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紅色記憶 保衛“渤海走廊”之昌北軍工廠

抗日戰爭時期,在濰坊昌邑市北部有一處我軍的槍彈修造廠(又稱“昌北軍工廠”)。此處槍彈修造廠,為當地抗日武裝力量保衛“渤海走廊”保障了彈藥供給,做出了重要貢獻。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中槍彈修造廠的微縮景觀

1943年,昌邑縣黨政軍民經過英勇鬥爭,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國際、國內反侵略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的形勢下,昌北抗日局勢進入嶄新階段。隨著抗日武裝力量的不斷壯大,以及頻繁的戰鬥消耗和隊伍擴編的需求,僅僅依靠對敵繳獲和上級調撥的槍支彈藥已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據原昌邑獨立營政委宮愚公回憶,當時縣獨立營武器裝備很差,尤其缺乏彈藥,每個戰士平均兩枚手榴彈,每支槍僅有15發子彈,其中半數是自造的(從濰縣買來廢電影片剪成末子做成火藥,裝進拾來的子彈殼,買來響磺做底炮發火,用銅錢鑄成彈頭),射程不足百米。全營上下僅有3挺輕機槍好用,每挺輕機槍約有子彈二三百發。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原昌邑縣獨立營政委宮愚公革命回憶錄

鑑於這種情況,昌邑縣委決定自力更生辦軍工廠,修理武器,製造彈藥。1943年6月,經清東軍區批准,決定在七區新宅子村(今柳疃鎮北新興村)成立槍彈修造廠,歸屬縣武委會直接領導,由白塔村(今屬龍池鎮)陳方長擔任廠長,聘請當地能工巧匠翟元華等指導實踐,從戰士中挑選了10餘名心靈手巧的同志參與其中。與此同時,還發動軍民收集廢彈殼、銅錢等作為制彈原材料。由於當時設備簡陋,條件很差,依靠五人拉著大風箱化鐵來製造手榴彈,生產效率不高。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中槍彈修造廠的微縮景觀

隨著實際需要,槍彈修造廠的工人由剛開始的10餘人發展到了70餘人,時任昌邑縣縣長兼縣獨立營營長何鳳池年過花甲的母親、縣獨立營副營長羅平的父親也都參與其中,這讓廣大軍民感動不已。大家眾志成城,幹勁十足。此後,清東軍分區為槍彈修造廠調撥了一臺化鐵爐和三套地雷、手榴彈模具及部分維修工具作為生產設備,加之通過工人們不斷地鑽研和派人到上級軍工廠培訓以及軍分區派技師進行指導等方式,槍彈修造廠強化了生產設備,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能力,逐漸可以造手榴彈、造地雷,改制步槍子彈和“八五”炮彈等,不僅滿足了縣獨立營、武工隊、各區中隊和基層民兵的武裝需求,還能夠上交一部分給軍分區,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隊。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宮愚公與羅萍、李良臣合影

當時,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一座軍工廠,建在濰河旁。陳舊鍊鐵爐,超齡破鐵床。初建十餘人,應急忙開張。先造手榴彈,接著就修槍。土法上馬快,修械鑄彈忙。昌北根據地,有了小漢陽。有了小漢陽,部隊裝備強。戰士齊稱讚,敵偽心發慌。”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中槍彈修造廠的微縮景觀

抗日戰爭勝利前夕,經軍區決定,昌邑縣槍彈修造廠由原址撤走,與渤海軍區第二修造廠合併,這個僅存了一年多時間的“昌北軍工廠”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