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的清朝軍隊,為何放棄了金屬鎧甲,使用了看似非常簡陋的棉甲?

繁華萬里


要論鎧甲的防禦力,肯定是金屬鎧甲最佳,像中世紀的歐洲騎士都是身披重鎧,穿在身上刀槍不入 尋常武器基本很難對它造成傷害。

但是這東西缺點也很明顯,比如負重大、造價高、生產週期長等等。這也是為何後期清軍放棄了金屬鎧甲的原因。

鎧甲這東西並不能說越堅固越好,還要視情況而定。

當年努爾哈赤起兵抗明的時候,就只有十三副鎧甲,後來隨著八旗子弟兵的不斷壯大,傳統的金屬鎧甲已經不再適合他們,他們便又借鑑了明軍的棉甲。

首先這東西造價低廉,相比鎧甲的大金屬貼片製作棉甲實在是太過輕鬆,只需要把棉花打溼之後反覆打壓成薄片,然後把棉片縫在棉布上即可。

相比於金屬鎧甲的千錘百煉,棉甲在生產工序和造價上都比金屬鎧甲更加適合大規模武裝。 雖然金屬鎧甲防禦性能不錯,可是也並不是沒有缺點,鐵片之間的間隙就是最好的攻破點。只要將武器刺入其中便可破防,這種幾率還是偏小的,當然了清朝後期都是使用火藥的,這類槍械都為散彈類槍械,雖然射程不遠穿透力不強但是勝在殺傷範圍大。

而傳統金屬鎧甲鱗片間的間隙無疑是最好的破防點。而棉甲就能很好的避免這點,別看它是棉甲但也不是完全由棉花打造的,分為內外兩層,在棉甲的最內層還嵌有一層鐵片使的棉甲足以抵擋低端火器的傷害。

還有一個原因是早期同明朝軍隊進行交鋒中,發現鳥槍的彈丸在遠距離射擊是無法穿透層疊起來的棉花纖維的。

另外,滿族興起於東北。他們的早期活動範圍都在東北地區,到了冬天之後這裡的氣候特別寒冷。這個時候穿戴金屬鎧甲不僅不禦寒還會增加寒意,而如果再配上厚厚的棉大衣,士兵的靈活性就會大大下降,而且金屬鎧甲都是由是金屬貼片拼接而成異常厚重。

而這個時候如果佩戴棉甲,不但可以禦寒保暖,還能在作戰的時候少穿一兩件內襯,更加靈活,早期清軍的棉甲都重達二十斤左右,所以絲毫不用擔心它們的防禦能力。

但是棉甲也不是每個清軍都可以穿的。

早期清軍都以八旗兵為主,他們都有鎧甲可穿而且戰鬥勇猛。

可是隨著戰爭的不斷減少,八旗子弟開始不斷腐敗,貪汙嚴重。官吏爭相貪汙,剋扣軍費嚴重。軍費不斷縮減,那鎧甲製造自然成了難題。軍隊能穿的鎧甲也是越來越少。

再加上軍隊為了區分軍隊,顯示八旗子弟的與眾不同。棉甲就算有也是優先配給八旗兵,像綠營這樣的是無權穿戴的。

當然了,隨著時代的不斷更迭,武器技術的不斷髮展,鎧甲的防護力自然也是大不如前。到了後來清軍乾脆用布褂代替這些鎧甲。可能這也是一種順應時代潮流的改變吧!


歷來現實


棉甲不是清朝的特色,早在元朝的時候就出現了棉甲。

棉甲的製作比較容易。棉花7 斤,用布盛於夾襖內,粗線縫緊,泡入水中,之後再取出來,放在地上曬乾就可以了。



元朝時期,棉甲還是小範圍的運用,當時的棉甲防禦力不高,但勝在輕,減輕了士兵的負擔。元朝以騎射作為其主要戰力,輕的棉甲可以最大程度上發揮出騎兵的優勢。

到了明朝,棉甲就得到了改進,在棉的基礎上,加入了鐵片,從而增加的棉甲的防禦。明朝初期,棉甲應用還不是很廣泛。到了明朝後期,火器這種大殺傷武器被髮明瞭出來,冷兵器被淘汰了。棉甲和金屬鎧甲相比,棉甲更能抵禦火器的傷害。

早期的火器是那種散彈槍,一槍下去會射出很多細小的彈珠,這種彈珠的範圍很廣,而且又細,一般的金屬鎧甲都是有縫隙的,而這些彈珠就可以通過縫隙進入士兵的身體內,從而引起士兵的死亡。

