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才要用药?

胡锐548


高血压是否需要用药,并不只看血压高低,还要综合是否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和合并其它器官损伤。



高血压危险因素:

1.男性。

2.年龄(男性≥55岁,女性≥65岁)

3.吸烟或被动吸烟。

4.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5.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mmol/L)。

6.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或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 7.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等。



血压异常什么时候开始用药?

一、正常高值,合并有心脑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很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

二、1级高血压,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肾病或靶器官损害的高危和很高危患者应立即进行药物治疗;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和靶器官损害的低危、中危患者如果生活方式调整3-6月后血压不能达标,也应该进行药物治疗。

三、2级和3级高血压患者,无论心血管风险水平如何,都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加生活方式改善,治疗后再对血压进行评估。



血压控制目标

所有患者的第一降压目标均为控制在140/90以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个标准可以适当提高,65~79岁的老年人建议血压控制在150/90以内,若无不适再降至140/90,并长期控制。如果是80岁以上的老人,血压控制在150/90即可。



最后提醒,一旦开始药物治疗就要按时服药,切忌随意停药。



医学扫地僧


门诊来了一位70岁阿姨,最近在社区测量血压偏高,有时候150,有时候140,低压基本正常,都在六七十,今天来看病目的是问问要不要吃降压药。

经王医生看完,给阿姨的建议是,不吃药,先回家多测几次再说,为什么发现血压高不用吃降压药呢?

这是因为不同年龄段,服用降压药的标准不一样,另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根据一两次测量结果就判断是高血压,就给人开药。

首先,这次这位阿姨来,我让她休息了十分钟,给她测量的血压是130/70并不高,自然不用吃药,我让她先回去多测量,如果多测量均偏高,那么就建议控制,如果不高于150,那么就可以观察。

虽然现在高血压人很多,但我们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不能草率,因为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要排除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说情绪不好,睡眠不好,都会造成短期内血压升高,这时候更不能轻易诊断高血压,而是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测量血压前,尤其是没有确诊高血压,只是怀疑高血压,我们测血压前应至少30分钟避免摄入咖啡因或浓茶,避免运动和吸烟;测血压别别憋尿。做好这些准备再去测量血压判断是不是高血压。并且还要选择准确的血压计,正确的测量血压,休息5-10分钟,放松,保持安静;阿姨在社区测量血压有可能就是受很多因素干扰导致的血压偏高。


所以,我们显得准确测量,才能判断是不是高血压,即使是高血压,也不见得马上吃药。

第一、单纯的新发一级高血压,没有合并糖尿病及心脑肾血管疾病,血压只要不高于160/100,且没有任何不舒服的非老年人,可以先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降压,比如戒烟戒酒,坚持有氧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等。如果三个月血压恢复140/90以下,自然不需要吃药。三个月后如果血压仍高于140/90,考虑吃药。

第二、新发高血压只要合并糖尿病,肾病,心脑血管疾病,就必须开始服药。

第三、老年人,65 ~79 岁的普通老年人,血压≥150/90mmHg 时推荐开始药物治疗;65 ~79 岁的老年人,首先应降至 <150/90mmHg;如能耐受,可进 一步降至 <140/90mmHg。 ≥80 岁的老年人, 高压≥160mmHg 时开始药物治疗;≥80 岁的老年人应降至 < 150/90mmHg。


所以,并不是血压高就得吃药,我能先得测量准确,同时根据不同年龄及合并疾病决定是不是要服用降压药。

但不管是否服药,健康生活要陪伴我们的一生。


心血管王医生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2.45亿,而且近年来发病率居高不下,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很多年纪轻轻的人被诊断为高血压时,他们常常会担心,自己还那么年轻就,难道就要吃一辈子药了吗?

血压多高才要用药?

一般而言,理想的血压标准为120/80mmHg以下,血压正常上限值为140/90mmHg,也就是说血压>140/90mmHg的人群,就可确诊为高血压。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值会有一定的升高,但也不会超出正常范围很多,而且一般有只是收缩压升高,是因为动脉硬化所导致的。

1、高血压用药标准值:高血压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一般而言,血压在140/90mmHg以上时,就可明确诊断为高血压,就需要用药治疗了。只不过,这样的标准一般只是针对6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言,因为他们常有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若不注意控制血压,会大大增加血管病变的风险,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而言,血压一旦超过正常值,就需及时用药治疗。

而对于年轻人群而言,尤其是三四十岁就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若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相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较低者,而且血压升高并不是很严重,可首先尝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血压,如肥胖者积极减轻体重,限制高盐饮食,加强锻炼等,一般通过有效的干预后,可能就会降低到正常范围。当然,患者后续还需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规避风险因素,定期复查。若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患者就需及时开始用药治疗了。

