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2019年動畫片《愛,死亡與機器人》3月15日一上線便迅速拿下豆瓣9.4分的暴風好評,這部由Netflix 出品的系列短片由18 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 6 至 17 分鐘,由於製作班底過於強大,籌備期已備受期待。除了《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和《死侍》導演蒂姆·米勒(Tim Miller)擔任監製,而且找來世界各地的動畫團隊參與制作,畫風多變,視覺效果相當刺激,從另一個角度,我們可以從《愛,死亡和機器人》的爆紅背後,看到一場由CG技術引領的動畫產業革命。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首先,放一波圖,再強調一遍,這是一部動畫!打破了真人表演的可行性限制,無論是畫面、風格、表現手法,動畫呈現出了一片更廣闊、更多可能的世界。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第一集「桑尼的優勢」由全球業界最知名CG動畫公司Blur Studio製作。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Three Robots (三個機器人)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證人 The Witness》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Beyond the Aquila Rift (裂縫之外)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 香港街景完美復刻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場景逼真到分不清是動畫還是現實

該劇兩位監製之一蒂姆·米勒在接受西南偏南大會(SXWX)採訪時,幫我們還原了整個項目的製作過程:兩位監製先選定 18 個故事劇本,再根據建議時長、動畫風格和預算找到合適的製作團隊,前後共花了兩年半時間。這過程中,Netflix 對內容創作沒有任何干預,《愛,死亡和機器人》於是就成了一塊自由的畫布。

在這樣的土壤裡生長,最終《愛,死亡和機器人》幾乎嘗試融合了所有類型的動畫風格,尤其是其對於C3G技術的應用,使主角的毛孔都極其逼真。“動畫”這一脫胎於電影但不僅限於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拓展“創作邊界”上一直擔任著特殊角色,而《愛,死亡和機器人》就是充分踐行了這一精神的作品。

放張圖大家感受下,下面這張大兵肖像,說是真人拍的也會信吧……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秘密戰爭 The Secret War》,講述蘇聯紅軍打異形怪物

瞭解CG技術的同學一定可以看到,出租車上的座位的線條和脫衣舞女主的鞋子都是有明顯的畫筆勾勒痕跡的。不過雖然如此,大家還是會被全片精湛的畫工震撼到。這一集的導演David Pate也是《蜘蛛俠:平行宇宙》的導演,因此這兩部作品的繪製風格非常相近。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證人 The Witness》

最後再放張動圖,一起感受下CG技術所帶來的視覺衝擊!

隨著外部影片的引入,觀眾的審美趣味在逐漸發生轉變,區別於過去對IP、流量的追捧,好點子+CG的組合將開拓出更廣闊的市場,《流浪地球》的成功已經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

《愛,死亡與機器人》爆紅背後,是CG技術對動畫產業的革命

▲Beyond the Aquila Rift (裂縫之外)

CG動畫技術的發展,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這可能預示著一個新的時代。

想要獲得更多CG前沿資訊,歡迎關注我們,持續更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