法队伍,都合到了一起,变成了城管执法大队,这个时候,这些编外人员基本不受影响,还属于城管执法大队。但是我认识南方的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地级市规划局的,这次机构改革,他们规划局和国土局合并为自然资源规划局,以前他们规划局下属的监察支队也有编外人员,但是合并为自然资源规划局以后,在编的执法人员已经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他们就和编外人员接解除合同了,反正当时很多人不愿意,但是也强制解除合同了。

第二种就是劳务派遣。这类人员大多是从事安保、卫生、打字等工作,这类临时工待遇比较低,比着在编人员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也是签的合同。我认识一位质监局质检中心的朋友,他们这次机构改革,质检、工商和药监三家单位合并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原来他们质监中心有两名打字的临时工,但是合并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后,局里指定了一家长期合作的打印社,不需要打字的临时工了,就和他们解除劳动合同了。但是这次机构改革中基本没动的事业单位,比如有些地市统计局下面的机关服务中心,有很多安保、打字的临时工,这次根本没涉及到他们,也不会和他们解除合同。


公职人员那些事儿


据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媒体的报道称,国家已明确:今后高校和公立医院会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未来高校和公立医院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

什么是事业编制,说白了工资是国家发给你的。

事业编制: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需要,其经费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单位所使用的人员编制。工作人员列入事业编制的单位,其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活动经费的开支渠道除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的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采取自收自支,差额补贴等办法。

如果你进入了事业编制,就相当于得到了铁饭碗,还是国家给的铁饭碗,不单不用怕单位发不出工资,也不会被降薪,享受国家给的待遇,而且只要你不出什么大失误,就不会被炒掉,直到退休。

从国家发的报道中,可以明白国家也是知道现在的事业编制单位不是干事业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在编人员秉承“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工作态度,把事情推给合同工,临时工,形成一种不良的工作氛围,不利于事业的发展。

取消编制,对临时工是利大于弊

到了2020年,高校和公立医院取消了编制,改为聘用制,这将会是一次人员大换血,清淤血,换成新血,之前辛苦工作的临时工有希望聘请为正式合同工,而且在编人员和编外人员的待遇会越来越小。

1.清淤血,换新血:虽然会把在编人员的聘请机制从编制改为正式合同工,所的得到的薪资待遇跟之前不会有差别,但是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以前是国家考核工作表现,对于在编人员来说,山高水远的,考核不了什么的,就游手好闲,但是变成合同聘请制,领导就能评估你的绩效,单位会根据绩效的优劣,给出相对应的薪资,实行同工不同酬。

想一想,那些偷懒了十几年的人,一下子勤奋起来,不得“伤筋动骨一百天”,干不过之前的临时工的,这个时候临时工的工作激情被调动了,很大几率替代老的在编人员,成为正式合同工。

2.薪资待遇的差距越来越小:单位按同工不同酬的机制,多劳者多得,单位的盈利好,就能多分福利,经营不理想,也会裁掉多余的员工,是健康的企业机制。

3.唯一的弊端就是临时工的减少,如果在编人员被调动积极性,能做事了,可能就没必要请临时工了,那会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

所以我个人是赞同取消事业编制的,让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卫生等等。



如果觉得有所帮助,希望能关注下我,支持下职场领域的原创回答,谢谢。

职场的小世界


一部分事业单位是由国家财政支付工资,一部分事业单位采取自收自支的支付制度。事业单位属于承担国家公共事业的单位,性质等同于公务员待遇。

但随着我国政治制度改革,公务员也在逐渐取消铁饭碗的制度,而事业单位更是受到了官本位和行政化的限制,缺乏灵活性。事业单位在逐渐取消编制,改制为合同制,则意味着保障性在减弱,自主自发性在增强。

合同制则同企业性质一样,自负盈亏,自给自足。这样一来,市场主体更丰富,参与公共事业的单位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和开放性。对体制内事业编人员必然不利,而对编外人员或者临时工却好处很多。

长期以来干多干少一个样、能不担责尽量不担责,安逸稳定的工作性质被改变,能者上、弱者被淘汰的理念会贯穿。这对体制内的人员无疑是一次考验,一贯舒适、安逸的工作节奏被打破,而更多的则是要努力工作,创出绩效。

临时工或者编外人员将站在同编内人员同等位置,都是按照合同制劳动,没有高低之分。薪资水平也会拉到一致,有才者居之。



借你来往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

一、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

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

三、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

对于第二种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由事业单位模式变为企业管理模式,原在编在岗人员的事业单位身份不再保留,也就是没有编制了,转为和企业签订合同。

而原来就没有编制的人员,也就是俗称的临时工,当然就更没有保障了。一般情况下,原单位会和这部分人员解除劳动合同,然后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所以,临时工不要期待着在事业单位改革中能够获利,如果你工作的事业单位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那么在改革完成前,尽快找到自己的出路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流雷电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和临时工毫无关系,只和那些本来就已经有编制的正式人员有关系,因为会涉及到他们的分流或重新安排岗位。

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行政类事业单位有一部分会转为行政单位,这些单位的事业人员经过考试后会登记为公务员身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会取消编制管理而转为企业。但是,不论哪种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都只和正式在编人员有关系,和临时工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比如现在很多医院新进人员已经没有编制了,但是通过正式考试进入的人员和平时招聘的一些临聘人员区别还是很大的。通过正式考试招聘的人员,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工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和原来有编制人员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那些不是通过考试进入的临聘人员,工资待遇肯定要低,并且也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因为你就是临时工。还比如国企招人,国企每年都会通过考试或公开招聘招录一批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属于国企正式员工,和那些没有经过正式招聘的临聘人员肯定是有区别的。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会有比较大的用人自主权,这是对临时工比较有利的。因为,临时工如果想通过正式的考试进入这些单位工作的话,相对来说比现在是要简单很多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临时工都有这种机会。

总之,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和临时工关系不是很大。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随时交流!


