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在武大校内公寓充电,却被告知“外国学生专属,中国学生不得入内”,你怎么看?

鲸鱼小姐Milk


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多数觉得武大有跪舔外国人的趋势,外国人用的住的都比本国人好,根据报道情况说说自己的不成熟看法。

以前在大学时也有外国留学生,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住宿楼和餐厅,住宿条件比本国人好太多,夜晚经常摩托车到处串,让很多人觉得享受特殊服务却没有高人一等的素质,传说很多也是纨绔子弟,没有心情学习就是来混学历的。武大不敢说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但是肯定有这样的人。

不同地域出生的人,日常生活中各种摩擦肯定也不会少,因为各种生活风俗的差异,语言不通也造成误会也不少。这次事件其实就是沟通问题和管理不当,留学生公寓如果管理严格,只让外国人进出,避免互相干扰,哪有进入充电的情况,相互之间天生的差异性只能保持各自相对独立空间,才能尽可能减少冲突。保安的言论以及相关的标语也容易让人误会,你只是想说明是外国人专用,语言词汇这么多,都没有一种婉转让人接受的吗?

考虑武大已经改正了,这件事也显示网络和信息传播的速度,任何吸引眼球的问题都很容易引起大众关注和吐槽,只希望媒体报道更加客观不能为了博眼球而报道,也希望所有人理性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不能盲目跟风。


孤独1749


这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人说了一句错误的话。

据武汉大学学生的调查,所谓充电桩只供留学生用的情况发生在武汉大学留学生宿舍楼,而不是整个武大校区。另外,据说以前这个地方试留学生和中国学生都可以用,但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有些留学生充不上电,于是向管理层进行了申诉。

其实,事情到这里都还算正常,但某些领导的做法就有点不正常了。

充电桩不够用,按照正常思维应该怎么办呢?没错,应该增加充电桩。

但某些领导似乎思路比较神奇,直接下规定说这片区域(注意这点)仅限留学生使用,这才是闹事的根源。

据武大学生的调查,其实这个规定执行并不严格,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还是都在用。问题就出在那个保安身上,他的一句“中国学生出去”,才把事件闹大了。

骂保安的人先停一下,他就是个打工的,领导有规定,他敢不执行?还要不要饭碗了?

其实,胡哥在上大学的时候了解过一些关于外国留学生的故事。

他们有奖学金,有的还免学费。比如,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的全额奖学金免学费,生活费每月补贴1500元,此外提供住宿费和保险费补贴。一些大学也提供自己的奖学金项目,比如浙江大学的外国留学生全额奖学金免学费、住宿、提供保险,并提供生活费博士生每月2000元,硕士生每月1700元。

他们有的对学习的确不怎么认真。比如胡哥上大学的时候,宿舍临近留学生宿舍,深夜开party也能经常见到。据国际交流学院的朋友讲,某些人的确是不上课不考试,对毕不毕业完全没兴趣,一天到晚都在干些什么只有鬼知道。

中国大学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要展现自己的国际化,展现实力。但展现实力最好的办法不是拿出研究成果吗?那最简单的办法呢?那就是引进留学生。用免学费和奖学金为诱饵,招一些留学生来,这样就“国际化”了。关键是欧美的一般还招不来,只能退而求其次招一些俄罗斯、乌克兰和非洲的……

说实话,有些人真的是因为钱才过来的,如果有更好的条件,人家可以转学的。留学生都走了,那说好的“国际化”呢?为了留住他们,于是……

其实,只要国内大学少一点浮夸,真的做到平等待人,好好搞学术,自然有留学生来,用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啊。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我们先不说该不该在公寓给电动车充电,看一下这个标语,看了实在很难令人接受

不过,自己专门从网上查询,看到官方回应,学校国际学生公寓管理中从来没有“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规定”和相关标语。

原来是非本院同学充电时被物业保安阻拦,并引发言语冲突。于是就有了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说法,不过这个保安也很令人气愤,对学生说是哪国人,中国学生出去,难道他不认识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吗?虽然说只是物业保安,但也是武大的一名员工,武大难辞其咎。

