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機構卻跑步入場

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機構卻跑步入場

早盤三大股指繼續震盪下行,到中午收盤,滬指早盤收報2734.77點,跌0.88%,成交681億。深成指早盤收報8943.35點,跌1.02%,成交額1022億。創業板早盤收報1550.72點,跌0.95%,成交額366億。然而,在投資者的一片恐懼的情緒背後,是大批機構開啟了進場掃貨模式。

機構大舉加倉掃貨

數據顯示,本週以來,市場上嗅覺最為靈敏也是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的保險公司開始大幅度加倉A股。每家買入的資金規模普遍在幾十億左右,總共掏出的真金白銀超過百億元,倉位因此也上升不少。此次主流保險機構買入的標的,主要是跌至1倍PB以下的週期股,集中在地產、化工、建築等領域。

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機構卻跑步入場

紫蘇姐認為,催生險資等機構入場的根本原因還是目前A股市場極低的市場估值。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初,滬深300指數市盈率(TTM)11.6倍,不及標普500指數的50%,比法國CAC40指數低30%,較日經225指數低33%。低估值股票數量和市值佔比大幅增加,與2016年1月27日前期低點相比,兩市市盈率20倍以下股票市值佔比從38.3%上升至47.9%,50倍以上及虧損股票市值佔比從35.5%下降到18.9%。A股在全球角度極為廉價的估值目前正在吸引包括保險機構在內的國內外機構的普遍青睞,而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之下,目前A股的估值無疑是全球機構投資者非常優質的避風港。

紫蘇財經分析師表示,誘使全球資本加速進入A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A股上市公司持續提升的盈利水平和分紅能力。根據最新數據,目前深滬兩市已發佈半年度業績預告數據顯示,業績預增公司佔比72%,淨利潤同比翻番公司佔比40%。2017年深市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合計2200餘億元,較上年增長17%,分紅總額創歷年新高。

在保險公司大舉加倉的同時,產業資本、企業高管增持、境外資本等各路機構投資者近期都在持續加碼A股。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北上資金累計買入1602億,北上資金所重點關注的對象就是類似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中國平安、長江電力、招商銀行、伊利股份這樣的行業龍頭品種。 A股6月入摩以來的一個月時間,北上資金流入就達320多億,呈現加速流入態勢。

機構思維:利用好市場的狂躁和恐懼

股市尤其是一個巨大的心理作用市場,羊群效應在股市的不同階段放大這任性的弱點。這也是為什麼股市都是在瘋狂中堅定,在恐懼中見底的重要原因。

“羊群效應是任何上漲和下跌的極端位置的重要體現,上漲時候往往過度誇大了企業的估值,而下跌時候則會將股價打到一個極低的低估水平,”紫蘇財經分析師表示,“我們通常說市場估值,這個估值是基於市場基本估值水平和個股在行業中的估值水平最終確定我們要不要買賣股票的一個平衡點,當個股嚴重低於行業估值平均數時候,買入機會就會出現。站在這個角度,市場恐慌的時候是最好的超低時機。相反的,當所有人看好一個股票的時候,股價加速上升,往往是機構逃頂的最好時機。很多機構也擅長利用這種心理效應,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賺小錢卻虧大錢的根本原因之一。”

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機構卻跑步入場

紫蘇觀點:市場到了中長期投資者加倉的好時機

站在世界角度看,中國大的經濟環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穩定和健康的,經濟增速依然保持著中高速的增長,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強大的經濟基礎正朝著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邁進。而A股目前估值在全球維度看有著極好的估值基礎,這個時候更加適合那些喜歡存款的投資者進場,因為目前的估值已經接近於2638點的水平,以銀行股為代表的很多上市公司無論在盈利能力、現金分紅比例和未來的成長還有全球角度的估值都處於較為嚴重的低估邏輯。隨著貿易戰影響逐漸消退,預計這些股最佳的買點機會也在逐漸失去,投資者不可以輕易錯過這種所有人都在恐慌的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