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集,

也許是那個曾讓大人領著手去的鎮上大集,

也許是家門口拐彎的菜市場,

也許是大學裡去買便宜貨的夜攤,

歷經風雨和滄桑,

在歲月的河床中如同光滑美麗的鵝卵石,

愈發熠熠生輝……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一個穿越百年的大集

清道光抄本《程氏譜書》載:

明洪武年間,程氏六公由安徽徽州遷此立村。相傳因地勢低窪,有水泊,故名程家泊。

《海曲許氏支譜》記:

“清乾隆年間,許氏十世二支四公許有良由日照許家園遷此,娶程氏為妻。程氏將村宅送給許氏一半,故又稱許半街。後雜姓增多,改稱泊子街,亦稱泊裡、泊兒。"

"清中期設集,故稱泊裡集、泊兒集。”

這便是西海岸泊裡大集的溯源。

變故在斯須,百年亦能持,

穿越時光隧道,

泊裡大集愈發紅火起來,

傳統的與現代的,

不變的與變遷的……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也許趕過集,又很少能趕過這樣一個大集:

一頭是現代化的國際城區,

一頭是濱海田園風貌的風土農村;

一邊是世界之巔的億噸港口,

一邊是快速蝶變的傳統農耕;

一條是飛馳而過的城市地鐵,

一條是初雪融化的泥濘土路,

就這樣,迎面而來的,便是那個泊裡大集。

這大概是見過的,

唯一的連著地鐵,

連著山海,

連著你我

的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一街久別重逢的年味

且不說剛上岸的海鮮,

這裡,舟海楫漁,住在大海邊,找個高處一眺,那便是海,漁船一靠,便是漁網打撈上來的海貨;

且不說新翠欲滴的菜果,

這裡,臨著泊兒,雨水滋養,海風溫潤,那泥土的香和海風的鮮自然孕出不一樣的味道;

亦不說那人擠人的熱鬧,

這裡,老人盼著這年底的集,大人牽著小孩的手,女人打扮下,不買東西的也去湊個熱鬧;

單說

那一溜溜的鍋碗瓢盆,

一隻只活蹦亂跳的雞鵝鴨,

一個個高梁稈編的墊蒸籠箅,

一聲聲此起彼伏的討價還價,

一排排小時候玩過的彈弓兒……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還有,集根下那幾十年風雨吹不走的剃頭攤兒,三五塊錢,年根兒,排隊理的人多了,多年不見,那剃頭的師傅手藝愈發嫻熟了……

萬里歸來顏已老。

微笑。

笑年猶帶少時光。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一片隨風飛揚的火紅

春來一片紅。

紅的對聯,

一幅幅掛滿了街,五湖四海皆春色,萬水千山盡得輝;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紅的燈籠,

一個個上了架,燈籠翠幹從高揭,火繖流蘇直下垂;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紅的衣裳,

一抹抹染霓裳,雲想衣裳花想容,紅火日子盡期盼;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更有,

那一面面鮮豔的紅旗,

正在料峭中迎風飛揚,

與紅對聯,

紅燈籠,

紅衣裳,

融在一起,

讓這個百年大集上分外的紅。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年味兒:百年的泊裡大集

你說,紅色是你最愛的顏色。

過年,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