再来看看第五条,这可是白纸黑字,实实在在存在的。仅限国际学生使用

什么意思,就是说本国学生禁止使用。

当然,原因是这里的电费是从国际学生支出的,但是此种管理方法实不可取,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不满。这到底是武大,还是别国的什么大学。学生们看了会是什么感受。

不说了,就像武大所说的,这是服务的不足,这是一个误会。

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事。


乡村小二哥


其实武大这个事情,本来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一个学校内部为了方便管理的需要,出了一个稍微有点特殊的规定。这个规定也只是说,那片区域的充电处“只供国际学生使用,其他车辆勿入”,并无任何抬高留学生压低国人的意思,为何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呢?

根源在于当今内地高等教育的“内外有别”。

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中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内外有别”。具体地说,就是在入学、考试、补贴等多个方面,来内地大学留学的国际学生得到较多优待甚至厚待。以北大清华为例,能进入的我们自己的本科学子,大多都是万中选一、出类拔萃的,经过高考的过关斩将,才能走进燕园和清华园。至于研究生,那些保研的、直博的,几乎都是内地一流大学的优秀学子,在大学四年里付出了不少汗水、取得了不俗成绩,才能拿到保研保博的宝贵名额。至于通过考研途径的,不只是北大清华,相信任何一个通过考研进入内地名校读研的学子,往往“说起来都是泪”,都是付出了很多艰辛、很多汗水,承受了很多压力、很多折磨,甚至有时还要加一点运气,才能拿到录取资格的。

而反观我们名校的国际学生,前来中国大学入学,以北大清华为例,虽然也有一定要求,但门槛无疑比我们自己的学子低很多,而且在学习期间的考试、补贴等方面也有不少照顾。说一句难听一点的话,有时候,压根就不是人家来求学,而是咱们请人家来读书。这种“内外有别”就是武大这次一个简单的事情会“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不能去那片国际学生的区域充电而愤怒,而是凭什么不能“内外一致”?

而西方很多国家对于我们出去的留学生,不但不优待,还收我们几倍于他们自己学生的高价,把教育当生意做,专门赚所谓国际学生的钱,特别是赚中国留学生的钱。这是他们那个版本的“内外有别”。我们就算做不到他们那个版本的“内外有别”,只是也该做到“内外一致”吧?没有做到“内外一致”,正是这次武大充电事件引发很多关注和讨论乃至愤怒的根源。

至于为何“内外有别”,其实大家也都清楚,无非就是为了迅速提高大学的所谓国际化,而放低标准,降低门槛,对来内地大学就读的国际学生给予各种优待。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不自信的反映。

诚然,提高大学国际化水平,促进中国大学的多元化,增进交流,对于大学的发展是很有价值的。但如果放低门槛,招进来的往往不是国外的优秀学子,这样的引进,除了增加了所谓的国际学生的数量和比例,除了数据看起来好看,对于大学自身的发展,乃至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真的有益吗?而由此造成的“内外有别”的不平等,进而引发国人的愤怒,就真的值得吗?

武大充电事件是一个契机,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层、大学的管理层,是该有所反思的时候了。


燕园终身学习


是“跪的太久站不起来”还是管理失误被人无限放大?

看到这个问题,作为普通中国人的愤怒可以理解,我就是愤怒者之一。要说以前我们有过“崇洋媚外”的时代,但以现在我们的国力来讲,剔除媚骨、挺直脊梁似乎不是难事。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所大学校园里,确实令很多国人难以理解。而之所以能引起网络舆论和网民的集体吐槽,也从侧面说明这种现象不是个例。

▲客观地讲,单看这张提示的第五条“本充电处仅限国际学生使用,其他车辆勿入”并没有网络上“外国学生专属,中国学生不得入内”的歧视性和煽动性。如果他能把该条改为“本充电处仅限本学区或本宿舍楼学生使用,其他车辆勿入”是否就没有争议了?

