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得上吗?

旺旺12608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研究生学历,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毕竟比本科学历提升了一个层次。但是

普通大学研究生的含金量肯定是偏低的

建议大家报考研究生时,目标选在985、211和双一流院校,尽量不要选在普通院校。理由如下。

一、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跟本科阶段是明显不同的。

  1. 本科阶段的学习基本是本专业领域内相对较为基础的内容,重在专业知识的宽度而不是深度,学生是否肯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显著影响你的成绩。
  2.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主要是科研方面的钻研,内容更精、更尖、更深,锻炼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需要学生勤奋努力,而是否有优秀的导师来指导和引领,以及学校的科研资源是否丰富集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985、211院校研究生院和普通院校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1. 985、211等知名院校的研究生院,受国家资金支持和资源倾斜较多,无论是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建设等硬实力,还是专业领域内权威老师数量、科研资金基金获取、学术氛围、生源质量等软实力方面,都远远不是普通院校所能相提并论的。这些科研力量的集聚,科研资源的集中,以及参与大项目的机会,都会促使你快速成长,助推你在科研之路上行稳致远。
  2. 普通研究生院校有可能连招生都招不满,或者学生都有可能是调剂的。这些学校的科研资源、师资水平,对比985、211学校,只能望其项背,望尘莫及。因此,在这样的学校中,你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升肯定有局限,因为你接触不到专业内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得不到专业内大咖老师的指导,也没有机会参与到真正能够锻炼人、开阔眼界的大项目中去。也许两三年的研究生只是混下来而已,只是得到了一纸学历,而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三、举个例子

我考研时,有几个备选学校,当时曾经实地考察过一所211院校。虽是211,但我要报考的专业在这个学校研究生院里只是普通专业,在全国高校中来说实力相当一般,没有知名度。而我之所以把这所学校作为备选,是因为它离我家近。

当初我给他们招生办主任打电话咨询前一年的招生情况,主任说全部招满了,生源情况还可以。后来我努力联系到了这个学校的一位本专业在读研究生,他还挺热情(感谢他),电话沟通后邀请我去他实验室参观了一下。

当天,实验室里的几个人都在玩儿游戏,也没有老师管,据说已经有半个多月没见过导师了,聊了聊觉得他们就是在混日子。并且他说他们前一年招生计划是14人,可实际只招了9个人,并没有招满。很明显那招生办主任对我撒谎了。于是我对这所学校非常失望,毅然决然的将其拉入了黑名单,然后报考了专业内一所名校。至今我都庆幸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你真的想在研究生阶段,在本专业领域内科研方面有所成就的话,那么你肯定要努力复习考研,全力争取考入985、211或双一流名校,这是你实现理想的起点。而如果你只是“逃避式”考研,并不想付出太多努力,而又想混一张研究生学历文凭的话,那么随便哪个学校的研究生都可以。



海叔教育堂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得上吗?

按说这个题目不是自己的所属领域,但看到这个题目却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学弟学妹们听好了,只要有机会,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要上!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值得上!

村姑20多年前也是一名本科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也考过研,因为奔着北农大的大牌子,而放弃了本校和其他大学,结果因为英语成绩不够没有考上,后来几年也没有再坚持。我的一名室友却报考了本校的研究生,成功入选,后来又考取了浙江农业大学的博士生,毕业的时候留了校。后来浙江农业大学并入浙江大学,她成为了浙江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而村姑本人去成为了一名最基层的工作者,差距之大,心理落差之大不言而喻!

虽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然而,同样作为大学室友的两个人,因为选择不同,而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时候我的室友就是考取了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但现在进入了浙江大学,这就非常地不普通了!20多年前,谁都没有想到浙江农业大学会并入浙江大学,这普通学校的研究生不是一样到了名牌大学吗!

所以只能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要你准备好了,机遇来的时候才会有你的份!

所以在这里劝告同学,只要有机会,家里条件也容许,研究生能上必须上!哪怕仅仅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你也看不到往后会有什么样的机遇会来!

幸运的是,我的孩子已经考上了研究生,还是名校的研究生。这也算是作为父辈失误的一个补偿吧。

祝你也好运!


