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方舆纪要》庐州府记载:自大江而北出,得合肥,则可以西问申、蔡,北向徐、寿,而争胜于中原;中原得合肥,则扼江南之吭而拊其背矣。

孙权打合肥可以说是东汉末年一段有趣的记载,在其在位期间,拢共发生了四次北伐合肥,而且是次次亲征。合肥是一座悍城,一块巨石横在孙吴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道上。只要攻下合肥,孙权就可以长驱直入,进入徐州地界,问鼎中原。所以,与其说孙权向往合肥,倒不如说,孙权的大志是在这座城池背后的天下。

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孙刘因此结盟,组成联军抵抗曹军。要知道,曹操率北方将士,原本就是人多势众,又新得荆州水军,兵力起码达到二十万。面对如此生死关头,孙权仅仅是给了周瑜、程普三万水军用来对抗曹操,尔后,却自率十万大军攻打合肥。

又建安二十一年,吕蒙曾向孙权献计夺取荆州,孙权答应是答应了,但随后又提出夺取徐州的想法,却遭到吕蒙的反对。

吕蒙传: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不得不说,孙权实在是钟情徐州,但吕蒙说得没错:徐州地势陆通,骁骑所骋。骁骑也就是骑兵,而骑兵正是孙权集团的软肋。只要进入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骑兵就是野战上的利器。没有骑兵支撑的孙权,哪怕是一时夺得徐州,这城池之间的联系也肯定断了,只能孤城死守。所以吕蒙后面才接了一句:

即便是七八万人守城,也没什么用。

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毕竟吕蒙前面才跟孙权经历过北伐合肥所带来的噩梦,也就是张辽的成名战:逍遥津之战。

往事历历在目啊。

不过即便有了前两次北伐合肥的失败经历,孙权依旧没有打消夺取合肥、进图中原的雄心大志,所以从这时候开始,孙权就开始有意地组建自己的骑兵部队。要不然哪来第三、第四次的北伐合肥。

好比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襄、樊二城,孙权采取吕蒙的建议,阴夺荆州。可是夺荆州、杀关羽是明面上破坏联盟,不夺荆州、不杀关羽,又担心他一时起势,危害江东。所以孙权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主动向曹操称臣。后孙权夺得荆州,曹操上表朝廷封了孙权为骠骑将军,正式承认孙权与汉庭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孙权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就是上贡及买马。

孙权传:十二月,遂定荆州。是岁大疫,尽除荆州民租税。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权遣校尉梁寓奉贡于汉,及令王惇市马,又遣朱光等归。

孙权与曹魏的美好关系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这应该是孙权买马最安稳最长久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在曹丕篡位代汉后,孙权更是积极向曹魏称藩,南面称孤(另一个原因是: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天下二主并存,加上孙权刘备有夺取荆州之仇,孙权向曹丕称藩是为了避免面对二线开战)。后来,刘备兴兵伐吴,孙权又破刘备于夷陵,曹丕为此赠马以表祝贺。

吴历曰:权以使聘魏,具上破备获印绶及首级、所得土地,并表将吏功勤宜加爵赏之意。文帝报使,致鼲子裘、明光铠、騑马,又以素书所作典论及诗赋与权。

騑马,应该不等同于战马。根据《滕王阁序》的记载:儼驂騑於上路,访风景於崇阿。所以騑马应该只是用于游历车舆所用。不过不要紧,经过三年的精心储备,孙权应该是自信自己的骑兵部队是具有相当实力的,要不然他不会在曹丕派遣辛毗、恒阶前去正式建盟,徵任质子之时,公然拒绝。

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为此,曹丕发兵三路攻打孙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

此次交战,孙曹两方的总体战绩是持平的:东线曹休因为得了天时,大破吕范;中线曹仁因为判断失误败给朱恒;西线夏侯尚与诸葛瑾胜败未分,又逢瘟疫,因此双方罢兵。正好,孙权此时根本性问题复发,就是境地的山越骚乱,所以趁着双方势均,孙权再次向曹丕纳贡,双方言和,各自退兵。

