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和趙武靈王的死給了我們什麼樣思考?

好運設計



關於思考的問題,首先要回顧一下他們的人生和死法。

從諡號回看人生

闢土服遠曰桓;克敬勤民曰桓; 闢土兼國曰桓;武定四方曰桓; 克亟成功曰桓;克敵服遠曰桓; 能成武志曰桓;壯以有力曰桓。--《逸周書·諡法解》

姜小白的“桓”雖然跟漢桓帝和蔡桓公二人一樣,卻是一個美諡,以表彰武功為主,生動總結了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的功勞,且在位四十六年,享盡尊榮,此生不虧。

他的死屬於典型的“法不責眾”,並非某個人刻意要他的命,而是被所有人遺忘,包括欽定的接班人公子昭。在靜靜等死的時候,曾經的忠臣孝子們正大打出手,最後的勝利者公子無虧替他收屍時,已經是蛆蟲滿地了。

既然不是一個人的錯,那就沒必要惡言相向了,這才有了這個相對中肯的諡號。

而趙主父顯然就沒這個待遇了,“武”顯然是個美諡,胡服騎射,北逐匈奴,戰國後期的趙國是唯一能夠與秦國一戰的軍事集團,他敢假扮使者孤身潛入咸陽試探秦昭襄王的老底,也曾計劃從背面親率騎兵隊伍偷襲秦國腹地,是一位英雄式的君王。

而“靈”則是不折不扣的惡諡,僅有的幾位獲得者都是難得一見的昏君,但這個諡號並非是篡位者的詆譭:都知道他被趙國上下拋棄而餓死沙丘,那誰知道他最後幹了什麼嗎?

按照趙雍的計劃,趙國將一分為二,代郡以北有長子公子章繼承,南邊趙國腹地交給幼子趙何,年富力強的自己則統領趙國兵馬,專心料理翦滅秦國之事。

但這樣一來,趙國將走向分裂,這在戰國之世顯然是自尋死路,對趙氏一族的不負責任,故而謀反者是趙國全體臣民,而非趙何一人,甚至連親弟弟、胡服騎射的堅定擁護者兼宰相肥義都站在了對面立場。

另一方面,滅秦談何容易?趙國倒是一口氣出現了三個話事人,不亂才怪。

所以,二位雄主的共同點在於都未能善始善終,造成此等局面的原因的確值得思考。


現實考慮:接班人問題須慎重

公子昭能力一般,的確所託非人,加之桓公沒有刻意扶持他的勢力,導致有易牙與豎貂作為援手的公子無虧順利反殺,後來借宋襄公之力才平定內亂,而齊國的霸主地位也至此淪落。

趙雍方面,公子章本是接班人,因寵愛吳娃而將幼子趙何立為儲君,後又覺得虧欠前者而決定將代地交給趙章。

話說趙章他與父親性格相近,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將,安排妥當的話,他本可以成為秦國公子虔或樗裡疾之類的國君臂膀,然而這麼一鬧之後,趙章跟著也沒了活路。

接班人問題沒處理好,可謂害人害己害國。

思想層面: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筆者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歷史上有很多沒打過敗仗的將軍,卻從無不犯錯誤的帝王,究其原因,一方面事務繁雜,千頭萬緒;另一方面則是掌控一切太容易驕傲了。

在英明神武的走完大半生之後,齊桓公和趙武靈王都因為最後的昏招導致前功盡棄,齊國丟了霸業,趙國失了大勢。而事實上,管仲將身後事早已交代清楚,而肥義也是屢次進諫而不被採納,所以真怪不得別人,只怪驕傲自大矇蔽了曾經睿智的雙眼。

結語:前車之覆,後車之鑑

這樣的故事後繼有人,南北朝時期南梁武帝蕭衍一個人兼任了王朝開國和亡國之君兩樁差事,想來也是一位虎頭蛇尾的典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察古知今,古今一也,察人觀己,人我同也,借鑑古人的失誤,當如何避免重蹈覆轍,才是他們留給後人必須深入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