我们先不往高处拔,冷静点看待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样的图片一经张贴出来,就引起了网友们的一致谴责?我想无外乎下面几点原因:

1,某些高校区别对待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其根源在媚骨还是脸面利益?有很多网友跟帖反映了自己校园内外国留学生的特权,甚至无视校规的一些行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留学生花费高额的费用却最终享受着和当地学生一样的待遇,而外国留学生在中国不但享受各种奖学金还能享受特殊的优待。正是这种现象的出现,让此种情绪不断积蓄,而这次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

2,武大管理理念出了问题。虽然我在上面也给出了第五条的另一种说法,但武大显然潜意识地区分了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这也是人们所诟病的地方。虽然之后武大管理层对此事做出了解释,但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种事情应该还会出现。

3,不排除是个别学生因为想要充电而受到了保安阻止,所以才把这个事情抛到了网上。如果没有“中国学生不得入内”这样的字眼,估计也不会传播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大。但这件事情归根结底还是硬件服务跟不上,简单的贴告示和提升硬件服务哪个更划算?

4,我们的爱国情绪容易受到某些事件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不够自信。倘若我们从内心深处不再对外国人特殊对待,学校也就没有必要花钱引进外国留学生,中国学生也就不会对这样的不公平待遇耿耿于怀了。

总得来说,这件事情更像是管理出了问题,没必要提升到一定高度。与其被别人调动情绪,不如埋头苦干,让我们真正的强大起来!

话说回来了,有闲钱多帮助下我们自己的学生多好,没必要为了面子让自己的学生感到不公平。


夜雨如书


武汉大学一所充电站“仅限国际学生使用”的告示,成为舆情热点话题。一名中国学生在武汉大学给电瓶车充电却被保安阻止。说"中国人不可入内",这怎不能使人大为恼火,在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校园,受这等歧视,真是气煞人也。

有许多人为武大辩解,说这是管理的需要。随便乱充电,会扰乱秩序,这话不假。但是请问为什么要写上"仅供国际学生使用″,容易惹起误会的字眼。为什么不换成"仅供本公寓的学生使用"。是不是写告示的人,潜意识里就认为外国人就高人一等。且以为别人也是如此认为。所以写上"仅供国际学生使用″就会让人仰视,就会让人退避三舍。简单的事闹成这样的轩然大波。

此类“崇洋媚外”的事件屡见不鲜。我想起在深圳过海关。香港居民,外国人从快速通道很快通过了。而中国人尤其是大陆居民排起长长的队伍,在烈日下暴晒,其中还有老人和小孩。老人和小孩又挤又晒,很容易中暑,为什么不开启老人小孩通道?为什么中外不一视同仁?

中国人呀!中国人,怎么说你好?我们的民族自尊心体现在哪里?这时候,我就想起了鲁迅.....

关注就是对险峰的莫大鼓励,有关必回



险峰论剑


此事听起来让人感觉不舒服,在中国的校园里,外国留学生就能享有各种特权,而我国的学生却不得入内。充电设备只允许外国人使用。“中国学生不得入内”这句话 在中国的国土说这句话,会让人联想到中国最落魄的时候外国在中国树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当然现在的中国日益强大已经不是过去那个任人欺凌的中国了。


每项公共设备都是用于服务的,有的是向指定对象提供,不是普遍享受的国外留学生在住宿等方面收费比较高,服务和条件当然也好一些。多一些专为方便外国人的服务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好的服务是要付出更金钱为代价,这是公平交易。但公寓保安人的的表述不够委婉,没有歧视中国籍学生的意思。


同时,由于生活的不习惯一样,语言沟通的障碍,对事物的观点的不同,留学生与中国籍学生是分开管理居住,有可能留学生有的设施中国籍学生没有,中国学生有的待遇留学生没有,这样便于管理与居住。


武汉大学的做法也许要改进。文字表述方面要委婉让人能接受。待遇方面也同等了,既然设施能为留学生服务也能为中国学生服务,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在校内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决胜网


这个事情主要让众人不满的点在于,在我们自家的高校里,自己的学生似乎受到了某种歧视。相反,却对外国留学生给予了特殊的优待。这些不公待遇,是这个事件被关注的焦点,也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

