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中国第一才子”这个称呼曾被冠在了天才物理学家束星北头上,上世纪30年代时,他甚至还被预言是最有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科学家。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物理学家的束星北在归国时,就已经站在了世界物理顶级人群中间:早在留学期间,他就曾是世界顶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艾丁顿等的得力助手,他的研究领域涉及量子力学、统计学、广义相对论、电动力学等多个领域。

留学的几年时间里,这位来自中国的天才曾在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领域提出过著名理论,他参与研究狄拉克方程,此外,他还巧妙运用物理公式解决让爱因斯坦、艾丁顿都头疼的难题。不到短短五年时间,他便获得了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没人会否认,这样的青年人才日后将会有惊人的成就。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1931年,年24岁的束星北在接到母亲一纸信笺后归国并与葛楚华女士结婚。也是从此时起,这个曾站在极高起点的天才迎来了一生命运的重大转折。

束星北回国时恰逢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之际,面对日本人对国家的践踏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出国留学,用所学知识救国。

束星北的第一站选在了南京中央军官学校任物理教官。可不久他便因反对蒋介石对日本的妥协态度与他发生激烈争执,随即他不得已离开了军校。

这之后,刚正烈性的束星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苦思:如何才能运用所学救国呢?他的答案是:去一流的学校将毕生所学教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毕竟,人才永远是救国的根本。

随即,束星北进入浙江大学物理系任副教授。他的到来,让浙大物理系有了一颗闪亮的星。

在学校任教授期间,束星北一直是让学生又喜欢又害怕的存在。之所以如此,与束星北的教学和为人有很大关系。

束星北与一般的老师不同,他上课时不用讲义也不指定参考书,黑板上也没有可供学生抄录的公整的提纲,他常以启发、引人深思的方式,使用生动质朴的语言,着重、深入地讲透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地理解整个理论框架。

他对学术极其认真,对学生十分负责。但他同时在生活上不修边幅且对于不善思考的学生和动不动就去搞政治的学生嗤之以鼻,他经常当着面骂这些学生是笨蛋、傻瓜、蠢货。

可对于善思考肯学习的学生他又是另一副模样,当时化学系有个学生选修了他的课。这个学生上了一阵他的课后,慧眼识珠的束星北发现他在物理方面有极高天赋。于是,只要得空他便亲自为这名学生辅导,后来他还强烈建议这名学生转读物理系。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术星北在上课

这名学生经过思考后,毅然在束星北的大力支持下转到了物理系。这个学生,正是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

束星北在浙大任教期间听说了原子弹的爆发,敏锐的他意识到,中国如果没有原子弹,便不能在世界上立足。于是,他和当时的几位教授一起开了一门课,把他在国外学到的核物理知识教给了当时的学生。

很多年后,这些学生中的很多都为中国原子弹爆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深入教学的同时,束星北从未停止物理研究,1945年春,他还领导研制成功中国首部雷达。也正是这个项目,让他获得了“中国雷达之父”的称号。

可这样一个奇才,却终因其性格和时代原因遭受了命运的戏弄。

人说,天才和疯子是一线之隔,这多是因为但凡是天才,其性格总不免与常人有异。

新中国成立不久,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收到污蔑欲自杀,恰巧被早早出门的束星北发现并救下了。在听到苏步青的遭际后,束星北悲愤不已,他安抚好苏步青后便雇了一辆车直奔当时浙江最高权力机构而去了。

没错,束星北是想要去为苏步青讨个说法。

一见到相关人员,束星北的暴脾气就直接爆发了,他对着人大骂:“你们知道苏步青是什么人吗?他是国际上都知名的大数学家,你们竟然敢这样对待他!”

在束星北的舍身帮助下,苏步青的事得到了妥善处理,后来的苏步青成了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国度上灿烂的数学明星"、"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若没有昔时的术星北,日后的苏步青便也不会有。

苏步青后来的人生走上了顺途,可束星北的人生却走向了相反的道途。

1952年,束星北老友王淦昌邀请他到中国科学院搞研究,可他却很不屑地说:中科院有些人属于政治学者,我看不惯。话音落后,他便选择了进入更自由的山东大学。

在这里,束星北还闹出过不少让人咋舌的“事件”,其中之一便是与当时国内物理学权威王竹溪的一次冲突。那天,在台下听讲座的束星北在听到这位权威讲解中有疏漏后竟径直走到台上抢了他的麦克风道:“我有必要打断一下,因为我认为王先生的报告错误百出,他没有搞懂热力学的本质。”

随即,束星北便在他写的公式上一边打×一边讲解,一讲就是40分钟,直把权威王竹溪弄得万分尴尬。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术星北故居

兴冲冲跑去做讲演被打脸的王竹溪后来跑去老师周培源处哭诉,校领导为此也找到束星北谈话,他却对领导说:“有些东西他没从根本上讲通,我自然看不下去。过去的大学都是这么做的。”一句话堵得领导没话说。

