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种植平菇,如何种才能实现高产?

新大风歌


平菇,还叫侧耳、糙皮侧耳、蚝菇等名字,是一种很常见,种植最广泛的食用菌品种。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元素和人体必须氨基酸,特别是所含平菇素,更有着公认的药用价值。是深受人们欢迎的大众型食药用菌。



平菇的种植,要获得高产,必须从源头做起,选好菌种品种和质量,培养料制作和处理达标、接种规范、养菌出菇管理到位、还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这些做到了,种植平菇才有高质高产的保障。

一,选好菌种品种和质量。

平菇的品种有温型之分,有新老之分,还存在着质量要求。

【1】选对温型。

按温型,平菇分为低温型品种、中温型品种、高温型品种,现在培育出了广温型品种。种植者要根据种植季节及种植设施、出菇场所的实际条件,选择对的温型,与种植实际情况,特别是所能达到的温度条件相适合,才能保证正常出菇、出好菇。

⑴高温型平菇:子实体分化最适宜温度为24~28℃。

⑵中温型平菇:子实体分化最适宜温度为20~24℃。

⑶低温型平菇:子实体分化最适宜温度:13~17℃。

⑷广温行平菇:子实体在5~35℃温度范围内能够分化形成,但品质,特别是口感,与其他菇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2】选好新老品种。

平菇的新老品种交替,是客观存在的,是趋势。新品种大多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但对种植环境和管理技术要求高。有些老品种,与新品种相比,虽产量不及,但对种植环境和管理要求较为粗放。这就要求种植者从自身种植环境和管理水准出发,对新老品种进行选择,要以适合自身为原则。

【3】把好质量关。

对于菌种,不管是自己制作,还是购买,种植使用时的菌种质量必须过关。要新鲜,要菌龄不超80天,要不携带杂菌、不携带虫卵。这样的菌种有活力,菌丝强壮,萌发快。所以使用前一定做好检测,把好质量关。


二,培养料制作和处理要达标。

培养料的制作和处理达标,就是培养料原料要达标、制作出的培养料要和乎标准、装袋要达标,灭菌要彻底。

【1】培养料原料达标。

就是培养料原料要符合标准,要新鲜、要无霉变、无腐烂。这样的原料营养流失少,不带杂菌、虫卵,或少带杂菌虫卵,即能保证营养含量,也能给原料灭菌减轻压力,避免杂菌和虫卵进入种植过程。

【2】制作的培养料符合标准。

就是制作的培养料要符合原料处理和分布度标准、营养标准、含水量标准、酸碱度标准。

⑴原料处理和分布度标准。

▪原料的处理标准,就是做好部分原料粉碎、预湿,如玉米芯、木屑粒度要符合培养料要求,玉米芯、棉籽壳要提前用水浸透。

▪原料的分布度标准,就是各种原料在整个培养料中分布要均匀,达到均匀要求的方法就是充分搅拌。

⑵营养标准。

营养标准,就是培养料中营养要充足、结构要合理,能保证平菇生长的营养需要。这些以培养料的碳氮比来具体提现,也不是培养料的碳氮比要保持在33~35:1

⑶含水量标准。

就是培养料含水量要保持在60~65%之间,能满足平菇生长对水份的要求,也能对其他养分的运输舒畅及时,保证平菇生长的营养供应。

⑷酸碱度标准。

平菇正常生长要求培养料的PH值是5.5~7,这样的偏酸环境,是平菇喜欢的环境,利于其菌丝体生长,也利于子实体分化,更利于子实体生长。

【3】装袋要达标。

装袋达标,就是使用的塑料专用袋要标准,利于机械装袋(一般使用22×40×0.005cm或24×50×0.005cm折角袋)。也是装袋时培养料份量要足、紧实度适宜,袋不能有微孔,也不能有破损,袋口要扎紧。利于搬移、利于灭菌,蒸汽不能进入袋内,不影响灭菌效果。



【4】灭菌要彻底。

就是灭菌效果好,能彻底杀灭培养料中或料袋上携带的杂菌和虫卵。要达到灭菌彻底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⑴料袋在灭菌仓中摆放要合理,整齐又疏密合理,袋与袋之间距离妥当,不妨碍灭菌蒸汽运行,灭菌位置全面,灭菌效果好。