村姑说村事


举一个我的亲身经历吧,我本科毕业后从事质检工作,四班三倒(倒班真的好累,而且没有节假日,倒班轮到哪天休就哪天休,而且过年回家还要加班调休),一起招进去的研究生(好像是个二本学校)上长白班,朝九晚五所有节假日都有,这是其一,其次呢,她上了半年就当上了技术员,而大老板给我们本科生的规划是至少要倒班三年以上可以竞聘技术员,五年以上可以竞聘主任,而她一年半就可以竞聘主任,差距就是这么大,所以考上了就好好上吧,有些企业眼里,研究生就是研究生,本科生就是本科生。


草莓味的小姑凉


就这么跟你说吧,我现在就读于国内某985高校,读硕士,身边学长找工作的经历给我一个信号:许多牛企业到我们学校招生,比如BAT,他们更倾向于招聘我们学校的本科生,而不是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个不是说本科生比硕士生牛,也不能说明硕士生找工作的问题,这个现象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

1 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工作类型不一样,很多企业的需要招聘人做的工作一个本科生完全能够胜任,为何要一个要求甚高的硕士或者博士,除非你的能力很强,正好有企业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2 这点是最伤人的!985高校的本科生生源质量高的可怕,每年大量高考生过独木桥似的,百万大军能进名校读本科的并不多,能过桥的人能力都不差,这就是很多企业看重名校本科生的原因。那为何名校硕士生反而不如本科吃香呢,因为许多名校对于硕士博士的招收不如本科那样万里挑一,这就不能保证这些名校硕士生的生源质量,基本上来说,一个词,参差不齐……所以说在名校读硕士你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有的本科是985,有的本科211,还有相当一部分本科是普通一本甚至二本。

回到题主的这个问题上,名校的硕博士会面临我所说的问题,普通高校的硕博士可想而知。据我所了解,一些普通高校对于研究生的需求很大,但是报考的人很少,所以条件放的很宽松,打个比方,普通一本高校的硕士生来自三本的本科生,985高校的硕士生来自于普通一本或211的本科生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于第一学历相当看重,那个HR都是人精,看你第二学历和简历就能明白你大致处于哪个水平了……自己体会体会


子不语157828021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

有很多人在疑惑,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这实际上,是与重点大学研究生相比的结果,当然,能读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是最好了。

但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也依然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拿我自身举例:

【我研究生毕业之后,通过山东省组织的事业编考试,考入了一所省属的高职类院校。

在报名的时候,并没有要求重点大学研究生,而仅具有研究生学历即可。

我入职以后,身边的同事,全部是普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

当然,重点大学的研究生,都普遍选择去高薪的企业,但是对一个女生来说,去高职当老师,还是挺适合的。企业和高校各有各的优势。】


[牵牛花牵牛郎]解读:

虽然,在企业招聘的时候,普通大学研究生,较重点大学研究生,没有优势。在社会上,也普遍认可重点大学研究生!

但是普通大学研究生也是值得读的,因为享受以下待遇:

一、在国家层面上,不分重点大学研究生和普通大学研究生。

【1】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有很多岗位是要求研究生学历的,所以本科学历的学生报考不了。这就大大降低了考试的竞争难度!

【2】进高职类院校。目前,研究生学历还可以进高职院校当老师,但是必须经过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只要公开招聘,就不会区别普通大学还是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3】评聘职称。研究生学历,较本科历评职称快,并且容易。研究生毕业,三年就可以评工程师了,而本科毕业必须要5年,并且本科毕业还需要考职称英语和职称计算机。


二、读研究生,能改变价值观念。

读研期间,不光学习较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会学习研究能力。

一个人具备了一些研究能力,看问题就会比较深入,也会比较多面。

在日常生活中会还有帮助,比如拿炒西红柿鸡蛋来说,本科生就会按照程序来,一步一步把鸡蛋炒出来。

而研究生,就会额外研究其中的某一点,对西红柿炒鸡蛋这道菜的影响,比如说火候方面、原材料方面。


三、较本科生学历相比,仍有利于就业。

目前,虽然研究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但是:研究生学历数量 <<本科生数量。

在就业的时候,研究生学历仍然是有优势的!

学历是一个敲门砖,是如最容易体现给别人看的。尽管一个人很有能力,但在面试的时候,很难短时间表现出来,无法证明给别人看。

并且就业之后,研究生的薪酬待遇>本科生!


