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層相繼赴歐後,默克爾選出“同路人”

對德國總理默克爾而言,最近幾天或許尤為繁忙。繼不久前與中國高層會面後,在7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她又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對面”。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7月9日報道稱,在對美貿易衝突波濤洶湧的背景下,德國和中國更緊密靠攏。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柏林舉行的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中說:“我們走上嶄新道路。”來自政府圈內人士的消息顯示,兩國簽署了總額約200億歐元的雙邊協議。

有媒體觀察到,中德兩國在默克爾數週前訪華時就已宣佈將更緊密合作並拓寬合作領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還注意到,多年來,中德就一直在培養一種共生關係。德企是中國最大的歐洲投資方,中國則熱切地接受德企擅長製造的資本貨物——機器人、機床、工廠設備。

有輿論認為,在維護多邊主義及自由貿易方面,德國無疑已將中國視為“同路人”。事實上,中德攜手捍衛自由貿易在意料之中。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學者吳妍在接受參考消息網採訪時稱,中國始終主張支持全球化、維護多邊主義。在貿易方面,德國非常看重中國市場,尤其在當前特朗普政府揮舞“貿易大棒”的背景下,德國與中國的合作意願正在上升,雙方共識逐漸加深,存在較大合作空間。

她補充說,中德雙方的合作主要體現在維護多邊主義、自由貿易以及維護國際多邊機構的執行力領域。但在其他領域,德國對中國的“糾結”心態依然存在。

有輿論認為,對德國等歐洲國家而言,跨大西洋關係依然是其最為看重的關係。一方面,當前德國仍對美國心存幻想,並曾嘗試敦促歐盟與美國在雙邊領域簽訂有關鋼鋁關稅的協議;另一方面,作為汽車大國,德國對美國在貿易及安全領域的依賴頗深、短時間內難以改善,且無有效反制“底牌”。因此,中德在貿易上的接近不意味著“聯手抗美”,在很多領域,德國依然很難對美國真正“說不”,並會在安全等重要領域繼續尋求與美國合作。

不過,德國顯然已經愈發意識到來自美國的威脅正逐漸上升。

法國《費加羅報》就報道稱,在經濟方面,德國出口經濟增長直接受到特朗普發起的貿易和技術戰的威脅,美國總統明確地將德國及其貿易順差當成“靶子”。默克爾也表示,歐美已經陷入貿易衝突,並且可能升級為全面貿易戰。

吳妍表示,在德國看來,鑑於特朗普政府主張“美國優先”,其貿易政策的政治化傾向日趨明顯。德國預計,在11月中期選舉前,特朗普為贏得更多支持,其在貿易方面“極限施壓”的做法不會改變。

此外,德國《明鏡》週刊網站還注意到,特朗普已向德國發出有關北約軍費的“討債函”。特朗普在寫給默克爾的信中說:“正如我們在您4月來訪時所說,美國對個別聯盟夥伴不遵守約定感到越來越失望。”“如果德方的防務預算繼續不達標,將損害聯盟安全。”不僅如此,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還透露,美國將重新評估在德駐軍。

美聯社判斷,在此次北約峰會中,德美兩國領導人的互動將十分艱難。(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