而棉甲不同於金屬鎧甲,首先棉甲沒有金屬鎧甲的那種縫隙,霰彈無法通過縫隙進入人體。其次,棉花是有彈性的,遠距離的霰彈是無法射穿棉甲的。因此在火器出現後,棉甲就越來越流行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年,明軍主要在遼東一帶活動,而遼東環境惡劣,氣溫較低。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是打算全面推廣棉甲的,把棉甲作為軍隊的配備推廣下去。奈何,當時的明朝國庫空虛,根本沒錢做這麼多的棉甲,再加上魏忠賢和東林黨在這個問題上意見又不一致。故,棉甲在明朝軍隊中沒有得到全面的應用。一直到清朝時,棉甲才在軍隊全面應用。

那為何清朝軍隊也喜歡使用棉甲呢?

一:棉甲比較保暖,可以禦寒

清軍在入關之前,都是待在關外的。大家都知道關外天氣比較寒冷,長期處在零下幾度。寒冷的天氣嚴重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

就如當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攻打蘇聯,前期德軍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了蘇聯首都莫斯科。但,當時莫斯科天氣寒冷,零下十幾度,德軍完全不適應,再加上又沒有禦寒的衣服,直接導致了大量的德軍被凍死。


而在天氣影響下,德軍戰鬥力直線下降,最後被蘇軍大敗。

軍隊要有戰鬥力,那麼就一定要解決這個溫度問題,只有士兵暖和了,才有力氣打戰了。

當時的棉甲正好解決了清軍這個難題,棉花是很好的保暖衣,有了這件棉衣,自然也就解決了寒冷的這個問題。

二:棉甲製作簡單,價格便宜

傳統的鎧甲製作是非常複雜的,就拿軟甲來說,首先,需要量體裁衣,然後幾個師傅就開始分工合作,有的師傅做鐵絲,有的師傅做圓環,一環扣一環。一件金屬鎧甲至少要一週才能完工。


而棉甲只要有幾斤棉花就可以做出來,同時這種棉甲可以批量生產,還能二次回收利用。

總結

棉甲這種鎧甲,適用了初期的火器時代,憑藉著便宜,輕巧以及良好的防彈力,在明末,清初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到了清朝末年,這種棉甲在面對西方的洋槍洋炮時,又變得一無是處,很快就被淘汰了。


歷史發報君


可能受影視劇影響,很多人以為清朝軍隊只穿棉甲,事實不是這樣的,他們裝備最多的甲具有2種,分別是棉甲、鎖子甲。

觀看清朝紫光閣二十五功臣像,我們就能發現有3人穿著相同制式的鎖子甲,可以推斷清軍裝備此甲的數量不會少。另外,據《清會典》記載,清軍共有明甲、暗甲、棉甲、鐵甲4種鎧甲形制。

當然,清軍裡棉甲的數量佔有多數,那麼相比較其他朝代,為什麼棉甲會佔主流呢?

棉花是宋朝傳入我國,自然宋朝之前就別想有棉甲,即便是宋朝也沒有棉甲。因為受紡織技術的限制,宋朝的棉布一度比絲綢還要貴重,這再次驗證“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宋末元初,黃道婆的紡織技術改革,直接推動中國紡織業走向成熟。這時候,軍事上首次出現棉甲,它具有保暖、價廉、質輕的優點,還對早期的火藥彈丸具有良好的防禦能力。

棉甲分為2類,一類是棉鐵複合甲(清代的重量為35-40斤),它又分為暗甲、明甲,前者是用泡釘在襯裡內綴鐵皮、後者是以棉膽為底外裹鐵片或鎖甲。另一類是純棉甲(清代的重量為15-20斤),完全由模壓的棉片構成。

棉鐵複合甲因為優良的實戰性能,深受清朝官兵的喜愛,從入關立國到西北平叛,滾滾沙場到處閃耀著棉甲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建立後逐漸確定棉甲的形制,分為身甲、披膊、甲袖、前檔、左檔、甲裙、護心鏡7大部分,按八旗顏色分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8色。

到了清朝中期,棉鐵複合甲不再受到歡迎,天下承平日久,誰也不想沒事多承重。這樣一來,華麗有餘、防禦不足的純棉甲就受到軍隊的追捧,最終淪為儀式性的道具。晚晴之後,隨著先進火器的大行其道,棉甲徹底走向衰落。