事件起因是,6月12日,微博大V实名认证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教授习五一”发布微博,一武大学生向其反映:“今天在我们自己学校的校内公寓给电动车充电,却被保安问道‘你是哪国人,中国学生出去。’仔细一看还有‘中国人不得入内’的规定。没想到,在我们自己国家,在我自己的母校,却因为不是外国人而被驱逐。”

6月14日,武大针对此事回应称:“‘中学生不得入内’的说法是学生与保安冲突时引发,国际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从来没有‘中学生不得入内的规定’和相关标识。院方对保安进行了批评教育。”

其实,是否有相关规定,只有武大人知道。保安只是个打工的,有些话他应该不敢随便乱说的。这件事反应出的,不仅仅是武大是否有对本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区别对待。而是,我们的多数高校是否都有优待外国留学生的现象。

大家都知道,中国学生去外国留学,基本都要花费比人家本国学生学费高出多倍的价格。而在待遇上,却没有什么特殊优待。

但是,在我国留学的外国学生,学费是多少,是否有特殊优惠待遇,只有各高校人自己清楚。

如今,我国已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了世界强国中的一员。作为中国人,必须挺直腰板,不再崇洋媚外,应该受到优待的是我们自家人,千万不能将事情做反了。否则,别人得了便宜,反而扭头会投来鄙视的目光。

国家的尊严,需要每一个国民来共同维护,要严厉谴责和摒弃一切有损国家尊严的行为!

在你的学校里,是你自己受的优待多呢?还是留学生受到的优待多呢?说说看。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送交流!】


龍族社


规定中国女学生不得入内我赞成,但是少了这个性别区分,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就是崇洋媚外的思想作祟,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膝盖还在弯着。

在经济领域,已经取消了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现在所有领域都应该做到内外一致,外国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一个国家最终要发展还是要靠自己的 国民,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民族自信。

即便是身为礼仪之邦,礼也要有个限度,过度的讨好并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相反会让人看不起,即便是为了国家形象,保护外国人的利益,至少也要有平等的尊严。

其实现在我们也已经不把外国人当做什么人种,在大街上见到都懒得多看一眼,学校大可不必如此紧张,认为不加以限制,可能很多中国学生都会去打扰这些外国留学生,这样的想法其实还是不自信。


大糖必下


事实真相:

武汉大学在留学生公寓下圈了一块地,规定那里的充电桩只让留学生的电动车充电,中国学生不能用,基于留学生交了充电费用,且不能注册使用别的充电桩,那么让国际生使用专属的充电桩,也是合理的。

总的来说,“本充电处仅限国际学生使用,其他车辆误入”,这个规定确实有,但是也是最近才有的。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最近电动车越来越多,国际学生反映说充电桩不够用,所以校方才规定留学生公寓下的充电桩,仅限留学生使用。

而且,这个规定执行起来也没有这么严格,中国学生有急事也是可以使用的。

所以总结出来就是之所以区分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留学生缴纳了充电费用,而且还不能注册使用别的充电桩,只能使用划定区域内的电桩。而爆料人自己过度解读了武汉大学的这个规定,模糊了概念,而且并没有交代出区别对待的原因,从而产生了误会。

武大的做法确实也有欠妥:

微博爆料出该事件后,武汉大学对这件事避而不谈,关闭微博评论、删评控评,而且筛选出的评论,言语之间还有讽刺之意



筛选出“少操心,你们考不上的”这种评论。

我个人认为武汉大学作为知名大学,在遇到此种情况时本应站出来澄清误会,解释清楚大家也都自然不会继续发酵这个话题,但是避而不谈,筛选评论的做法,确实有失大家风范。

看事情不要着急下定论,以免被误导

在该事件爆料之后,即刻大量的网友在武汉大学官微上留言评论,但是实际上经过事情的还原,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这情有可原。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人会利用不完整的事实进行曝光,引导大众舆论对对方进行抨击。

作为吃瓜群众,在看好戏的同时,应当保持克制,保持理性,至少等事实真相查清之后在做发言,不要着急去做评判,否则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牺牲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