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写在前面的话

考研,一定要顺势而为!既要顺大势,也要顺自己的势。

刚刚过去的20届全国硕士生研究考生,报名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41万人,相较去年的报名人数增加了51万人。考研越来越热,已是大势所趋,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我们经常说,要“顺势而为”。在大多数语境下,这句话没毛病。但是考研这个事儿,还真不能“顺势”、“随大流”。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考研还是工作?哪个对现阶段的自己更重要、更适合现阶段的自己?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评估与认知。比如A同学是个学渣,只是不挂科顺利毕业的水平,他就没必要去“顺势”考研了。

考研不是游戏,它要耗费你一年的时间,不是说考就能轻易考上的。考研有很强的目的性,在选择考研的时候,要深思考上研、读完研,能够给你带来什么。要结合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以及目前你的就业可能等因素,做出评估。最好自己能够思考清楚,也可以听听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的意见。

总之,如果考研能够给你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或者能够帮助你从事自己梦寐的职业,那么请坚定考研的决心。哪怕再难,跪着也要走完,因为路是你自己选的。记住,人生就没有好走的路,既然条条蛇咬人,那就选好一条,征服它!如果考研不能够让你的现状有更好的改变,那么,你应该在这个毕业的关头找更适合你的路。

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以下几种考生,是不建议加入考研大军的。

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因为不自信,从而萌发要考研以便能继续待在学校的想法。这些人要明白,人这一辈子,肯定是要工作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早一些到社会上磨练,也许会更快地找到自信。

增加自身砝码。

有人或许因为自己本科学校不怎么样或觉得自己学历不够,只有去考研来镀金,以便找更好的工作拿更多的钱等。他们即使能考上,也不过打算混过毕业而已,不会有什么建树。当然,这个本身并没有对错。而且这种动机的童鞋不在少数。但是你要知道,如果你不扎扎实实读出来,等你参加工作时,你的研究生优势并不能体现出来,因为你啥都没学到,还不如本科毕业就去就业。只有那种真正想提升自己的同学,才会在研究生阶段像海绵一样充实自己,真正增加自己将来就业的砝码。


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只会死读书。毕业了,觉得工作好像实在不顺手,只有继续去读书,发扬摒弃一切兴趣爱好抱定专业课本读的精神,相信绝对能考上。我们见过不少这样的学生,一般都只读专业课本,问及其他一概不知,却又十分执拗,再加上不善打扮不善交际,于是基本无法走上社会。

听从父母之命。由于自身比较软弱和缺乏主见,在父母的驱使和鼓励下容易自信满满地准备考研,面对同学时容易自吹自擂说自己的水平绝对能考得非常好;落榜后却又是自我幻想加自我安慰,这里面有许多病态的心理因素在作祟。

通过考研证明自己实力。这种人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本党”,“考试狂人”,拿一堆的证书在手里。但是小优觉得,考研虽难,但连人生中的九九八十一难都算不上。如果要证明自己的实力,应该通过更好的方式来证明。

盲目跟风。考研现在已经形成了一股风气,在和本科生的交流中,发现很多人的考研想法,都是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真正的简介。身边的人都在考研,自己就盲目地加入考研阵营。也许最后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精力,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1考研or工作如何抉择?一定要顺势而为

阅读书架的女人

有不适合考研的,就有非常适合考研的。

以下几种考生,是适合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

热爱本专业。热爱本专业,希望深化本专业学习的考生,这些人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领域有所成就。那么你考研是非常值当的,会学有所成,而不是浪费2-3年。

兴趣使然。有的童鞋本科是A专业,但其实B专业才是他的最爱。为了自己的兴趣,决定通过考研来实现专业转换。这些人是为了自己人生的乐趣,那么考研也是很ok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提升自我。已经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知识上还有些欠缺,视野不够宽阔,希望能够通过读研,提高自己水平和知识层次。也可能是因为职级评定的需要而去读研。这类考生统称为“在职考生”。他们的读研动机都是非常明确的,所以读研一般是能得到家人和单位的支持和鼓励的。

(部分文字整理自网络)

你的读研动机是什么呢?评论区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