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學家提出宇宙不存在,你怎麼看?

弄潮科學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說,我們所知的宇宙不應該存在。

在對反質子進行了有史以來最精確的實驗後,研究人員發現了自然界的對稱性,他們說這是不可能的。

宇宙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大爆炸後第一種物質是如何形成的。因為粒子和反粒子接觸時會互相湮滅,如果兩者的度量完全相等,宇宙就不會存在——至少不會以我們今天看到的形式存在。因此,粒子和反粒子之間一定存在不平衡,即使只有極小的一部分。


但事實並非如此,所有旨在發現這種不對稱性的實驗都是空白的。最近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進行的重子反對稱實驗實驗也是如此。

專家克里斯蒂安·斯莫拉說:“我們所有的觀察都發現了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完全對稱,這就是為什麼宇宙實際上不應該存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2015年分離的反質子。反質子是通過兩個陷阱的相互作用來測量的,這兩個陷阱利用電場和磁場來捕獲它們。該小組能夠測量反質子的磁力,其精確度是以前的350倍。

如果質子和反質子之間存在不平衡,這種精度水平將是找到它的最佳選擇。研究中心發言人斯特凡·烏爾姆說:“核心問題是反質子是否有質子一樣的磁性,這是我們需要解開的謎。"


“反質子的測量極其困難,我們已經研究了10年。最終的突破來自用兩個粒子進行測量的革命性想法。”

在發現粒子和反粒子之間沒有不對稱之後,研究人員現在將致力於開發更高精度的質子和反質子測量,以改進最新的發現。“不對稱一定存在於這裡的某個地方,但我們根本不知道差異在哪裡。對稱性破缺的來源是什麼?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還是希望最終會找到答案。作為下一步,他們計劃通過在未來幾年開發更具創新性的方法,以更高的精度進行質子和反質子的測量。



與此同時,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項合作稱為α的項目正在研究氫原子和反氫原子之間的基本對稱性,所以也許這些研究小組中的一個會發現一些與我們的宇宙不應該存在的事實相矛盾的東西。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宇宙是個無邊無際的空間,如果有人提出宇宙不存在,那麼宇宙的空間去了哪裡?天上無數的星球又是怎樣不存在或是怎樣毀滅的?你能拿出論證資料及數據來說明宇宙不存在嗎?

我認為提出宇宙不存在的人的論說是謊謬的,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廣東東莞市虎門麥樹河


這個科學家不是人!宇宙是由物質組成,人也不例外,這個科學家否認物質的存在,所以得出上面的結論。


俞遠通


宇宙是個抽象的名稱。宇是一切物質與空間的總稱,宙是時空,是不斷運行中的時間概念。宇宙就是不斷運動的時空物質體系的總稱,只要有物質與時空存在的地方,它就是宇宙的一部分。所以,宇宙無形也無際,你的想象有多大它就有多大,你的想象有多豐富它就有多豐富。


坐雲端靜看百態人生


標題黨是否黔驢技窮,絞盡腦汁也枉費心機,想出否定之否定,也就肯定的標題,用來忽悠網友,讓隔岸觀火,看熱鬧,讓吃瓜群眾貽笑大方。

建議標題黨將出過的標題,整理出書,書名《今日頭條百萬個為什麼》,意下如何?

否定宇宙存在,一定是方舟子之流的偽科學家,打著科學反科學,目的是賺取網絡流量,讓網友費盡心思,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找不到北。

宇宙確實存在,她是一個大概念,是天文地理科學家探索的大方向。宇宙有銀河系,銀河系有太陽系,太陽系有九個恆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有了宇宙,才有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有太陽系才有萬有引力,自由落體運動等自然規律。

假如沒有宇宙,人類將如何探索太空奧秘呢?


用戶1495609362175


這是我們許多普通人基於對科學的無知、對科學家言論的斷章取義,得出的一個聳人聽聞的結果。

許多人其實不喜歡科學,因為真正的科學十分晦澀難懂,常常會顯得自己很愚蠢;他們指責社會不重視科學家,但他們自己就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相比之下電影明星更加有趣,能給自己帶來快感,為什麼要去關注那些無聊的科學家? 這就是現實。

回到標題,科學家真的說過宇宙不存在嗎?如果沒說,這種言論是如何誕生的?如果科學家真的說過,這是他們的原話嗎?是不是還有關鍵的上下文信息被我們有意無意地忽略掉了?

追根溯源,我們發現歐洲的高能物理學家們還真的有過類似的討論。他們在進行正反物質粒子的研究時,發現質子與反質子總是成對出現的,這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論。一個嚴重的問題是:當正反物質相遇時,他們會相互碰撞,爆發出巨大的能量然後雙雙消失。如果將實驗結果推廣到整個宇宙,宇宙中正反物質數量相等,那麼出現的情況很可能就是一場大湮滅!宇宙就不可能存在!

(電子與正電子碰撞產生兩個光子,電子湮滅)

明白了嗎?所謂的“宇宙不存在”是建立在科學家對正反物質粒子研究發現的前提、以及將這個實驗發現推廣到廣義宇宙的大範圍的假設之上。科學家提出這個假設,說明了幾個問題:

一、實驗有可能存在某種誤差,測定有可能不精確;

二、“大爆炸”理論是否存在某些需要修正的地方,甚至“大爆炸”的假說有可能被推翻?