牵牛花牵牛郎


大部分回答都是从个人经验出发,我来从统计数据上给题主分析分析。

我看有不少答案说“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得上”,原因是上过了之后的人过的生活比没上的人好。

我想提醒题主,那只是部分情况。我这里就有例外。

我有朋友直接大学毕业工作,进的单位是他同学博士毕业后也进不去的好单位。更别提他在北京买的房子,是他同学在上完硕、博之后很难再买到的。

所以,机遇和时间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个人经验只是个别情况,他人的成功或遗憾并不一定能在自己身上重演。

2、对于某些人,要上研究生可能只能去普通大学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在2017年之前稳步增长,年增长率在4%左右。在2017年发生了激增(增长率为22.5%),之后招生人数年增长率为6%。

这些数据说明:上研究生的学生数量是越来越多了。

在这些上研究生的学生中,大约60%去了“双一流”建设高校。(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编制的《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双一流”是目前的说法,“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类似于原来的“985工程”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类似于原来的“211工程”学校。

也就是说,剩下的40%学生去了普通大学和科研机构读研究生。

由于科研机构招生数量本身就少,再加上近10年来这些科研机构的总数有减少趋势(见下图),所以,其实将近有40%的学生上了普通大学的研究生。

如果在未来几年内,这个40%的比例和招生人数6%年增长率保持不变的话,那么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普通大学读研究生。

这就意味着:如果想上研究生,但是自己又不能进入前60%,那就必然要去普通大学。

3、问题的关键不是值不值

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普通大学读研究生,那么其实题主不应该问值不值,而是应该问下面2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到底想不想上研究生?

如果不确定或不知道,那么就去想明白了再往下看。因为这是人生中一个比较大的决定,如果自己想不明白就去做,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将来后悔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答案是否,那么你浪费时间精力去考研、去读不想读的硕士,就是不值得的。


当然,在决定上不上时,还要考虑专业、导师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超出了本问题的范围了。我们暂不考虑。


如果真的想上研究生,那么再问自己第二个问题:我的水平能进入那60%吗?

如果能,那么就去努力争取。不用问值不值,如果你真的想上,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能,那么就去那占40%招生人数的普通大学。不用问值不值,因为你特别想上研究生,而这是你唯一的机会。



最后总结

根据目前的招生数据来看,如果想上研究生,但是自己又不能进入前60%,那就必然要去普通大学。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不值”,而是“到底想不想读研”、“自己的水平能否进入60%”。


关于这个话题的更深入讨论,请看我的文章《考上了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得上吗?关键看你的付出》。


▼如果我的答案对你有用,请点赞鼓励我吧。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讨论。谢谢!

学亦思


可以读。

如果你有更高的梦想,你也可以选择去报考一些好的高校,例如北大清华中科院。

但是目前来说,研究生更多层次需要在能力强上才能突出,也就是专业优势。

普通高校的研究生也是研究生,他既然有存在的必要肯定有他的理由,肯定有人去读。

之前一个学生问我,他连续三年考985都没有考上,而每年都考上了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我就给他算了一下,如果他第一年就读研究生,那么这三年来他肯定可以毕业了,如果研究生提前毕业了,我们拥有了学历以后,工作经验就变为相对重要了,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算工作经历。

别人还在读研,而你已经拿到研究生文凭在工作了,工作经历,学历双丰收也是好事啊。

且作为年轻人,父母供我们读完大学就已经不容易了,我们应该早点出来工作,早点为家庭分担压力。


谭璟之


我是博雅燕园,我来回答。

所谓普通大学,通常是指非985、211的大学。目前,全国共计有2800多所高校,其中,重点大学,也就是211(包含985)只有112所,而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大学,大约有780所。很显然,在大多数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是普通大学的情况下,在普通大学读研的人是很多的。

从招生数量看,985、211单个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较大,通常远远多于单个普通大学。比如2019年,华中科技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8500人,吉林大学达到8080人,四川大学达到7600人,山海交大、山东大学达到6600人,中山大学、天津大学达到6400人,复旦大学达到6300人,连北大都达到5200人,其他985、211高校虽然招生规模没有这些大学那么大,但往往多者4、5000,少者2、3000人。非985、211又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大学数量虽多,但单个院校招收的研究生数量往往不太多,多者2、3000,少者往往只有几百人。

粗略计算,985、211高校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总量大约有32-35万人,占比超过全国总招收人数60万左右(全日制)的一半,剩下的部分,则被数量众多的普通大学录取。