但是,通过曹魏买马这条路算是彻底断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同年十一月,邓芝访吴,送来两百匹马。

吴历曰:蜀致马二百匹,锦千端,及方物。自是之后,聘使往来以为常。吴亦致方土所出,以答其厚意焉。

孙刘本就是唇齿相依。双方先是孙权背盟,接着又是刘备伐吴,两家为此损耗过大。所以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第一时间便派了邓芝前往江东重建联盟,这礼品之中包含了马,显然诸葛亮是知道孙权的痛处,对症下药。但是蜀汉也就云南产马,供应本国军事所需倒是可以,现在还要支应孙权,就是捉襟见肘了。

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除此之外,还有交州士夑的上贡。

士夑传:壹(士夑的弟弟)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厚加宠赐,以答慰之。

这是士夑加盟孙权后一次斥巨资的上贡,单凭马就有数百匹。只是士夑作为交州太守统御南境长达四十多年,已然是一副土皇帝的架势,所以士氏一族在交州一地是负有威望的。后士夑一死,孙权分交州为广、交二州,试图分化士氏一族的影响力,未曾想倒是激起士夑儿子们的反抗。因吕岱与士壹的儿子士匡有师生之情,吕岱便通过士匡,诱杀士徽等人,以此拿下交州全境,从此这个交州马就成了孙权的内部供应。

东南称孤的孙权为何执着‘市马’?因为心怀问鼎中原的大志

至此,有了蜀汉的礼品,有了产马的交州,但是孙权觉得还是不够,因此他将目光转向了辽东公孙渊。这时候,自孙权称帝后,天下三主并立。因此分封个燕王,孙权自知还是有这么个资格的,更何况孙权的目的是在于马。

孙权传:嘉禾元年冬十月,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校尉宿舒、阆中令孙综称藩於权,并献貂马。权大悦,加渊爵位。

二年三月,遣舒、综还,使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等将兵万人,金宝珍货,九锡备物,乘海授渊。举朝大臣,自丞相雍已下皆谏,以为渊未可信,而宠待太厚,但可遣吏兵数百护送舒、综,权终不听。渊果斩弥等,送其首于魏,没其兵资。

孙权‘执着’马是过头了,没想到中了公孙渊的‘抛砖引玉’,不仅金银财宝被公孙渊给吞了,就连护送的这些人都被杀了。气得孙权要漂洋过海去讨伐公孙渊。显然是求马不得,恼羞成怒。好在陆逊说了句话点醒了他。

陆逊传:今乃远惜辽东众之与马,奈何独欲捐江东万安之本业而不惜乎?乞息六师,以威大虏,早定中夏,垂耀将来。

确实,孙权不分轻重地爱马已然本末倒置,弃江东基业于不顾。不说公孙渊是何等人物,辽东接壤曹魏,与江东却隔着万里汪洋,谁会舍近求远?只要曹魏稍加压力,其必然自缚投诚。与其迁怒公孙渊忘恩负义,倒不如休养生息,伺机北伐。

所以,孙权自知辽东买马是无望了,只能是靠着交州的马,云南的马来支撑自己的骑兵兵团。因此嘉禾二年,万事具备的孙权再次发动北伐合肥,一路自率大军直取合肥新城,一路由全琮率步骑五万攻打六安。不幸的是,两路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紧接着,次年,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邀请孙权一同北伐。孙权答应了,并于同年五月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自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这次声援,可算是下了血本,同时发动三路伐魏。孙权本以为曹叡这个年轻的魏帝不敢远行,没想到他的刚比曹操、曹丕有过之而无不及。原来是响应诸葛亮北伐,没想到曹叡御驾东征,直指江东。吓得孙权不战自退,三线一下子退走了两线,仅剩陆逊一线还在挣扎。

就这样,辽东求马不成,仗着南马北征也不成,孙刘联盟四线发兵还不成!这下,孙权彻底死心,夺取合肥,问鼎中原的雄心壮志就此烟消云散,只能是好好守住眼下这份基业了。


资料出处:《三国志》、《吴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