三、我們已知的可觀測宇宙中,反物質的數量極少,以致於沒有發現過天然的反粒子,科學家們常常需要通過粒子加速器來人為製造反粒子,那麼“大爆炸”所產生的反物質都去了哪裡?這是現代物理學中一個未解的迷題。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了:科學家們並沒有說宇宙不存在,並且沒有任何一個科學家會說宇宙不存在之類的話。面對一個又一個的科學難題,科學家們有許多困惑,這些困惑需要時間去慢慢解開。而對於公眾來說,儘管我們並不瞭解多少高深的科學,也不需要搞清楚正質子與反質子到底是些什麼東西,但至少我們看問題需要有科學的態度,不應該用似是而非的東西去博人眼球,做到這一點不難,並且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老粥科普


最起碼宇宙現在是存在的,我們能確信這一點。否則就成了唯心主義者或精神病患者。我注意到題主在問答中提到了歐洲科學家是因為在實驗中發現正反物質是一樣多的,沒有發現正反物質的不對稱,因此這是否意味著全宇宙會因正反物質相遇後的大湮滅而不再存在?


這實際是科學家因為實驗結果,在基於原有理論上產生的相關疑問,而並非得出的最終結論。大家且無斷章取義。

在此實驗之前,科學家發現反粒子並非是正物質的完美鏡像,構成介子的正反兩夸克可以互相轉化,進而自發的變為反介子。但反夸克轉化為正夸克比正夸克轉化為反夸克的頻次多一些,積累下來,正物質才多於反物質。人們一開始發現只有那些包含奇夸克和底夸克的粒子具有這種不對稱性,奇夸克和底夸克都是帶有負電荷的。後來LHCb實驗首次觀測到唯一帶正電荷的粲夸克構成的D-介子的這種不對稱性。


這些發現可以解釋宇宙大爆炸理論所言的正反粒子本來是相同,但最終卻保留下正物質宇宙的原因。但現在歐洲科學家的新實驗結果卻似乎想推翻以前的發現,所以難怪科學家產生題目所說的疑問。這隻能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第一,實驗結果有偏差,實驗說的超低溫和繁雜的電磁環境也許就是干擾實驗結果的因素,再說時間只有405天,又只是對反質子的實驗,並不能代表整個宇宙物質。

第二,宇宙大爆炸並不一定完全正確,也許正反粒子一開始就是嚴重不對稱。


第三,對反物質粒子研究還不透徹,對物質質量產生機制尚未完全掌握,也許反物質只是正物質的一種特殊形式而已。


第四,即使正反粒子相遇後互相湮滅,也會變為能量。這些能量是物質的重要形式和根本屬性,是它們形成了宇宙,只要它們在,宇宙就會存在。

綜上,宇宙是真實存在的,現在是存在的,以後也會存在。


物原愛牛毛1


老子《道德經》太初大道是活生生的神。《聖經.創世紀》1章:起初神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處;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不認識造物主的科學家真可憐,本該受祝福卻浪費了生命學識國家資源。萬象形象小粒子視覺知覺幻覺,明明可知萬物的實在性。虛假離虛假越走越近,悖逆真理造物主看人家基督徒又發現新科技。


用戶谷中的百合花


宇宙是無窮無盡,就是通過風雲變換,陰陽相互相生,雨是水蒸汽凝聚而成的,風是雲對流而成,霜雪是季節變換而成,在盤古開天地,就有,太陽,月亮,星星,這些都宇宙天上有的,人類社會人要生存都離不開它,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天災,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因,有多國家只顧經濟上升快,不重視生態平衡,環境汙染,氣候變曖。在這個世界上有誰知道天有多高,地球是人類社會唯一家園,有人會說月球上住人,月球上沒有空氣水食物等等,只有全世界的所有國家的人保護地球,世界的天空少霧霾,出現籃天白雲,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百花齊放天災最高級,降到最低級,也就是大家說的天上人間一樣美,大家身體健康才有保障。


程衛明1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

就具象化的個體而言,它的存在與否,其實是一個相對性的結果,而且這個結果是實據性的。

其二,實據性的存在,是一個暫時性的,相對性的,條件性的,也是一個“被觀測”性的,這就如同“你,在不在你的小區存在呢?”答:一,如果小區本身拆遷了,土地被徵用了,小區就不存在了,那麼,你的存在也就化為烏有了。二,即使小區一直存在,但是,你要上班,上學,旅遊,購物,如果觀測時的時間點恰恰正好,那麼,你,也是不在這個小區的。三,即使小區一直存在,但是,你有生老病死,請問,你能一直存在於這個小區嗎?答:不能。但是,即使你不在這個小區,請問:你這個人存在不存在呢?上班也好,旅遊購物也罷,你這個人其實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過會出現你與小區之間的存在或不存在的現象出現罷了。

其三,宇宙,是一個生態體系,這個生態體系是一個沒有邊界的開放性的非固定具象化的 ,它有著自帶的,自有的具象化的諸多個體,這些個體是隨著個體之間的相對性功能契合作用而大而小而舊而新而出現或不出現的。個體的形態是一個變化狀態的,如果因為其變化性或不固定性,我們來認知為“不存在”,這是正確的,但是,不要忘記,任何一個變化或相對性的存在,其實都是有一個“不變或永久存在”的主體的,這個主體是一直存在的,也是不變的,它,就是“生態體系”。換言之,生態體系是不變的,是常在的,但是,作為生態體系自身自有自帶的那些個體,則是一直在動,一直在變化當中的。

其四,人類所觀測到的宇宙,那不過是生態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是其中的一個個體,上面說過了,任何一個個體都是變化著的,而且是全時段全方位變化著的,所以,如果我們以“固定不變”為“存在”的話,那麼,宇宙的“不存在”的結論是成立的。

其五,常變的個體存續於不變的生態體系。這是與目前科學認知論完全不同的方法論,很可惜,人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和把握領悟。所以才會產生出來各種各樣奇葩的所謂“新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