中省直遴选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和临时工毫无关系,只和那些本来就已经有编制的正式人员有关系,因为会涉及到他们的分流或重新安排岗位。

事业单位分为行政类事业单位、公益类事业单位和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行政类事业单位有一部分会转为行政单位,这些单位的事业人员经过考试后会登记为公务员身份。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会取消编制管理而转为企业。但是,不论哪种事业单位的改革也都只和正式在编人员有关系,和临时工是没有关系的。

这个其实是很好理解的,比如现在很多医院新进人员已经没有编制了,但是通过正式考试进入的人员和平时招聘的一些临聘人员区别还是很大的。通过正式考试招聘的人员,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工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和原来有编制人员基本上是没有区别的。但是,那些不是通过考试进入的临聘人员,工资待遇肯定要低,并且也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因为你就是临时工。还比如国企招人,国企每年都会通过考试或公开招聘招录一批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属于国企正式员工,和那些没有经过正式招聘的临聘人员肯定是有区别的。

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会有比较大的用人自主权,这是对临时工比较有利的。因为,临时工如果想通过正式的考试进入这些单位工作的话,相对来说比现在是要简单很多的,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临时工都有这种机会。

总之,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和临时工关系不是很大。


慧算账


如果单位还需要你,继续雇佣你;如果不需要你,就卷铺盖走人。

第一,工资太低。一般劳务派遣工相当于临时工,就是在政府里面打杂。那么对于这些人,他们一般不参与任何奖励性活动,也没有太多的待遇。

第二,工作太忙。为什么临时工的工作却很忙,一般一个政府单位如果招聘临时工,那是因为这个政府单位人少活多,所以需要雇佣外聘人员来补充干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所以,对于这些临时工来说他们每天不仅仅是朝九晚五。很多时候都是要加班加点,但是没有任何的加班补偿,即使有也是比较少的。

第三,没有空间。为什么这么样说呢?因为你劳务派遣工等同于临时工,你在这个单位是没有任何编制。那么也就意味着,政府单位随时可以把你辞退。这些人最多就是暂时性的混,没有任何长远性的前途。

第四,压力太大。因为政府临时工没有固定的合同,也没有聘用的期限,政府单位可能,这段时间需要你雇佣你,过段时间轻松了,那可能就辞退你,所以这些人每天虽然在政府单位上班,但每天还是有顾忌很多,比如说辞退后,继续找工作的问题。

第五,不能转正。在很早以前的劳务派遣工,或者是临时工十几年后,有可能有转正的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不管是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逢进必考是一种常态,那么对于临时工来说,如果你想真正留在这个单位,那么你必须要进行考试。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愿意为你担当风险。

临时工就是这种尴尬,出了事有临时工顶着。





体制公文写作大讲堂


影响不大。

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的临时工,劳务派遣,也是签合同,交五险一金的。

比起同单位的事业编、公务员,工资待遇差很多,要多干些活儿。

但是比起在公司工作,工作强度还是没那么大的,上班时间要求也不是那么苛刻。

临时工大多是为了离家近或者事情少或者继续备考等等原因,真正需要依靠工作收入养家糊口的人不会安于做一个临时工的,除非这份临时工工作待遇还不错。

--END--

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哦~

好巧,我们在职场相遇! 欢迎关注【也巧在职场】头条号,愿我们一起成长,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也巧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转发、评论一下哟~~

也巧在学习


事业单位按照国家体制改革目标,全额事业单位承担行政执法类的,将逐步过渡为公务员,现在很多执法事业单位使用参公事业编制,在末来趋势,要么是事业编制,要么是公务员,参公事业将逐步消亡!承担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国家将加强其公属性!唯有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将逐步过渡为企业,取消事业编制!在事业单位改企后,临时工是否能获益,我说说我的看法:

1、临时工前途不定: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后,原事业单位正式员工将与改制后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员工!编外的企业极有可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如编外员工是劳务派遣工,则会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公司!如果改制后,依旧保留编外用工,企业也不会让编外用工转正,让企业增加用工成本!

2、临时工的出路:现在转正入编逢进必考,编外用工一辈子也是编外,不要幻想事业单位取消编制后,自己能获得什么利益,如果条件充许,自己赶紧去考个编制,才是正道呀!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我一定会认真回复!本人陆军31军退伍军人,欢迎大家关注我


河洛小导游


取消编制是响应国家精简机构的政策,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一些单位性质会发生变化,有公益性、企业性质等,但改后不代表单位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到时候可能会实行岗位内合同制管理,此类是正规军,而临时工到时候会变成辅助人员,还是临时工性质。

至于长久来讲会有什么变化,谁也说不清,但就眼前变化来讲,临时工身份无法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