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度日維艱”,降薪裁員蔓延

21世紀經濟報道 張欣培 上海報道

導讀:A股跌跌不休,二級市場成交低迷,導致券商經紀業務不景氣,自營業績不理想。再加上資管業務全面受限,投行業務戰線收縮,無疑,證券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寒冬。

截至7月11日,33家上市券商公佈了6月財務數據。根據Choice數據統計,排除剛上市的南京證券(601990.SH),3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06.28億元,實現淨利潤336.96億元。從與去年可比的27家上市券商看,上半年營收同比下降10.3%,淨利潤同比下滑19.8%。

A股跌跌不休,二級市場成交低迷,導致券商經紀業務不景氣,自營業績不理想。再加上資管業務全面受限,投行業務戰線收縮,無疑,證券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寒冬。

而在這場寒冬之下,行業生態格局也開始發生變化,業務從業人員也在經歷著一場大變革。例如,曾經頭頂金領光環的投行保代如今也開始被去產能了。券商始於上半年的降薪裁員動作正在向全行業蔓延。

投行去產能的背景就是無項目可做。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在98家從事IPO保薦業務的券商中只有44家參與上半年的IPO盛宴中,參與數量不足一半。而在44家參與的券商中,只有31家有所收穫,剩餘13家均無項目過會。這意味著,在上半年近1/3的券商顆粒無收。

投行去產能進行時

“我被去產能了,這個時候開我,讓我怎麼找工作。”這是一名投行從業人員近期的朋友圈狀態。在寒冬之下,像這樣被去產能的投行人員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

其實在去年底,就有少數券商開始行動。當券商熬不住了,採取相關動作是必然。今年上半年,採取降薪裁員動作的券商越發增多。至下半年,降薪裁員正從少數券商蔓延至全行業。券商正在開展一場轟轟烈烈的去產能運動。

除此前傳出一系列降薪裁員的券商外,近日,華融證券、長江證券(000783.SZ)降薪裁員的消息也在業內傳開。一位長江證券人士透露,有很多一年合同到期了都不續約了,在變相裁員。記者獲悉,近期一家合資券商裁員近一半。

此外,民生證券近期開始對投行嚴查出勤率,其表示因為正在進行MD業務職銜制度改革。民生證券表態是,“這不是變相裁員,而是優化投行隊伍結構。”

事實上,寒冬之下,不少券商將降薪裁員之舉稱為“管理體系和薪酬體制改革。”但業內人士認為,實質就是為了降低成本過冬。

7月11日,南方一家券商的投行保代向記者預計,在此輪寒冬中,10%-20%的投行從業人員將會被去產能,甚至會更多。“這輪中很多很多投行從業人員都會出局。”其表示,有熬不住主動離開者,也有被動去產能者。

不過,與此前不同的是,此輪寒冬似乎更具針對性。“這次寒冬衝擊不是普遍性的,比較有針對性。針對的主要是小項目,大券商主要是大項目。監管層又會喜歡這樣的項目,所以對於大券商來說衝擊遠沒有中小券商嚴重。”上述投行保代認為。

儘管寒冬漫長,寒氣凜凜。但仍不乏樂觀者。“這是行業的週期,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前兩年IPO審核提速券商也招了很多人,這兩年市場不行,裁員也正常。”7月11日,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IPO低過會率

從券商投行業務發展的具體情況就不難理解從業人員的悲催遭遇了。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118家擬IPO企業上會,其中主板67家,創業板33家,中小板18家。但只有58家企業順利過會,44家企業未通過,取消審核10家,暫緩表決6家。整體過會率49.15%,而去年同期IPO首發過會率是84.53%。

今年1月份IPO的過會率更是一度低至40%。過會率最高的月份為3月份,過會率為70%。2月份、4月份、6月份過會率均不超過60%。5月份的過會率為62.50%。7月份以來的過會率是50%,依然維持較低的過會水平。

在通過率方面,主板和中小板接近。其中主板67家,通過37家,未通過25家,6家取消審核,4家暫緩表決。上半年主板的通過率為55.22%;中小板方面,僅有18家企業上會,10家順利通過,6家未通過,過會率為55.56%。

創業板的過會率最低,僅為33.33%。上半年創業板共上會企業33家,僅有11家獲通過,18家未通過,3家取消審核,1家暫緩表決。

今年上半年新申報企業只有55家,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16.36%。去年同期的家數是119家。7月份以來,新增申報稿只有2家。此外,上半年有148家企業終止審查。

根據中國證監會披露, 2018年7月5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託憑證企業322家,其中已過會27家,未過會295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89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

近2/3券商顆粒無收

在IPO發行這場開始變得稀少的盛宴中,上半年僅有44家券商搶食,但最終只有31家券商有所收穫,剩餘的13家券商IPO過會率為0。這意味著,在從事投行業務中的98家券商中,只有31家有收穫,剩餘2/3券商顆粒無收。

上半年,民生證券有3家擬IPO企業上會,但不幸的是沒有一家成功過會。其中兩家未獲通過,1家取消審核。天風證券、國元證券(000728.SZ)各有2個項目上會,但均是歃血而歸。此外,開源證券、長江保薦、中泰證券、平安證券、信達證券等10家各有1個上會項目,但均被否。

而即便那些有過會項目的券商,過會率也不甚樂觀,比如海通證券(600837.SH)。上半年,海通證券共有5個IPO項目上會,但僅有1個項目順利過會,過會率僅為20%。除過會率為零外,海通證券的過會率最低。

作為IPO大戶的招商證券(600999.SH),上半年分食了10家項目,但只有4家順利通過,剩餘6家全部被否。通過率40%。東興證券(601198.SH)、中德證券上半年各有3個項目,但均只有1個項目通過,過會率33.33%。

中信證券(600030.SH)和中信建投(601066.SH)是上半年僅有的兩家上會項目數量超過10家的券商,分別為12家和11家。中信證券的IPO通過率是66.67%,中信建投過會率為63.64%。

上半年在過會率方面表現最好的為廣發證券,有5個項目上會,且全部順利過會,過會率達到了100%。華泰聯合亦表現出色,上半年有4個項目,全部過會。浙商證券(601878.SH)上半年的2個項目也全部順利過會。

九州證券、瑞銀證券、申港證券等9家中小券商也是幸運兒,上半年儘管僅各有1個項目上會,但全部順利過會。

伴隨IPO項目減少的是下滑的承銷保薦收入。今年上半年,券商實現的承銷保薦收入是33.4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了146.28%。去年同期券商IPO實現的承銷保薦收入是82.43億元。

不僅僅是IPO,在債券業務、再融資等業務方面,券商投行都受到極大限制。再以增發為例,2018年上半年增發實現的承銷收入為12.56億元,較2017年同期相比近乎腰斬。2017年上半年增發收入是24.36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