子屠龍


棉甲應該也稱“綿甲”,是一種以柔克剛的盔甲,絕對不是簡陋的,而是中國古代盔甲歷史上一次較為先進的形態。

鎧甲在古代戰爭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古代,兵器的管制都沒有盔甲嚴格,在很多朝代,民間私自藏儲盔甲就是重罪。

漢朝時期的名將周亞夫晚年的時候,他兒子給他買了幾百副盔甲打算給他陪葬,結果周亞夫還沒等死呢,就因為私藏盔甲被告有造反的嫌疑,當時周亞夫辯解是兒子買的陪葬品,周亞夫是一代名將,死後想有點排面其實也無可厚非。

(周亞夫)

但是審理此案的廷尉懷疑周亞夫是要到陰間謀反,最終把周亞夫逼死。

在歷朝歷代中對盔甲的管制都特別嚴,從宋朝的《宋刑統》到清朝的《大清律例》中都秉承“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盔甲的數量是國家軍事實力最重要的體現,相對於兵器來說,盔甲的作用更大,在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說的不是多少人馬,而是十三副甲冑起兵,可見盔甲在戰爭中的作用。

清朝一直以騎射得天下,對盔甲的重要性是很瞭解的,那麼清軍為何會放棄金屬鎧甲,而使用棉甲呢?

實際上,棉甲本身就是對金屬鎧甲的進步一些,而且製造棉甲並非從清朝開始,是在明朝時期就已經開始了的事情。

明朝時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點小高峰,所以在鋼鐵盔甲的製造上也很先進,但是隨著外來火器的引進,舊式愷甲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這個時候布面甲應運而生,屬於當時最先進的盔甲形態,這種盔甲以布為表裡,內裝棉花,再釘綴金屬甲片而成。

相對於金屬盔甲來說,這種棉甲輕便、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並且能夠適應各種環境,正因為如此,實際上晚明時期不論是明軍還是清軍,都已經開始裝備這種新式的棉甲。

而且清軍的棉甲最初還是從明軍手中繳獲,後來進行改進而成。

棉甲看似沒有金屬盔甲高端大氣上檔次,是因為製造工藝簡單,成本較低,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棉花和鐵片,在棉花采摘後,先沁水,然後反覆拍打成很薄的面片,再把這些面片弄很厚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再用鐵片和銅釘固定。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棉甲能夠推廣有兩方面的基礎性指標,一方面是棉花在傳入中國後逐漸推廣,尤其是明朝時期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使得棉花能夠適應大規模穿戴。

另一方面,我們也能看到,在製造棉甲的過程中,也展現出很多金屬冶煉技術的進步。

棉甲在戰爭中的作用,一方面是棉甲較厚,能夠減少當時火器的傷害,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棉甲它首先是棉花做的,很保暖,明清時期的戰爭大部分都是在北方,在冬天的時候能夠禦寒,非常適合當時的戰場環境。


史論縱橫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有很多,大體如下:

第一,火器成為戰場主角。

在明末時期,很多明軍部隊都裝備了大量的火器。

一些部隊火器裝備量,甚至高達二分之一!

而金屬鎧甲,對於明軍火器的防禦效果很爛。

北方作戰的明軍,火器以發射霰彈為主,比如著名的三眼銃,都是在幾十米近距離發射霰彈。

金屬甲主要防禦人體的重要部位,以硬質金屬防禦精銳的弓箭和冷兵器砍殺。

但對於這種霰彈或者鳥銃的彈丸,金屬甲則擋不住。

尤其是霰彈散佈範圍廣,一片覆蓋過去,有很多縫隙的金屬甲是對付不了。

而古代沒有抗生素,金屬霰彈射入人體很容易造成感染,導致士兵送命,威脅是非常大的。

這種情況下,棉甲就出現了。

由於棉花種植的普及,滿清逐步發現棉花纖維具有很強的防彈能力。

身穿著棉襖,並且在要害部位加裝金屬甲片,可以有效對付火器霰彈。

這些小顆粒的霰彈,在較遠距離是難以射穿棉花纖維的。

由此,棉甲就越來越盛行了。

第二,天氣原因。

誰都知道,滿清入關之前都是在北方苦寒之地作戰。相比明軍的進攻,寒冷同樣是很大敵人。

在之前的作戰中,滿清凍死凍傷的軍人,並不亞於作戰的傷亡。

而棉甲本質也是一件棉衣,具有相當好的保暖能力,適合北方的天氣。

第三,製造較為容易。

棉甲製作工藝如下:將棉花打溼,反覆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把多張這樣的棉片在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兩層棉布之間是鐵甲,內外用銅釘固定,就是棉甲了。