⑵灭菌仓内冷气排放的干净,没形成冷死团,灭菌蒸汽受不到冷死团的阻滞,蒸汽运行均匀,灭菌效果极佳。

⑶保证了灭菌温度和时长,常压灭菌达到了100℃,保持12小时以上,灭菌过程中出现温度波动,进行了重新计时。高压灭菌达到了121℃、压力0.105Mpa,保持120分钟。

⑷常压灭菌进行了焖锅操作,焖锅时长达到了10小时以上。

三,接种规范。

就是接种过程中,不论接种箱接种,还是接种室接种,都严格执行了接种操作规程,保证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1】接种时,培养料温度降到了28℃以下,没有发生烧菌现象。

【2】接种前,接种箱(室),灭菌规范,做到了到了接种箱用百菌清、绿霉净溶液擦拭全面,并结合必洁仕或菇虫净气雾剂进行了熏蒸。接种室采用了必洁仕或菇虫净气雾剂熏蒸,并且进行了紫外线照射。双重办法消毒灭菌处理,保证了灭菌彻底。

【3】菌种带入接种箱(室)前后都进行了75%酒精对试管外壁和试管口与棉塞接触处的擦拭。

【4】接种箱接种时采用了酒精灯火焰保护下,接种室接种时,全程开启了接种保护器。

【5】接种箱(室)接种所使用的工具进行了灭菌处理。接种室人员着装也进行了灭菌处理。

【6】接种室灭菌同时,对更衣室、缓冲间也进行了同样灭菌。

【7】接种人员管理的好,出入均经过缓冲间,并进行了手部消毒灭菌处理。避免了走动频繁,避免了扬尘感染。

【8】接种完毕,立即扎紧了菌袋口,避免了菌种中长时间空间暴露。



四,养菌出菇管理到位。

▪菌袋进入前,对养菌出菇场所进行的灭菌杀虫处理,采用了灭菌杀虫药剂喷洒和硫磺熏蒸相结合的办法,保证了灭菌效果。

▪养菌出菇期间的管理,就是温度、空间相对湿度、光照和空间氧气含量的管理,管理到位,就是调控的好、调节的及时。

【1】养菌期。

⑴温度:保持在22~25℃之间,这是菌丝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

⑵湿度:保持在70%左右,即不利于培养料中水分蒸发,还利于杂菌活力,减少杂菌侵染。

⑶光照:保证了菌丝体最适宜黑暗中生长的空间环境。

⑷空间氧气含量:通风强度和时长调控合理,保持菌丝体呼吸需要的氧气消耗,又使空间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含量,促进菌丝体生长的健康粗壮,生长速度快、活力强。

【2】出菇期。

⑴温度。

▪初期,低温品种,温度保持在10~20℃之间,中温品种温度保持在15~25℃之间,高温品种温度保持在18~28℃之间。进行昼夜温度差别控制,温差在8~10℃左右,。利用温差变化刺激菌丝体,促进原基形成和现蕾,加快子实体分化速度。

▪大部分菌袋现蕾后,低温品种温度保持在13~17℃之间。中温品种温度保持在20~24℃之间。高温品种温度保持在24~28℃之间。这是子实体最适宜生长温度。

⑵湿度。

空间相对湿度保持85~95%之间。过高容易造成菌盖变色腐烂,过低子实体生长缓慢。

⑶光照。

保持固定光源的散射光照射。

⑷空间氧气含量。

保持空间通风良好,有充足的氧气含量,保证子实体呼吸对氧气消耗的供应。


五,做好病虫害防治。

危害平菇的病害主要是木霉、青霉、链孢霉、曲霉等的侵染。虫害主要是菇蚊、菇蝇、线虫、螨类、跳虫、鼻涕虫的为害。病虫害的防治,重在防,辅于治。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环境清洁,降低杂菌、害虫存在基数。

【2】门窗和与外界通道安装好防虫网和空气过滤装置,防治害虫飞入和杂菌飘进。

【3】场所内部和外部定期喷洒灭菌杀虫药剂,场所内以空间地面墙壁喷洒为主,不要直喷菌袋和菇体,避免药害和影响食品安全。

【4】控制好场所温、湿度和通风,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高温高湿环境。

【5】注意观察,一旦发现染菌菌袋,立即封闭移出场所。

【6】对染菌较轻菌袋,杀菌药剂处理感染部位后,集中管理菌袋继续出菇。对感染严重菌袋,立即淘汰,远离场所深埋或焚烧。


平菇的种植,经历的步骤很多,操作比较繁琐,这也是食用菌种植的共性和特点。这就要求种植者要树立责任心,要有耐心,做到细心,谨慎的做好每一步,把握住每一个细节,并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这样才能保证给平菇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实现高产优质,才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初始农人