另外,对于老年人群而言,诊断值可稍微放宽,即血压高于150/90mmHg时再考虑用药,若能降至140/90mmHg会更有利健康。当然,若患者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或是属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高于140/90mmHg时就需及时用药了。对于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老年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自身病情,遵医嘱选择是否用药。

2、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一般而言,一旦开始用药就不能停,这是由于高血压本身特点决定的。高血压病因复杂,不可治愈,只能通过长期用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这就要求患者一定不能擅自停药、减药,即便是血压控制良好,也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另外,患者不能为了吃药而吃药,吃药同时也需及时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发现异常波动及时就医诊治。当然,用药的同时还需辅以必要的生活方式干预,只是吃药而忽视生活方式干预也无法很好地控制血压稳定。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检查出血压高,如果血压≥180/110是一定要立即启动降压治疗的,如果血压<180/110,在决定是否用药前,要先做以下三件事。

1.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2.了解自己是否存在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异常,吸烟等,详见下表。

3. 对照以下表格,了解自己未来十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属于低危或者中危,可以暂时不服降压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运动锻炼)1-3月,血压正常了,仍然可以不服药,继续观察血压,如果血压仍然高,就需要服降压药了。

希望以上解答可以帮助到您!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心血管徐医生


超过140/90mmHg要考虑药物治疗了,建议服用硝苯地平片加卡托普利治疗。注意忌口,不要喝酒。高血压患者,需要规律的生活,避免熬夜,避免劳累,保持乐观的情绪,其次需要低盐低脂饮食,也就是少油少盐饮食,每天还要参加适当的户外运动,定期复查血压,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以及控制体重。



做个不问事世的人


现在很多人觉得自己还不老,血压偏高一点,再挺挺,这是最大的错误,其次是有些人认为吃上降压药就会终生服药,这是第二大错误。血压在低压90-100之间,就要服药了,高血压对于血管内膜的冲击损伤不是小事。


星光卧心藏胆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这是一个发现血压升高并确诊了高血压的人经常问到的问题,首先要说的是:不管用不用药,把血压降下来是必须要做到的,在此基础上探讨采取什么样的降压措施才有意义。而有效控制血压有两大措施,且还要考虑一些其它的重要因素,如何理解呢?

第一,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过咸、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超重肥胖等等是高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所以控制血压要对因采取干预措施。这就要求想把血压控制好,首先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实践也证明:在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后,血压可以下降10-30mmHg甚至更多,不少有高血压的人血压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而暂时并不需要用用降压药。

第二,高血压一旦发生是不可逆转的,需要终生接受治疗,上面已经说到了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是不是降压药的降压药,但如果采取的上述措施血压仍然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比如至少低于140/90mmHg,就需要降压药的帮助来进行有效控制了。通常给出的建议是,经生活方式干预治疗3-6个月血压仍然得不到有效控制,则应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

第三,在采取上述两项治疗时,还要考虑一些其它因素,比如:

  • 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属于二级高血压,是较危险的血压,且自身血压调节能力较差,仅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有效控制血压,为将血压尽快降下来,常常需要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或者先服用降压药,同时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随后据血压控制情况减量服用降压药,有些人最终可以停用降压药。
  • 血压超过了140/90mmHg,同时经检查评估发现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或患者有冠心病、脑梗等心脑血管病及肾脏疾病,则必须立即启动降压药治疗而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这不仅是降血压的需要,也是阻止病变继续进展的要求,可以说是刻不容缓的。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很多朋友都关系这样的问题,我有高血压的问题,血压高到多少才需要用药呢?实际上,单凭血压情况就决定是否要服用降压药的做法,是不够理性,也不不够科学的,高血压患者是否需要用药,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估判断来进行。

先来简单介绍下高血压本身的危险分级,虽然美国在2018年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降低到了130/80的更严格范围,但我国和欧洲的指南仍然将140/90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通常如果血压收缩压(高压)高于140,不超过160,舒张压(低压)高于90,不超过,100,我们将其作为轻度的一级高血压;而血压高压高于160,不高于180,低压超过100,但不超过110,属于中度的二级高血压的情况,而血压超过180/110水平的,则属于重度三级高血压的情况,如果出现高压低压不在同一区间范围的情况,则以较高的数值和范围为准。

