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導語:

大一統王朝總能給後世留下很多瑰寶,瑰寶不僅僅包括宏偉的宮殿以及皇家園林,還有眾多的水利工程,防禦工事。秦朝有秦始皇陵、長城,元明清則有數不清的宮殿,皇陵。如今這些古蹟雖被歲月洗滌,但它們依然屹立在當世,讓我們有機會去欣賞。

這些歷史遺蹟卻耗費了國家很多財力,隨著而來的是沉重的徭役賦稅。隋朝開鑿大運河哀鴻遍野,最後帝王身死國滅。而乾隆皇帝同樣大興土木對外作戰,乾隆時期便開始修建圓明園,對內有統一新疆,兩次出兵準葛爾等等,耗費錢財無數,卻依然有盛世太平。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清末:故宮部分)

政治上解決宗親權利,皇權獨尊乾綱獨斷

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訓,皇權的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高。清朝由女真部落慢慢發展而來,皇室宗親對清王朝做了巨大的貢獻,有能力的皇親貴族甚至會影響到帝王的權威,其中便有宗親王大會,大會的舉行總會影響到帝王獨斷的權利。如此一來解決宗親王的權利便被提上日程,從康熙皇帝開始,宗室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康熙南書房與宗親王大會分立相互制約,雍正時期宗親王受到極大的打擊。

乾隆皇帝依然認為皇權不能旁落,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從歷史教訓來看,乾隆解決了外戚、官宦、權臣後,又對宗室權利打擊。其中乾隆帝為解決親王干政問題,禁止親王不得入軍機處。

清史記載:"乾隆帝擴大了軍機大臣人數,軍機章京也由原來的十人擴充至十六人,滿漢各半。此後,隨著其權力的加大和處理事務的增多,人數相應又有所增加。軍機處處理事務也日益增多,權力愈加擴大,各項制度也不斷趨於健全。"

帝王的權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鞏固,清中期專治統治到達了頂峰,社會相對穩固太平,沒有因搶奪皇權而導致的混亂。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畫像:清疆域圖)

其次解決民間輿論立場,帝王事沒有人敢議論。這件事起於雍正時期,雍正王朝有曾靜,曾靜成為帝王的宣傳家,在民間歌頌皇帝品行,讓天下百姓對帝王感恩戴德,自然而然社會少了對帝王的偏見,多在議論帝王的好處。乾隆並沒有找人宣傳自己功績,而是殺了曾靜,如此一來沒有人敢於議論帝王事,皇權得到了很大的鞏固,帝王權威沒有人敢質疑,社會處在一片祥和之中。

禮待皇室宗親,創造友好的環境

清朝中期減弱宗親權利與九子奪嫡密不可分,清史記載:"這個事件並沒有因為雍正皇帝的上位而告終,相反,雍正皇帝上位之後,爭奪皇權各方勢力之間依舊爭鬥不斷。"帝位依然不穩固,雍正在位為解決宗親干政問題,對宗親窮追猛打,先後兩位宗親被迫害之死。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圖:圓明園遺址)

雍正迫害親王一直影響宗親的和諧關係,內部甚至出現了分化,雍正又進一步削除宗籍,不少宗親王室變成平民,但是朝廷內部的創傷愈演愈烈。乾隆上臺後一改先祖的遺訓,反而將除宗籍的宗親恢復宗籍,這和雍正在朝廷的方案背道而馳,但是效果卻不同凡響。

乾隆反而受到了宗親的歡迎,畢竟為宗親不平,宗親得到地位後反而感恩戴德,如此一來宗親之間和睦相處。朝廷內和平很多,友好的環境讓國家發展的非常快,少了對帝王的偏見,乾隆擁有美名。

經濟上有計劃建造園林,評估出兵的物資消耗

帝王修建宮殿是常事,但是宏偉的宮殿並非一朝一夕完成,有計劃的實行才能獲得大家青睞。乾隆帝有計劃的治理國家和修建宮殿,此計劃好比以往的計劃經濟,根據已有的條件開始完成任務。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圖:宮殿一角)

這其中看出乾隆的遠見,他並非是急功近利的皇帝,如果逼迫百姓幾年功夫完成宏偉的圓明園項目,想必百姓自然不會放過清朝。其次看出乾隆有格局心態非常好,修園林只是生活一部分,他的人際關係非常廣,結交各民族重要的官員。其中就有清史記載: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宴請蒙古王公,對待能用之人廣交深交,宴請的規模相當大,蒙古的王公貴族地位高。通過結交親友來達到政治目的,結交親友還能為國家徵收錢財。

最後宏偉的項目依靠身邊的功臣,修建園林由工部製作了詳細的方案,具體到每個環節,實施的時間,每日的進度,有如此多的功臣幫助,若不是平叛內亂,乾隆甚至能再修幾個宮殿。科學的實施方案非常前衛,管理水平達到現代化的標準,自然會事半功倍,也不會有哀鴻遍野的現象。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圖:乾隆黃金)

國庫充盈基礎紮實,獎勵勞動工作人員

乾隆能平定內亂,修建宮殿與父輩積攢有很大的關係,康熙雍正為乾隆做了很多的鋪墊,國力得到了明顯的發展,國庫的金銀充足。清史記載:"經過雍正多年的苦心治理,乾隆繼任皇位時國庫充盈,歷史記載多達3453萬兩。"由父輩們留下的錢財,乾隆好比"富二代",花起錢來底氣就非常足。

乾隆對有功之臣非常豪爽,不僅僅侷限在平叛內亂的將士中,為皇家園林做貢獻的人依然有回報,平民百姓依然如此。所以演變成招貧苦的人為皇家幹活,還能得到賞賜。如此一來減少了貧苦的人,還能快速的完成園林,乾隆的決策非常前衛。其二園林的錢並非全部來自於國庫,其中很多來自於皇傢俬人財產,帝王們的豁達大度才造就了清朝的宏偉宮殿。

清朝中期人力物力消耗巨大,乾隆帝卻穩坐江山

圖:乾隆巡遊

結束語:

清中期留下很多著名的園林,恢宏的宮殿記錄了王朝的輝煌時期。乾隆時期之所以能成就如此多的偉業,是因為官民如一家,生活的其樂融融。乾隆能大規模的對外作戰,父輩的積攢是必要的前提條件,國庫充足成為乾隆勝利的基礎。

中國很多園林在清末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其中圓明園便是慘痛的教訓。清末國家的衰敗讓敵人有了可乘之機,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審時度勢才能運籌帷幄穩坐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