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在棉甲上加裝金屬甲片,以增強防禦,但會增加重量。

顯然,這樣的製作並不複雜,比全金屬鎧甲要簡單得多。

有意思的是,其實棉甲也不是便宜貨。在清代,棉花也是很值錢的,很多人一輩子只有一件棉衣。

所以,滿清初期其實並沒有裝備多少棉甲。直到滿清中期,棉甲才越來越多,到乾隆時代就成為主流了。

可惜,到了清末鴉片戰爭時期,棉甲面對洋人的燧發槍再次不堪一擊,迅速淘汰了。


薩沙


棉甲並不是八旗軍特有的裝備,在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就已經開始大量裝備棉甲。


我國最早的棉甲是由元朝軍隊發明的,蒙古騎兵擅長馬上作戰,無法使用笨重的傳統鎧甲,為了提高士兵的靈活度,元朝軍隊發明了一種用棉片裝訂而成的鎧甲。這種鎧甲在要害部位裝有鐵片,既能夠保護士兵,又能夠提升士兵的靈活度,是鎧甲技術的一項進步。


因為早期的棉甲防禦能力較差,元朝軍隊並沒有大量裝備棉甲。明朝中後期,明朝軍隊的主要對手都已經裝備了火器,傳統的鎧甲不僅十分的笨重,而且還缺乏防禦火槍攻擊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軍隊改良了元朝時期的棉甲,在棉甲的棉片中間部裝上薄鐵片,增加了棉甲的防護能力,棉甲也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明朝軍隊最常見的鎧甲之一。

努爾哈赤剛剛起兵的時候,八旗軍隊只有13幅鎧甲,這13副鎧甲還是努爾哈赤的老祖先傳下來的。在八旗軍隊不斷壯大之後,為了抵禦明軍火器的攻擊,八旗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製造鎧甲。


在選擇鎧甲的時候,努爾哈赤看中了明朝軍隊使用的棉甲,通過仿造從明朝士兵身上繳獲過來的棉甲,八旗軍隊也開始裝備了棉甲。


努爾哈赤之所以選擇棉甲作為八旗軍的鎧甲,主要是因為棉甲相比於傳統鎧甲具備三個優勢。


第一個優勢是棉甲更適合明末清初的戰爭需要,傳統的鎧甲都是由鐵片拼湊組成,這些鐵片非常的厚重,穿在身上影響士兵的靈活,不利於八旗士兵騎馬作戰。


而且傳統的鎧甲不能防禦槍械的攻擊,明末清初時期的槍械都屬於散彈類的槍械,這種槍械的射程和穿透性都不大,殺傷範圍卻非常的廣,能夠打中傳統鎧甲鱗片之間的縫隙。


棉甲的外層和內層都由韌性很好的棉片組成,這些棉片能夠抵擋住火槍的攻擊。

第二個優勢是造價低廉,棉花要比鐵更容易獲得,八旗軍所處的東北地區是國內重要的棉花產地,因此八旗軍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棉花供給。


而鋼鐵的製造成本比較高,製作過程也比較複雜,遠不如棉甲更加的經濟實用。棉甲的製作成本低,意味著八旗軍隊可以裝備更多的棉甲,棉甲的質量也能夠得到充分的保障。


早期八旗軍隊的棉甲重量往往在20斤以上,防備刀劍的能力也絲毫不亞於鋼鐵鎧甲。


第三點優勢是棉甲能夠當做棉衣使用,具備一定的禦寒能力。


八旗軍隊早期的主要活動地區是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的寒冷,普通的鎧甲都是由鋼鐵製成的,在冬季的時候需要穿上厚厚的棉衣禦寒。


由於鋼鐵鎧甲本身就比較笨重,再配上厚厚的棉衣,士兵的靈活性會大大下降。棉甲的內外兩層都是由棉片組成的,棉花具備禦寒保暖的效果,使用棉甲作為鎧甲,士兵在作戰的時候不僅不需要增加棉衣,而且還可以減少一兩件內穿的衣物。