从总体数量来看,每年进入普通大学读研的人数大约有25-28万,这个数量其实很可观的。

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得读吗?从宏观角度看,当然是值得的,每年都有那么多人进入普通大学读研呢。

如果从微观角度看,对于个体而言,则需要因人而异。

读研的两重主要目标是:提高学历,提升能力

提高学历的角度说,如果你只有本科学历,甚至大专学历,只想提高学历,拿一个研究生文凭,任何大学的研究生都是值得读的,因为都可以实现你的目标。

如果你不但想拿学历,而且希望具有较高的“含金量”,那很多普通大学的研究生都不值得读,因为相对而言,普通大学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确实不太高,这就是为什么很多985、211本科生考研失利后,不愿意通过调剂进入普通大学读研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觉得即便去读了研,也只能拿一个"成色“并不高的学历,还不如自己的985、211本科学历”光鲜“。

提升能力的角度说,即便是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学习平台也是相对较高的,读研肯定可以获得不少收获,个人能力(广义上的,包括专业知识、素养、视野等)必然会获得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说,不管你本科背景如何,普通大学的研究生,都是值得读的。

当然,研究生是专业教育,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不同的大学,学科及专业实力不同,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有差异的。学科及专业实力强劲的高校,自然更有助于提升专个人能力。985、211大学固然有很多实力强劲的学科及专业,普通大学同样有不少实力很强的学科及专业。比如财经领域的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大学等,政法领域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虽然都不是985、211,但都有自己很强的学科及专业,这些高校的强势专业读研岂会不值得?

总结一下:每年都有很多人进入普通大学读研,从总体来看,都是值得的。对于个体而言,如果你本科背景一般,个人能力一般,能读研,就是获得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即便是普通大学,依然是值得的;如果你本科背景很好,个人能力较强,那些拥有实力较强的学科及专业,在各自的行业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即便不是985、211,依然是值得的。


燕园终身学习


肯定的说值得!

你要这么想,每年考上211.985的硕士生有几个,一个班都不一定出一个(保送的除外),那每年考研的人数有多少?2019年有341万人参加考试,你说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而且,现在你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卡学历卡的很厉害,就像是事业编,国企还有教师编。我知道青岛的教师编考试要求最低学历就是研究生,别管你是哪里的研究生,首先你得是个研究生,是研究生才可以报名考试,然后还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公立学校做老师。本科生连考试的资格都没有。就是再烂学校的研究生,出来也比大多数本科生值钱。

不要觉得读研究生就一定要读211.985的,我的观点就是只要是个研究生就行,是个研究生就比本科生在学历上强一点。而且,你要知道,211.985的研究生不是说你想考上就考上的,你不光要努力,还需要一定的天赋,对你所学专业的天赋。这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够弥补的。再退一点儿来讲,你可能确实是学术型人才,那么不是211.985的学校就不能培养出好的研究生吗?就不能好好做学术吗?学习永远是自己的事情,你只要想学哪里都能学。


黑椒牛柳


看到这个问题,不禁想敲击着键盘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和经验!

首先,自己本身就是学生党一枚,2019年9月就要去北方某城市开启研究生生活了。鄙人之前就读于某理工类二本院校,出于热爱和向往,选的是搬砖专业。因为英语差两分,与自己目标院校,某985失之交臂,后来调剂到即将要去的学校(双非)

其实,相信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有985,211的梦想。985,211院校之所以让大家梦寐以求,不仅仅是名头儿响亮,说的接地气点就特别有排面!更重要的是像这些院校大家的学习氛围,老师的教学水平,给予学生的平台等更是一般院校无法比拟的!

然而,就拿2019年考研大军来说,据统计约有290万人,最后只录取约70万人,很显然这其中一大部分人被沦为炮灰而已。并且这70万人里面又有多少211,985研究生呢?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报道,大概说的是为什么觉得本科生遍地都是呢?原因在于你本身就是一个本科生,你生活的圈子周围都是本科生。殊不知其实全国本科率仅有4%。所以,如果你继续深造,你会发现你的周围都是研究生,甚至都是博士,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去拥抱更高一层次的同学、老师、环境,他们能给你新的思考、新的目标、新的生活方式。

所以,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不断地提高自己,尽管是一名普通大学的研究生,多一分自信,你是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