王竹溪以为束星北是针对自己,孰不知在束星北这里,无论是谁,只要他认为与科学不符,就会冲上前去,与人争论不休。

这样的束星北,即便有一身才学,他注定也是艰阻重重的。果然,这之后不久,一场特殊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间,中国科学院成了当时科学界唯一的避难所,而身处局外的束星北,却无处藏身。

因为束星北特立独行且宁折不弯的性子,1958年,他被定为“极右分子”和“历史反革命”份子,被停职反省。

即便到了这种时候,束星北的性子丝毫未改,被抄家时,他用毛笔在家里写下告示:

“请勿进门,公民住宅神圣不受侵犯——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70条。”

可这样的告示怎挡得住真正的牛鬼蛇神呢,束星北还是被抄家了,他和全家被赶到院子里时,他手里还举着一本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企图捍卫自己的权利。当然,这一切的结果都是无济于事。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术星北全家福

这位曾经站在世界物理学前沿的物理学家,从此迎来了一生的最坎坷运命。

遭难后,因为工资从每月840元降到了20元,束星北全家的生活落到了捉襟见肘的境况,他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了下顿。

被管制的三年里,年过半百的束星北每天要在青岛崂山附近承受高强度的劳改,在吃不饱境况下劳动的束星北经常晕倒。

有一次,因为实在饿得受不了,束星北看到农田里的地瓜时起了偷瓜的心思。当从未干过这种事的束星北被农民发现时,泥地里握着地瓜的束星北哭了。农民看到他蓬头垢面、泪流满面的样子已经完全猜不出他的真实身份了,农民只是奇怪,这个小偷看到他来了为何不跑只“呜呜”地哭。

这个农民永远不会知道,来他菜地里偷瓜、没有一点知识分子模样的人,竟会是曾与爱因斯坦等世界一流物理学家在一个实验室里工作的物理学家。

束星北也绝不会告诉他他是谁,在农民发现他逼问他时,他至始至终未发一言。后来,许是觉得这个“小偷”太可怜了,农民并未过多追究,可这件事,却就此成了束星北心里永远的伤疤。

相比这些,最让束星北难以接受的是,因为他的缘故,一家子都受到了牵连。妻子葛楚华是个大度的女人,可子女们却都开始怪他。自从儿子因为父亲关系失去好工作后,他便发誓不再与父亲往来。这样的结局,是术星北怎么也想不到的。

1960年,束星北被发配到青岛医学院接受进一步改造,这以后,他的主要工作是打扫厕所。

在被安排打扫侧扫这年,束星北的头发白了很多,他额头上的皱纹也和刀割一般深刻。他老了,背虽然还挺直,可腰却早已因常年的辛苦劳作有了损伤。好在,他的精神依旧没有倒下。

人,只要精神不倒,再苦再难的境遇便也会有新希望。

有一天当他拿着扫帚走进厕所时,他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他那些被发现已经全部联系不上的物理学老同事,很可能是去执行秘密任务了。而这秘密任务,束星北猜中了:核试验。

这项实验,是束星北最想参与的实验,这项实验也是将他毕生所学发挥出来的关键。意识到这一切的那一刻,抓着扫帚的束星北激动不已。

找了个地方坐定后,束星北告诉自己:无论如何得尽快回到自己的物理研究队伍中去,只有那样自己毕生学问才能为国所用。

那天,重新站起来的束星北眼里闪着光,他喃喃对自己说:“为了国家,这点苦算什么,妥协一点算什么。”束星北的妥协是:“想尽一切办法立功,让自己尽快回到本来的队伍里。”

的确啊,厕所人人可以扫,可物理研究,却有几人能做?为了尽快立功,束星北每天起得比谁都早,他在打扫厕所时开始用公式测算粪污的位置,不久,经他打扫的厕所成了最干净的典范。他自信地说:“没有人打扫的厕所会比我束星北打扫的还干净。”

为了让相关看到他的努力,他竟写了几万字的关于打扫厕所的论文,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论文,字字句句里都是学问。

在打扫厕所的同时,为了尽快回到队伍,束星北利用所学的一切科学知识和技能积极改造着。他修遍了当时全国都没有人会修理的进口设备:X光机、心电图仪、脑电图仪、超声波设备等;甚至连变压器、锅炉、水塔、汽车和食堂用的鼓风机以及邻居的收音机,也在他的修理范围之内。

后来,束星北还骄傲地说:“没有我束星北修不好的东西”。试问,物理天才怎会干不好修理?这对普通人或许难,可对天才而言,这可是牛刀杀鸡啊!

