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司机逃逸,现在他想私了,车损4000左右,自己要求赔偿3万算勒索吗?

純真581


怎么会答应你3万呢,你报警也就是别人全责,警察来了也不会支持你3万,再说别人也不会承认是故意逃逸


怒放的生命141670339


这种情况有正当的权利基础,超出实际损失索赔也并不够成敲诈勒索罪。

如题所述,你在开车过程中被其他车辆撞上,造成车辆损失4000元左右。但是,肇事司机逃逸了,后来他又主动找你请求私了,你直接要求他赔偿3万。也就是说,你的索赔金额远远超出了实际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超出实际损失进行天价索赔的真实案件不胜枚举,这在以前很有可能被定性为敲诈勒索,比如著名的“结石宝宝”郭利案。毕竟,受害人对超过实际损失的索赔部分,确实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再加上当时的司法机关具有“机械司法”的思维惯性,即机械套用法律条文定罪量刑。

但在现在,这一情况被诸多案件的改判无罪而拨乱反正了,比如上文提到的“结石宝宝”郭利案。郭利最终被改判无罪,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司法机关认为,超出实际损失进行索赔,也不构成敲诈勒索罪。原因在于,即使受害者超出实际损失进行索赔,但他们毕竟有正当的权利基础,基于正当的权利基础而有“违法阻却事由”,因此不够成犯罪。


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更加合理的。因为受害者基于自身的实际损失,想提出多大的索赔金额其实是他们的权利自由,怎么能动辄以犯罪来随便干涉呢?如果认为其索赔依据不合理,直接判决不予支持就行了。难道以后的民事诉讼,只要法院没有判决支持原告的全部诉求,原告就构成敲诈勒索罪吗?这岂不是荒唐至极!

综上所述,你超出实际损失索赔3万,并不够成敲诈勒索罪。


冰焰


兄弟,劝你善良,不要以为肇事逃逸方就很怕了,看你也是个懂道理的,你可以要求他赔偿3万,无外乎就是因为他是逃逸方。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无外乎就是终身不能再取得驾照这一条比较严重,其它都还好。但是你要求别人赔你3万,是个富豪也就算了不差钱,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我建议赔个1万多差不多得了,毕竟3万不是小数目。而且如果你的赔偿理由不够充分,也有可能被认为是敲诈勒索,并不是一点可能没有的,因为你的手段中有要挟的意图。



所以兄弟见好就收才是正途,既得了便宜又卖了乖,这样才是最好的做法,

更多汽车咨询,欢迎关注我,69老师傅为你排忧解难。


69老师傅


先回答问题吧:你的这种行为即使不算敲诈,也是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首先,你要做的是,如果对方肇事逃逸,你要马上报警,对方已经是严重违犯交法的行为,他这种行为应当受到法律惩处!

第二,你的赔偿,如果肇事方已经归案,按实际的损失额,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最高限额由肇事方赔付,即使肇事方没有归案,也可先由保险公司赔付,最后由保险公司追赔(法律上有相关规定,具体可咨询法律专业人士),但,如何赔付你和赔付多少和肇事方受到法律追究是两回事!对方想私了的目的是想通过多花点钱来逃避法律的追究,而你却坐地起价!

所以,最后,奉劝打消狮子大开口的想法!这其实,就是变相敲诈行为!

另外,还要看具体行为,如果在肇事方没有归案而你又找到肇事方,对肇事方以不报案为条件要求超出实际损失额数额较多的赔偿时,可定性为敲诈!

正确的处理应是:报案,如肇事者归案,根据交警部门的处理意见,提出赔偿,如肇事方不同意,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定赔偿数额!