正是因為棉甲具備有如此多的好處,八旗軍隊才會放棄生產傳統鎧甲,換裝了新式的棉甲。當然棉甲在八旗軍隊中存在的時間也不長,隨著火槍的威力不斷增強,棉甲和傳統鎧甲最終都被淘汰掉了。


歷史總探長


棉甲的起源還要從元朝說起,由於蒙古、滿族都是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大多都是苦寒之地,當地的氣溫非常低,因此使用厚厚的鎧甲,嚴重的影響了馬背上的民族的戰鬥力,因此蒙元發明了棉甲,但當時依舊處於冷兵器時代,因此效果不佳,只有少部分部隊配備了棉甲。

自明朝中後期開始明軍以及當時的清軍都配備了這種棉甲,當時的棉甲非常先進不僅能夠大大提供士兵的機動性,而且還提供了抗寒冷性,努爾哈赤靠著自己祖上的十三副鎧甲起兵時,這十三副全部都是棉甲。


棉甲的好處很多:機動性強、抗寒冷、在要害處插上鐵片還是阻擋火器的危害,當時的火器可能一下子打不死人,但中彈後的士兵很可能受到嚴重的感染而死,因此棉甲的出現大大的減少了火器的危害。


而且滿清沒有入關之前的發源地在東北,東北的氣候是非常冷的,如若穿上笨重的鎧甲裡面在穿上棉衣棉褲,那士兵根本不用作戰,因為沒有一點的機動性,簡直是砧板上的魚兒,任人宰割。

棉甲提供的抗寒性大大的減少了這種情況的發生,起初努爾哈赤是沒有辦法才穿戴這些棉甲的,可後期發現棉甲的作用遠遠大於笨重的鎧甲,因此清軍入關後八旗子弟也全部穿戴這些棉甲,來提供軍隊的機動性。


並且在盛產棉花的地區,找鐵塊與找棉花哪個容易?當然是棉花,因此這種棉甲就地取材製作十分簡單,包括鎧甲抵禦火器攻擊的能力,簡直為零。那既然如此還要笨重的鎧甲做什麼呢?


傳統的鎧甲不能防禦槍械的攻擊,明末清初時期的槍械都屬於散彈類的槍械,這種槍械的射程和穿透性都不大,殺傷範圍卻非常的廣,能夠打中傳統鎧甲鱗片之間的縫隙。


再者,棉甲的造價相比金屬鎧甲較為低廉,而且耗時較短。打造一副金屬鎧甲需要“千錘百煉”,工序非常複雜,不僅成本高,而且耗時間。而棉甲只是把棉花浸水後反覆打壓成薄片,然後把很多個薄棉片縫製在棉布上,在內部嵌上鐵片即可,成本和耗時要比金屬鎧甲低很多,適合短期大規模列裝。

正是因為棉甲具備有如此多的好處,八旗軍隊才會放棄生產傳統鎧甲,換裝了新式的棉甲。當然棉甲在八旗軍隊中存在的時間也不長,隨著火槍的威力不斷增強,棉甲和傳統鎧甲最終都被淘汰掉了。


歷史紅塵


清軍在早期已重甲聞名,清軍重甲步騎兵在對明軍的戰爭當中,取得了極大的戰功。根據明朝的記錄,八旗重步兵和重騎兵都是身披重甲,所帶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鐵,馬亦如之。

說誇張一點,八旗軍精良的盔甲,對明軍簡陋的火門槍和弓箭,都有很強的免疫能力。而明軍的盔甲則是非常差,根據熊廷弼的報告,我兵盔甲既皆荒鐵,胸背之外,有如徒袒,賊於五步之內,專射面脇,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到了乾隆時期,清軍出現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武器變革,清軍開始全面換裝重型火繩槍了。當時準噶爾軍隊的重型火槍,不但遠勝清軍火槍,甚至比清軍的輕型野戰火炮還狠。雙方的巨大差距,簡直是“我子母炮(清軍野戰炮)擊遠輕便不及賊之大鳥槍(準噶爾火槍)。”

清軍也開始仿造這種大威力火繩槍,由於這種火繩槍可以輕易擊穿鐵甲,隨著數量越來越多,清軍也就逐漸淘汰了重甲,只有棉甲一類的輕甲保留。

要知道乾隆20年出擊,準葛爾,清軍出動北路軍3萬,西路軍2萬,動員,北京八旗4000,黑龍江八旗2000,索倫巴爾虎兵2000,綏遠右衛八旗2500,西安八旗2500,涼州八旗1000,寧夏八旗1000等15000八旗軍。

察哈爾蒙古4000,厄魯特蒙古4300,歸化城土默特蒙古1000,阿拉善蒙古500,哲理木蒙古2000,昭烏達蒙古2000,喀爾喀蒙古3500,和託輝蒙古500等17000蒙古。還有宣大綠營炮兵1000,甘肅綠營1萬人,纏頭回迴向導200人。

輜重,後勤28000人,張13.8萬,駱駝2.2萬,火槍37500支,大炮500門,弓箭2萬張張。這種陣勢,還要那麼多鐵甲幹嘛?