一切的一切,束星北都吞下去了,因为他心里的精神未倒下。

可不久,他的精神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打压——

1964年,年58岁的束星北依旧没有完成改造,可这一年,一个让中国亿万人振奋的实验已经完成了: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自此进入了拥有原子弹能力的国家行列。

在亿万中国人为这个消息欢腾的时候,束星北却在听到这个消息时蹲在青岛医学院的厕所角落里呜呜地痛苦起来。

那天,白发苍苍的束星北双手捂着脸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在他断断续续的哭声里,前来上厕所的人听到了他哭喊着:“本来应该有我的,本来应该有我的……”

对啊,不应该,应该!他不应该在打扫厕所,他应该在实验室里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做核试验!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左二为术星北

许久后,当束星北颤巍巍直起身子时,他望着眼前厕所的一切又一次蹲下身子嚎啕大哭。哭完后,束星北再次给自己加油打气:“我还不到60岁,脑子还清醒,知识也还在,还有时间和他们一起。”

多年后,束星北在提起这段过往时依旧满是悔恨,他说:“如果是我参与核试验,核爆发至少能提前三年!”

核爆发后,深感悔恨的束星北在改造的同时重新拿起了他以前未完成的研究。他利用打扫侧扫的间隙坚持写了数篇相对论的论文,可惜当时以他的政治身份,这些论文终究没有被允许发表。

但这些都不影响这位天才对物理的狂热,为了将来回到队伍里不至于落后,他利用一切机会拼命演算公式。

1971年1月的一天,在一场大雪后,他的女儿前来看他时竟发现被他清扫过的长长的雪地上,竟全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和演算符号。

他的女儿并不知道,这看起来疯狂的一切在他那里是最正常。相比雪地,束星北的“黑板”还有很多:学校操场,学校球场,只要有空地,就都将成为他的黑板。这大概便是术星北口中的:大地是黑板,扫帚是笔,苍天是学生罢!

这样的束星北,是无奈的,坚强的,也是极度孤独的。谁能懂此间的他,谁能懂他挥动扫帚时演算公式时的心情?无人能懂!

可这样的束星北也幸运地还拥有知己,此人正是他的好友、同事王淦昌。一次,束星北女儿去看望王淦昌。在一次聊天时,她忽然抱怨道:“若是父亲为人处事有淦昌叔的一半就好了。”

束星北女儿没想到,听到这话后,一向温和儒雅的王淦昌老人脸上竟出现了怒容,他厉声道:

“你父亲说的,是我们想说没说的,你父亲做的,是我们根本做不到的。他没有任何问题,他只是性格跟我们不一样,一身的傲骨!”

20世纪70年代,对于束星北而言,是极其关键的时间,70年代初,他的学生,即前文提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回国了。

周总理在亲自接待李政道时问他:“中国科学事业不够发达,能不能从国外请一些教授来中国?”李政道一听立马很狐疑地道:“为什么要从国外请?我的老师束星北,他的科学造诣不亚于国外的任何著名科学家。”

李政道还补充说:“束老师帮我建立了我对整体物理的了解、认真、和自信,使我受益一生;我的一生和他对我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最早接受的启蒙光源来自于束星北老师。”

李政道不知道,此时他的恩师、被誉为中国物理学第一人的束星北此前一直在青岛打扫厕所,这一扫就是无数日月。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李政道

因为李政道的关系,束星北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所改观,1974年9月,他被摘掉了反革命帽子,1979年,他被落实政策。

被落实政策的这年年底,航天部实验的一枚洲际导弹需要计算“弹头数据舱的接收和打捞最佳时期”,国家拨款100万元,可束星北分文未要,仅凭着实验室的一台计算机、一摞纸就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任务,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无数科学家的难题。

这一年,束星北已经73岁了,因为操劳等原因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太多,他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老人。可即便如此,他的大脑却丝毫没有退化,束星北甚至觉得此时自己的大脑和二三十岁时毫无差别。这样的束星北不是天才是什么?

1983年10月30日,束星北因病逝世。离世前,一辈子都在思量如何报国的他提出将遗体捐给青岛医学院,他希望他们能对他的大脑进行研究,以论证自己的大脑七八十仍未退化的原因。

然而,因为当时的青岛医学院正面临领导换届,束星北的遗体竟被遗忘了。等到他们想起来时,已是半年之后。此时,束星北的遗体已经腐烂,根本无法进行研究。

“中国第一才子”束星北:公认的诺贝尔奖种子,用公式扫十年厕所

不得已之下,青岛医学院让两名大学生将其掩埋,这两名学生为了省事草草将他葬在了学校篮球场旁边的双杠下面……

到此,这位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为科学敢于质疑、刚正不阿的科学家,终于与他为之奉献一生的祖国大地融为一体!

附:束星北的一生是让人唏嘘的一生,这样的一生不是任何言语能简单评价的,所以,我选择不评价。文的末尾,关于对他之一生的总结,我将引用《束星北档案》的作者刘海军的话:

“束星北身上最饱满的地方,恰恰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贫瘠的地方。所以,在这戏子当道,英雄无名的年代,我们有必要去缅怀束星北。缅怀他为追求真理,坚持信仰所作出的斗争;缅怀他和他的时代,所受过的苦难;缅怀他在黑暗的年代,发出的抗争与光……

我们不敢忘,更不能忘,因为,当世人忘掉这些事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些事还会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