但从血压值范围来说,当然是血压水平越高,引起身体健康危害的风险就越大。一般情况下,除了轻度的高血压情况可以考虑先不服药控制以外,对于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一般都建议在加强生活调理干预的同时,立即启动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而且对于中重度的高血压患者,一般建议起始用药就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来进行血压的控制,高血压联合用药控制血压,一方面是发挥药物的协同降压作用,另一方面好的联合用药还有抵消和减少副作用风险的作用。具体用什么药物组合,服用多大剂量,还应该根据身体情况,遵医嘱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轻度一级高血压的情况,就一定可以先不服药吗?当然也不是的,一般情况下,只有对于单纯轻度高血压的朋友,才建议考虑先不服药,先从生活上的加强调理干预,来加强血压的控制。而如果出了高血压,还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朋友,比如同时有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慢性肾病等问题的朋友,即使是一级高血压的问题,也建议在加强生活调理的同时,加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很多朋友不理解,为什么有其他并发症就要一开始就服药,其实原因很简单,单纯高血压问题,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对较小,往往通过生活调理干预更容易控制,而综合多种问题的高血压问题,心血管疾病综合风险更大,也更应该尽早的控制好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同时有其他并发症的轻度高血压,往往通过生活调理控制也更加的难以控制,因此,会推荐这种情况,也应该尽早的使用药物控制。

在用药方面,是服用单种药物还是联合用药,其实都是可以的,低剂量联合用药有时候能够有效的控制血压的同时,还有更好的靶向器官保护作用,更低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而选择单种长效降压药用药方便性则更好,因此,根据情况,选择单药或联合用药都是可以的,最终的目标都是控制好血压水平。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每次说到用药之前,我前面都会加上“加强生活调理干预的前提下”,之所以不断的重复这句话,是因为生活调理对于控制和改善高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永远是重中之重,不管用不用药,都应该注意低盐饮食,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坚持运动,控制体重,平和心态,保持良好作息等方面的调理和控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达到的健康获益,是服用降压药远远达不到的。因此,我们用药的基础是,做好生活调理,我们用药的目标是,控制好血压,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其他健康危害,以这2点为前提,才是正确合理的高血压用药。


李药师谈健康


血压多高需要用药?一般情况下,对于血压水平超过140/90mmHg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开始使用降血压药物,以稳定控制血压,减少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在我国指南共识意见中,我们以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升高超过420umol/L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一经诊断,均建议大家开始使用降血压药物,其原因在于高血压患者血压为持续性升高,随时间增加,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在积极治疗基础病后,血压常可恢复正常,甚至治愈,一般不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而原发性高血压,如血压水平未超过160/100mmHg,且无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基础疾病或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可暂不使用降压药物,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最多三个月,如血压控制达标,则可继续生活方式干预,如未达标,则必须开始使用降血压药物。


临床上,除上述少数高血压患者外,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药物要个体化,优选长效制剂,以长期稳定控制血压。我们在服药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并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全科扫地僧


高血压常见的慢性疾病,许多人去医院一看血压超标了,到底要不要吃药呢?又许多人抗拒吃药,有的人不愿意控制饮食和运动只靠药物。

然而高血压的治疗跟分级有关,高血压怎么分级的呢?



  1. 1级高血压(轻度):140~ 159mmHg和/或90 ~ 99mmHg
  2. 2级高血压(中度): 160~ 179mmHg和/或100 ~ 109mmHg
  3. 3级高血压(重度): ≥180mmHg和/或≥110mmHg

高血压的治疗与高血压的危险分成也息息相关,高血压如何分层的呢?

  1. 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55岁(男), > 65岁(女) ②吸烟 ③糖耐量受损和(或)空腹血糖受损 ④血脂异常总胆固醇≥5.7mmol/I 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mmol/I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Ommol/I ⑤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男性年龄<55岁,女性<65岁 ) ⑥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或肥胖(BMI > 28kg/m2 )
  2. 靶器官损害:①左心室肥厚 ②颈动脉超声: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0.9mm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③颈-股动脉脉搏传导速度》12m/s ④踝/臂血压指数<0.9 ⑤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I/(min●1.73m2) ]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μmoI/I (1.3~1.5mg/dI) 女性107~124μmol/I(1.2~1.4mg/dI) ⑥尿微量白蛋白: 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30mg/g (3. 5mg/mmo I)
  3. 并存症:①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②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慢性心力衰 竭) ③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肌酐(男性≥133mmoI/L, 女性≥124mmoI/L)、蛋白尿》300mg/24h] ④外周血管疾病 ⑤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⑥糖尿病
  • 属于低危高血压的有:一级高血压无其他危险因素。
  • 属于中危高血压的有:①一级高血压伴有以上危险因素1-2个,②二级高血压最多伴有以上危险因素2个(包括没有)。
  • 属于高危高血压的有:①一级、二级高血压伴有以上危险因素至少3个、伴有靶器官损害②三级高血压不伴有其他危险因素。
  • 属于极高危高血压的有:①一级、二级高血压伴有并发症,②三级高血压伴有任何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



  1. 低危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持续数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

  2. 中危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持续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
  3. 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立即药物治疗

总结:举个例子:一个50岁吸烟男性,血压145/90mmHg,无其他症状,一级高血压伴有一个危险因素吸烟,属于中危高血压病人,治疗上首选改变生活方式,坚持数周如果无改善则需要药物治疗。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