深度軍事


鐵甲是非常昂貴的裝備,無論在哪個朝代,只有精銳部隊和高級軍官才得以全身鐵甲,其他大部分士兵的護具都是很簡陋的,有的士兵甚至沒有護具。而到了清代,隨著熱兵器的進一步升級,耗費巨資的鐵甲已經沒有多少意義,所以被徹底淘汰

自古以來全身重鎧的部隊就沒有多少,不是每個士兵都能身披重甲,只有精銳部隊才能獲得全身的鐵甲,至於全身鐵甲的騎兵部隊,其數量就更加稀少了。

在古代維持一支常備軍是非常花錢的,尤其是北宋之後,朝廷採取募兵制度,士兵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由朝廷配備,這對政府財政構成了極大壓力,給所有士兵都配備鐵甲是不可能的,大多數士兵都是穿著皮甲、布甲,甚至有紙甲。

所謂“紙甲”就是用紙做的鎧甲,《南史·齊本紀》中曾首次記載紙甲:

“及至近郊,乃聚兵為固守計,召王侯分置尚書都坐及殿省。尚書舊事,悉充紙鎧”。這句話中的“紙鎧”就是指的“紙甲”。

(今天覆原的紙甲)

得易於造價便宜,材料易得,紙甲在整個唐宋時期都非常盛行,主要用於民團等武裝。至於鐵質鎧甲,只有朝廷的軍隊才裝備得起,而即便是朝廷的正規軍,也不是所有士兵都能身披全身鐵甲,大多數士兵的鎧甲只是能夠擋住胸腹等重要部位,能夠全身披甲的部隊必定是精銳中的精銳。

以上所說的軍隊都是指步兵,全副武裝的重騎兵則更加費錢。

首先重騎兵不僅士兵要全身鎧甲,戰馬也要披甲,而且重騎兵的戰馬必須都是良馬,否則如此沉重的盔甲,一般馬匹根本承受不了的,這些東西加起來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就算是鼎盛時期的王朝,重騎兵的數量也就幾萬人左右,例如金朝的鐵浮屠(重裝騎兵),總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一萬。

《宋史·劉琦傳》中曾記載完顏宗弼南下入侵時的場景:“ 兀朮(完顏宗弼)被白袍,乘甲馬,以牙兵三千督戰,兵皆重鎧甲,號鐵浮圖”。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到,完顏宗弼南下攻宋也就帶了3000鐵浮屠,可見重騎兵的金貴。

總的來看,中國古代的騎兵部隊本來就很少,全副武裝的重騎兵就更少了。

(軍事愛好者復原的鐵浮屠)

棉甲最早出現於元代,明代時開始興盛,關於棉甲的流行,今天盛傳著它有兩大優點:

第一,對火器的防禦性能較好

第二,保暖性較好,適於嚴寒地區使用

但其實這兩個優點都站不住腳,首先是吹捧棉甲防禦性好的言論,這個大家聽聽就好,不能當真。雖說明朝時期的火器性能比較一般,棉甲在一定距離外對火器有一定的防禦力,但是棉甲能擋住的子彈,鐵甲也能擋住,這個不需要質疑,而鐵甲能擋住的子彈, 棉甲就不一定擋得住了。

其次,保暖問題並非是鐵甲的重殤,穿鐵甲時裡面多穿點棉衣即可,又不是光著身子穿盔甲。當然,棉甲的靈活性確實要比鐵甲更好一點,畢竟鐵甲質量更加沉重,但是在防禦性上,鐵甲是遠超棉甲的,明代精銳部隊或者高級將領都是穿著鐵甲,只有底層士兵才穿棉甲,甚至有些部隊只穿“棉坎肩”一類的防具。

所以棉甲的流行還是在於其造價便宜,如果政府財力允許,必然還是首選鐵甲。

(明代身著棉甲的士兵)

