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集,

也许是那个曾让大人领着手去的镇上大集,

也许是家门口拐弯的菜市场,

也许是大学里去买便宜货的夜摊,

历经风雨和沧桑,

在岁月的河床中如同光滑美丽的鹅卵石,

愈发熠熠生辉……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一个穿越百年的大集

清道光抄本《程氏谱书》载:

明洪武年间,程氏六公由安徽徽州迁此立村。相传因地势低洼,有水泊,故名程家泊。

《海曲许氏支谱》记:

“清乾隆年间,许氏十世二支四公许有良由日照许家园迁此,娶程氏为妻。程氏将村宅送给许氏一半,故又称许半街。后杂姓增多,改称泊子街,亦称泊里、泊儿。"

"清中期设集,故称泊里集、泊儿集。”

这便是西海岸泊里大集的溯源。

变故在斯须,百年亦能持,

穿越时光隧道,

泊里大集愈发红火起来,

传统的与现代的,

不变的与变迁的……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也许赶过集,又很少能赶过这样一个大集:

一头是现代化的国际城区,

一头是滨海田园风貌的风土农村;

一边是世界之巅的亿吨港口,

一边是快速蝶变的传统农耕;

一条是飞驰而过的城市地铁,

一条是初雪融化的泥泞土路,

就这样,迎面而来的,便是那个泊里大集。

这大概是见过的,

唯一的连着地铁,

连着山海,

连着你我

的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一街久别重逢的年味

且不说刚上岸的海鲜,

这里,舟海楫渔,住在大海边,找个高处一眺,那便是海,渔船一靠,便是渔网打捞上来的海货;

且不说新翠欲滴的菜果,

这里,临着泊儿,雨水滋养,海风温润,那泥土的香和海风的鲜自然孕出不一样的味道;

亦不说那人挤人的热闹,

这里,老人盼着这年底的集,大人牵着小孩的手,女人打扮下,不买东西的也去凑个热闹;

单说

那一溜溜的锅碗瓢盆,

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鸡鹅鸭,

一个个高梁秆编的垫蒸笼箅,

一声声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

一排排小时候玩过的弹弓儿……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还有,集根下那几十年风雨吹不走的剃头摊儿,三五块钱,年根儿,排队理的人多了,多年不见,那剃头的师傅手艺愈发娴熟了……

万里归来颜已老。

微笑。

笑年犹带少时光。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一片随风飞扬的火红

春来一片红。

红的对联,

一幅幅挂满了街,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红的灯笼,

一个个上了架,灯笼翠干从高揭,火繖流苏直下垂;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红的衣裳,

一抹抹染霓裳,云想衣裳花想容,红火日子尽期盼;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更有,

那一面面鲜艳的红旗,

正在料峭中迎风飞扬,

与红对联,

红灯笼,

红衣裳,

融在一起,

让这个百年大集上分外的红。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年味儿:百年的泊里大集

你说,红色是你最爱的颜色。

过年,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