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保障篇:物资有保障 战疫有力量

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走上风口浪尖。挑战和考验接踵而至。医务人员在前线与病毒作斗争,同时发起了一场反对时间的物质支持运动。

为了阻止这种流行病,材料应该起带头作用。充足的物资保障是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关键。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商务、卫生、金融、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了解到,为打赢防疫攻坚战,各部门要多措并举,多措并举供应医用防护服、口罩、消毒剂水、温度计、药品等医用材料,用一只手将“米袋子”装满“菜篮子”,以确保市场稳定固定。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收储口罩350多万个,发放口罩250万个,收储防护服4万多件,发放近2万套,收储消毒剂水2万多公斤,发放1.8万公斤。3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53家大型超市、221家农产品交易市场全部开业。


物资保障篇:物资有保障 战疫有力量

防疫期间,全市商品充足。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摄


  保障重点

战时呼吸器、手套、防护服、消毒剂水的贮存

疫情来袭时,口罩、消毒剂等物品供不应求。温度计和防护服急需

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责任。在惠州市防疫指挥部的直接指导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成立了物资保障组,包括物资采购组、物资生产组和收储配组,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工作。

“我们派出了20多支主力部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我们集中办公咨询,加班打仗,高速运转,采购防控物资。”。面对严峻形势,物资采购队伍克服重重困难,想方设法,想方设法,多方渠道,协调各种资源,全力筹集应急防控物资。

“很紧急。如果你有货,请留下来。”

“好的,我们马上派车去提货……”

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楼的走廊里,不时可以听到工作人员与防疫物资供应商的对话。在办公室里,手机、座机铃声和声音混合在一起。工作人员拿着电话,打开手机,边听边记。一个多月来,物资采购队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打开工作日志,一行采购联系人记录见证了他们的辛勤工作,一份新的采购清单让他们充满了活力和投入。采购清单中所列材料涉及浙江、江西、上海等十多个省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多个国家。”物资采购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只有把物资安全运到惠州,我心里的石头才能掉到地上。”。

记者了解到,本市还积极开展社会捐赠,推动当地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加快复工。据统计,截至目前,物资保障组已收集、储存口罩350多万个,防护服4万多套,医用手套近30万副,消毒剂水2万多公斤,发放口罩250多万个,防护服近2万套,消毒水近20万副医用手套和18000公斤消毒水,确保一线防疫人员无忧。

为缓解防疫物资短缺,促进应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恢复生产、扩大生产是重要环节。物资保障组协调各方力量,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资金、原材料、机械、物流等方面的问题。物资保障组多次深入我市一般口罩生产企业,按照“成熟一个,转型一个”的思路,动员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转为医用口罩。市领导多次带队到企业现场,企业整改达标后立即启动应急审批程序。其中,惠州洁白净化有限公司在4天内取得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记录,惠州实现了医用口罩的白手起家生产。

在药品供应方面,我市多家知名药企能有效保障感冒、咳嗽、消炎、抗菌等药品的供应,成为我市防疫工作的显著优势。据悉,罗浮山国药、新丰药业、九辉药业作为防疫物资重点保障企业,早在大年初二就组织员工返乡工作,有效保障了感冒灵、感冒清、番茄酱、复方鱼腥草片的供应,板蓝根颗粒、莲花清温胶囊等药品销往全市乃至全省。记者走访本市各大药店了解到,截至目前,除需摇号、预约购买的口罩外,各类药品、消毒剂水、酒精等日常防疫用品基本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家视程远程办公监管系统WAH(Work At Home)整体解决您的关注,助力各中小企业实现:精细的KPI管理,严格的工作纪律,全面实时的办公监管。公司只需设定任务和计划,监管、统计WAH一体助您解决:

1. 设定清晰的目标和工作量,明确OKR/KPI。

2. 制定严格的考勤和办公制度,在家工作一样守时和高效。

3. 细化人员的分组和管理,A TO B沟通更直接,找人方便更直接。

4. 工作日程的编辑和提醒,会议安排轻松下发,定期会议预先标注再不会迟到。

5. 办公监管,人工智能技术对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自动进行工作状态的监控。人员是否在岗,是否在工作。只进行智能分析,没有原始图片的保存,保护员工的隐私。

我们将向全国各企业提供免费的软件,支援武汉,支持返工,助力国家和企业渡过难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