平菇是大家最常见的真菌类蔬菜,也是非常喜欢吃的,很普遍,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所住宿的那个村子里面,有很多的温室,他们绝大部分是种植平菇的,于是我也对平菇种植有了一些了解。

我上小学时,我们村子第一波种植蔬菜大棚便就是平菇,我记得很清楚,平菇是在用塑料纸包的锯末里面长出来的,直径有30公分左右,长度有半米,里面就会有平菇生长出来,我们村子管平菇叫做“蘑菇”,大家都知道,其实蘑菇的品种好多的。

那么关于平菇怎样种植才能高产,我听那时候一个亲戚种植平菇的时候说起过一些。

1、 最关键的还是要选好种子,在这里当然是平菇的菌种了,在每一个环节必须要做好其消毒处理,不然是生长不出来的。

2、 平菇的生长对于温室里面的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要配合好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通这4个方面,拒绝高温现象的出来,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温度以及湿度的合适。

3、 菌床:一般是由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粉碎后构成,这很明显是最好的有机肥料,当然里面还有和一些尿素、多菌灵、草木灰等,在我们那边主要还是以尿素和草木灰为主,这样的菌床比较容易高产,生长出来的平菇品相好。

总之平菇种植高产是一个循序渐进又是一个从头至尾需要长期管理的过程,从菌床的配料、发酵、拌土、到后面的播种出菌之后的管理到最后出平菇的管理这些步骤一个也不能少。


宁宁说的话


在农村种植平菇,如何才实现高产?

平菇朵大肉厚,菇味浓浓,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也是各地普遍栽培的品种。在农村种植平菇,如何实现高产,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方法。

平菇目前使用的栽培品种有高温型,低温型品种,最近推广的广温型品种比较受栽培者青睐,出菇温度2~32度,菇体的颜色多为灰白色,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浅。俗话说得好:有钱买种、没钱买苗。食用菌的菌种虽然是无性繁殖,但菌种的抗杂性,抗逆性,高产性,是和植物的种子性质是一样要求的。这就说明了平菇栽培的关键,是选用优质的菌种。



目前平菇栽培的方式有袋栽,箱栽,大田地栽和床栽。最普遍推广是袋栽,采用22×40厘米或24×50厘米袋子,采用熟料栽培,两头接种,巧妙实施通氧栽培的方法,熟料能杀死培养料中的杂菌和虫卵,通氧栽培是确保平菇菌丝快速的粗壮生长,为高产打下基础,是栽培成功的重要一环。

平菇在发菌阶段保持温度在20~25之间,发菌的原则宁低勿高,菌丝温度高发菌虽快,但菌丝纤长,产菇量低;菌丝在低温下生长虽慢,但菌丝发菌粗状,出菇朵大肉肥,产量高。在接种后要随时观察菌袋的温度,如果遇上25度以上温度,要及时散袋降温,以防高温烧菌,而造成栽培失败,这是我们栽培者血的教训呀!
平菇出菇以后,还要做好最后一环节,就是防止平菇黄褐病的发生,黄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原体,它一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发生,发病初期在平菇幼小菇雷菇盖变黄而死亡,大菇染者,黄褐色斑迅速蔓延,很快感染整朵菇,是很难防治的,容易造成绝收,所以栽培上都采取熟料栽培,预防为主。

平菇栽培除了选用优质菌种和高产的栽培方式以外,还要根据当地廉价资源,搭配科学合理的原料配方,也是降低成本,争取取得高效的成功举措,根据我们的试验筛选和实际的栽培经验,棉籽皮产量最高,其次是棉籽皮和玉米芯的混合物,玉米芯,花生壳,阔叶锯末等都可以栽培,但产量不够理想,目前棉籽皮价格比较低,是采用棉籽皮栽培食用菌的最好时期。
最后,在一次提示,平菇品种有黑色~黑褐色~灰白色~白色~洁白色之分,黑色品种抗逆性比较强,抗病性强,菇体圆整,韧性强,不易破碎,产量高,是秋冬春季节栽培的最佳选择品种。因此栽培成功与否,选用大面积推广的当家品种尤为重要。

本文是作者根据栽培研究原创,禁止在本文基础上盲目编写扩繁,造成栽培者误解及损失自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