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其实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艾滋病病毒”!

研究显示,其实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艾滋病病毒”!

研究显示,其实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艾滋病病毒”!

犹他大学的谢泼德教授正在研究一种叫作Arc的基因,这些基因在脑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缺少Arc的老鼠无法通过学习形成新的长期记忆,它们前一天在迷宫中找到奶酪的路线,第二天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它们似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谢泼德说,“Arc是将体验到的信息转化为大脑信息的关键点。”

Arc基因并不易于研究。通常,科学家们通过比较具有一定特点的相似基因,来理解基因的功能。但Arc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种类动物的Arc各不相同,同类之间的Arc也有差异,并且目前还未发现与之相似的基因。

当谢泼德的研究小组分离出这个基因产生的蛋白,并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之后,他们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Arc蛋白聚合成了空心的球形壳,这也是病毒的常见动作。

“当我们看着它们时,我们在想,这些是什么东西?”谢泼德说,“这些球壳让我想起了教科书上的HIV照片。”当他向HIV专家展示拍到的图片时,HIV专家们证实了他的怀疑。老实说,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

“居然有一个大脑基因制造出长得像病毒一样的东西!”谢泼德说。

研究揭示了Arc源自一组古老的基因:gypsy反转录转座子(全称gypsyretrotransposons)。gypsy在各种动物的基因组中存在,它们会拷贝自己的副本,然后将副本插入到基因组中的别处去。某个时刻,个别基因获得了将自己包裹在另一层糖蛋白和脂膜里、彻底离开宿主细胞的能力。这就是反转录病毒的起源,另外,HIV也是反转录病毒家族的一员。

所以,Arc基因就像是这些病毒进化生物学上的表亲,这解释了它们为何产生类似的壳。

“我们的神经细胞用一种类似病毒的基因,以一种类似于病毒的方式在细胞间传递遗传信息,而我们至今才知道这一点,”谢泼德说,“至于它为何这样做,目前我们还不知道答案。”一个大胆的猜想是,神经细胞用Arc和它运输的RNA彼此影响,一个细胞可以用Arc来运输RNA使得周围的另一个细胞改变被激活的基因。“这又和病毒做得非常相似——改变细胞的状态来制造病毒自己的基因。”谢泼德说。

编译/旅行家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研究显示,其实在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艾滋病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