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先講個我身邊的故事吧。我有一個大學畢業的同學小芳,她父母是做小本買賣的,十幾年如一日地經營著一家甜品點心鋪子。

雖說鋪子不大,但是月入上萬那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一家子靠著這個店鋪子,不僅買了房,買了車,也讓女兒上了大學。所以,這家鋪子對於他們來說作用可想而知。

但是,畢業之後,小芳的父母怎麼也不同意她來接手父母的生意,一心想著讓小芳趕緊去考個公務員,吃個官家飯,也好能夠順順利利過一輩子。小芳雖然千百萬個不同意,但內心是個孝順的好孩子,最後還是選擇了公務員。

吃官家飯吃了一兩年,小芳再也受不了機關內的無聊無趣工作氛圍,最終不聲不吭地辭了職,非得要加入她父母的行列當中。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經過幾次爭吵和溝通,雙方終於能夠好好坐下來說說心裡話,也因為這樣,小芳才明白了父母的真正良苦用心。

原來,父母雖然靠著這個甜品鋪子賺了不少錢,但是因為這個鋪子也沒少吃苦。剛有小芳的時候,因為日日夜夜要忙於工作,經常幹到夜裡兩三點,孩子都沒法照顧只好送給奶奶帶。這不,幹了四五年,終於從一個小攤子轉到一個小店鋪,這其中的心酸也只有兩口子清楚。

為什麼想讓孩子去找個輕鬆的工作,也是不想孩子走他們的路子,這麼一說小芳也理解了他們的好意。可畢竟工作還是辭了,考慮到兩口子也老了,孩子想幹就幹吧,這不小芳利用平時自己愛吃甜食的喜好,最終開發了不少新口味。

並且藉著互聯網的平臺,在網上定期進行直播,也會小店帶來了不少的利潤。

上述例子,我想說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好例子吧,但是也不難看出,小芳的父母起初是多麼不同意孩子去做這種擺攤子的小生意呀,不是不願意,而是覺得這種工作不體面又辛苦。

接下來我就從四方面來說說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願意去選擇3000塊的上班工作,也不願意去辛苦掙一萬塊的自由擺攤工作。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一:老一輩觀點不同,覺得擺攤不算什麼正經工作

我想這一點從我上面舉出的例子就能夠看出來吧。在我們父母親人的眼中,你上了大學,選了專業,那你就要出來好好工作,不要想著那些什麼歪點子,什麼擺攤做生意啊,那都不是什麼正經工作。

你一有學歷,二有專業技能的,幹什麼不好非得幹那種靠天氣吃飯的擺攤呢。

曾經聽過樊登讀書的樊登老師這樣說過自己:雖然現在自己靠給別人講書年入上百萬,但是在父母眼裡那還不是個正經兒工作。

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你出來好好找個單位,每天好好上班,這才是正經工作,而不是什麼東奔西走,做這做那的。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二: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越是有一些所謂成就的大學生,越覺得畢業之後從小買賣做起就覺得沒面子。不僅僅是他們自身這麼去想,他們的父母及身邊的一些朋友也會這樣覺得,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存在:那就是虛榮心,愛面子。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尊心,你寒窗苦讀十幾載,出來之後你去做擺攤的小生意,給別人說起來估計都會偷偷笑話你。

在大多數人眼裡,那些擺攤小主雖然月入過萬,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沒什麼學歷,沒什麼能力的。你去看看,大家上那些小商小販,不是初中畢業就是高中畢業,有的連書都小學都沒畢業,很可能是一問一個準。

就是因為大多數人這麼認為,所以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大學畢業,研究生畢業的人很不願意從事這些體力活。儘管前期利潤還不錯,但從真正的自尊心出發,他們寧願去拿著3000塊錢,每天出入光鮮的辦公室。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三:並不是人人擺攤都能月入過萬

你要明白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永遠存在二八分則,即20%人賺了80%的錢,這種事實在擺攤市場中依然是奏效的。你看著那些街上琳琅滿目的擺攤生意很紅火,其實他們掙不掙錢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

首先是天氣。每個月總有幾天受天氣影響而不能出攤,不出攤就沒有錢可掙,這是很現實的原因。其次是城管。每個城市應該都有城管吧,一旦被城管發現,輕則罰款,重則沒收一切物資,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後最關鍵的是個人不能生病。一旦生了病,沒有醫保沒有社保,不能掙錢不說,花錢更是如流水啊。

曾經聽說一個人靠帖手機屏保月入過萬的例子,後來瞭解到才知道其中的心酸歷史。前一個月的時候,收入還不錯,因為身邊沒幾個人貼屏保的。

後來大家看到他帖屏保不錯,就都紛紛效仿他,最後不僅大家沒掙到錢,還害得他損失慘重。因為自打那一個月累死累活掙到1萬塊過,後來再也沒有掙到過2000塊。

所以說,靠擺攤做到月月過萬的幾率實在是太小了。不僅需要你體力腦力,還靠你洞察市場的敏感力,只要任何一個環節你跟不上,那你就岌岌可危了。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四:從事擺攤工作晉升空間非常有限

擺攤不像你在企業或者機關事業單位上班,前者的技能比較浮動大,而後者的技能比較單一且專業化。

再者,擺攤大多數靠的是你一人之蠻勁兒,而在企事業工作,大多數靠的是多種力量平衡發展。

可能說一工作那幾年,由於自己是職場新人,工資會比較低,但是隻要你多維度去發展自己,早晚有一天你會年入過百萬千萬的。

另外有一點不得不承認的就是平臺帶給你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就好比一個品牌,你一旦提到它就會給你帶來無形的加分作用。

比如,當你有了華為工作20年的企業管理經驗的時候,你不去宣傳自己,只要你把你的簡歷往網上一放,自動就會有獵頭來自發找你了。

所以說,企業給你的不僅僅是自身的職業技能發展,更多的是職場素養和職場資源的發展,這些都是你從事擺攤所接觸不到的。

我想,當你帶著華為工作20年的資歷去擺攤的時候,你的眼界和做事的角度將會大大不同。

為什麼月入3萬的擺地攤沒人做,月入3千的工作卻很多人搶著做?

總結一下:

其實,行業不分好壞,工作也不分貴賤,只要真正發現自己適合的,願意去從事的,好好的去幹,用心地去幹,到最後都會有一番偉大的成就的。

小芳的父母可以憑藉著多年的辛勞打造出屬於自己溫馨的家,那你憑藉好好工作,在崗位上依然能夠做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所謂360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能堅持幹下去,你就一定會是個真正的狀元。看新聞上有大學生畢業擺賣炸洋芋、研究生賣炸油條,北大學生賣豬肉,其實這些人都是有著各自的職業選擇和思量的。

我們沒有權利去評價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我覺得只要是自己覺得適合自己的,同時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堅定不移地選擇下去,每一行都是可以出狀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