(穿著鐵甲的明軍禁衛部隊士兵)

(明代仇英的《倭寇圖卷》,圖中明軍士兵的裝備非常簡單,只有騎在馬上的軍官才穿著鎧甲)

清朝在崛起之初是明帝國的藩屬,在鎧甲以及武器製造上基本都是借鑑明朝,但由於鐵甲的製造難度太大,所以八旗也是以棉甲為主。

到了清朝中期時,火器的發展又來到一個新的階段,在火炮和燧發槍的威力下,無論是棉甲還是鐵甲都弟弟。既然鐵甲也扛不住火器的威力,那幹嘛不使用便宜的棉甲,於是鐵甲就被徹底淘汰了。而棉甲也只有八旗使用,綠營連棉甲都沒有,就一套棉服。

到晚清時期,伴隨著西方的堅船利炮,近身肉搏戰已經不再是戰爭的主流,最終連棉甲也給淘汰了。

(晚清綠營照片)


千佛山車神


古代戰爭中,除了比拼將士們的戰鬥力和體力,提供防禦力的鎧甲也相當重要,它能夠有效地保護將士們的身體不被箭矢利器所傷,由此可見鎧甲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從漢代開始,一支配置精良鎧甲的軍隊就是精銳之師的象徵,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隋唐宋時代,軍隊使用鐵片鎧甲達到了巔峰。

在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中,列有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和馬鎧等五種。

到了明朝,由於生產力的大力發展,明朝人發明了一種棉甲,這種棉甲看起來沒有那麼笨重,看上去防禦力也不怎麼樣,但是卻取代了鎧甲,成了軍隊的標配。而且明朝之後,清朝軍隊還是使用這種棉甲,這種看著簡陋的棉甲憑什麼會成為明清兩朝軍隊的標配呢?



棉甲製造成本低

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

古代的生產力非常低,一切都是人工製造,特別是鐵器金屬的冶煉技術,當時要給一位士兵打造一套鎧甲,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古代的軍隊,只有正統主力正規軍才能裝備鎧甲,所以使得價格昂貴。從唐宋時期開始,棉花種植開始廣泛應用到中原地區,但當時的紡織技術不行,所以棉花價格也高。到了明朝,紡織技術得到革新,棉布開始可以量產,價格也較為低廉,這時有人發明了棉甲,可以代替鎧甲應用到軍隊中,而且價格比起金屬鎧甲可是便宜太多了,從此以後,棉甲就被廣泛應用到了軍隊中。



棉甲更輕便,而且防禦力不低

重型金屬鎧甲是為了增加抗衝擊力,保護性能確實好,但金屬鎧甲穿著笨拙,以明朝的金屬甲為例,其重量達到了30公斤,這等於揹負幾十斤的重量在作戰,確實對士兵的體能造成了負擔。而且金屬鎧甲在冬季保暖也是問題。在寒冷的冬季,穿上冰涼又笨重的金屬鎧甲,確實不怎麼好受,會讓士兵的戰鬥力大打折扣。

據史料記載: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

棉甲的外裡兩層為棉布,中間鋪上一層溥溥的鐵,棉甲表面甲釘,是為了固定鐵片而用。經過精心製作的棉甲,具有柔軟、輕巧、以及防寒保暖的作用,經過反覆泡製的棉布,沾溼後防御力大增,可以抵禦初級火器和利矢的射擊。平常時棉甲的防禦力也不差,就算被箭矢所傷,棉甲的緩衝力也會抵禦一部分傷害,使傷害不足以致命。



清朝時期的火槍已廣泛應用

清朝時期火槍的發展已經到了相當的水平,即使是金屬鎧甲,也會被大威力的火器打穿,根本起不到多少防禦作用。在火槍面前既然防禦力都差不多,那當然是選擇造價更便宜,更適用於戰鬥的棉甲了。

這裡所說的價格相對便宜的棉甲,其實造價也不算特別便宜。尤期是清朝末期,清政府腐敗無能,國庫中的白銀大量流往國外,導致國空虛。所以清軍的軍隊裝備並不見得好。以棉甲來說,只有滿清八旗軍主力軍隊才配備有棉甲,大部分綠營軍都是沒有棉甲的。

也是在晚清時期,西方列強的火槍威力也比較大了,棉甲的防護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同時進攻火力又比別人弱,已經淪落到了全面捱打的局面,這也是清朝閉關鎖國,腐敗無能造成的惡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