我非我非非我非非非我


如果题主问的是算不算敲诈勒索罪,当然是不算的。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你出于合法权益而提出的赔偿,是不会被纳入敲诈勒索罪的范围内的。



如果题主问的是普遍认知的勒索。我觉得题主可以自己衡量下。所谓私了,在法律概念里面就是和解,何谓和解,就为了解决纠纷,而双方协商,各自让步,确定都能解决的方案。能让当事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能解决纠纷,如题主,车损4000,在无其他损失或者损害的情况下,要求赔偿3万,是不是勒索,题主心里也应该是有衡量的标准的吧,要不也不会问这个问题了吧。


个人觉得,遇到这种事情,虽然你是占理的一方,也是应该以解决纠纷,弥补损失,合理赔偿的角度出发去提出条件。过高的赔偿要求,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如果抱有那种我占理,我就要把利益最大化的心里去要求赔偿,如果因为过高的赔偿,对方无法支付,或者激怒对方,对方拒绝赔付,题主又真的会愿意为4000块钱走诉讼程序么?


进阶中的法律民工


车损事故肇事逃逸、定损4000要求3万赔偿,真是棋逢对手也没谁了。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有多个等级,这起事故严格的说很有可能是不构成犯罪的,肇事事故不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以下三点条件:

1、行为人具有作为义务

2、能够履行但没有履行

3、不作为的不履行与危害结果的发生具备因果关系

案例中的行为人至少做到了第一点的作为义务,主观上已经要求提供赔所以很有可能不会构成犯罪只是行政处罚,至于逃逸的认定标准问题描述中并不清晰,所以也无法严格准确的说是否属于逃逸;其次相关条例规定中说明造成公司财产损伤在六十万元以上属于恶劣情节,4K的车损也远不到型责的等级。

除非肇事人存在酒驾或者其他行为否则至多是行政处罚,如果“逃逸”后车辆没有离开现场、或因特殊情况在第一时间离开、再或者是没有发现车损,对于不同等级和类型的车辆事故确实有可能出现,所以“逃逸”的定性也是有很大弹性的,尤其是配合了赔偿。

  • 不过一旦认定为逃逸,不论是否有严重后果按照【交法】101第2款规定,将吊销驾照并终身禁驾。

对于肇事人而言这是唯一价值2.6万的考量,不过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件事既然已经公之于众解决的方案可能也由不得你;如果事件满足逃逸规定肇事人活该终身禁驾,不过终身禁驾之后仍可以走法律途径起诉你敲诈勒索罪,【刑法】27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司财物的行为适用于这起案例:

  • 数额较大指2000~5000元

  • 数额巨大以3~10万元计算

较大的标准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自己斟酌吧。


肇事应该得到相应的处罚,如不构成肇事逃逸处理也会人性化一些;不过对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与要求赔偿的标准已经是两件事了,真奇葩。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交通交规解说 @人民交通杂志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感兴趣的话具体可以和这几个大V聊一聊。


天和Auto


只要是有损失的,私了都不算勒索。勒索以对方的把柄作为要挟。而且对方完全可以拒绝。走公。比如酒驾,你开价高,也不算勒索。事故的损失本来就是很难评估的。一些隐形损失,都是不计算在里面的。比如车辆贬值,精神损失费。如果说把这一部分也算在里面,那价格会高出很多很多。比如对方酒驾,要求私了。你的车被撞得很厉害,要求对方给你买辆新车的钱,旧车给对方。算敲诈么?对方受伤,由于私了,具体时间,工资都不清楚,要求1个月工资,加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算敲诈么?正规公了都要有书面材料,不是随口说的。而私了本来就是民间的一种协议。就像你花100万,买我一包辣条,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是平等的。所以出了事故,尽量走公。



张更上


解释一下,逃逸一般分事故和肇事两种,前面一种是撞了车或者啥,但是人没事你跑了,罚款2000扣12分。后一种是你撞了人了,人重伤你还跑了,这个要判刑的。


kknniigg


这要看具体情况了。如果你天天上门要钱,不给就赖着不走,妨碍人家正常的生活,那就是勒索。如果你是上法院请求民事赔偿,那不要说三万,就是三个亿、三百个亿,也不能算是勒索。至于法院是否支持你的诉求,就要看看你运气啦。


辣鸡狗狗


肇事逃逸这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是私下双方可以解决的问题,也不是赔钱多少的问题,应该在出事当天立即和警察联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且这种性质的犯罪极其恶劣,也是非常不道德的,如果对方身体受伤,因为对方逃脱而失去生命,这是决对不允许的,为了防止这种违反交通规则的犯罪行为,也为了保护他人必须依法最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