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曲芽”的種植

苣蕒菜是菊科,苦苣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垂直直伸,莖直立,高可達150釐米,有細條紋,基生葉多數,葉片偏斜半橢圓形、橢圓形、卵形、偏斜卵形、偏斜三角形、半圓形或耳狀,頂裂片稍大,長卵形、橢圓形或長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狀花序。總苞鍾狀,苞片外層披針形,舌狀小花多數,黃色。瘦果稍壓扁,長橢圓形,冠毛白色,1-9月開花結果。

苣蕒菜幾遍全球分佈。中國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有分佈。生長在海拔300-2300米的山坡草地、林間草地、潮溼地或近水旁、村邊或河邊礫石灘。


“曲曲芽”的種植


溫室建設

苣蕒菜栽培設施為土牆體、鋼屋架、半地下和草簾雙層覆蓋日光溫室。跨度7.0-7.5米,長60米,脊高3.6-4.0米,牆體基部寬2.0米,頂部寬1.5米。為了提高蓄熱保溫能力,室內栽植面應低於室外地面30釐米,溫室的方位角以南偏西5°為宜。選擇地勢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塊後,用羅盤儀測出子午線,確定南北方向,然後按南偏西5°放側牆線,垂直於側牆線放後牆線。線放好後用白灰或者木樁進行標記,然後按照標記進行施工。土壤封凍前或完全解凍後夯築牆體,隨後安裝水泥立柱和鋼屋架,搭建後屋面。最後扣棚膜和上草簾覆蓋物,完成苣蕒菜栽培日光溫室建設。

土壤改良

土質疏鬆、肥沃的的砂壤土有利於苣蕒菜地下匍匐莖的生長和增加出苗密度,提高品質和產量,所以對質地黏重的土壤要深翻和摻混有機肥及細河沙進行改良。每座日光溫室(420平方米)需4立方米粒徑0.3-0.5米米的細河沙和6立方米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將細河沙和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按一定體積均勻堆放在地表,將細河沙和農家肥均勻撒施在地表後深翻,拍碎土塊、耙平,然後沿南北行向,將耙平的地塊分割成寬1.2米的條狀地塊,地塊間起壟高20釐米、寬30釐米,便於灌溉和田間操作。

中耕除草

一般在苣蕒菜生長到15釐米左右時人工剷除雜草,每個生長週期進行3-4次,剷除雜草時可稍深,因苣蕒菜主要靠地下匍匐莖繁殖,適當切斷匍匐莖有利於根莖繁殖和增加密度。中耕除草宜在灌溉後6-8天進行,此時除草土壤較溼,土質疏鬆,容易拔出雜草,且除草過程中的適當斷根不會導致苣蕒菜失水萎蔫。

溫溼調控

苣蕒菜喜溫暖潮溼的生長環境,生長期適宜的溫度為白天20-25℃,夜間溫度8-10℃,空氣相對溼度應保持在40%-60%,土壤相對含水量應保持在40%-60%。土壤過於乾旱時苣蕒菜容易抽枝生莖,土壤過於潮溼時容易徒長倒伏。在日光溫室栽培條件下生長空間有限,室內溫度和溼度隨著外界光照和灌水等管理措施的不同,在短期內升高或降低。為了防止日光溫室內溫度和溼度過高或過低給苣蕒菜生長帶來負面影響,應定時監控室內溫溼環境,通過調整日光溫室上下通風口大小來及時調控室內溫度和溼度。

肥水調控

移根栽植前施足基肥,基肥主要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為主。每次採收後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公頃。苣蕒菜是喜氮植物,氮肥充足時葉片肥厚,纖維素含量低,食用時口感好,抽枝、開花等生殖生長期延後。氮肥不足時,葉片細小,葉片過早衰老黃化,纖維素含量高,食用時口感差,抽枝、開花等生殖生長期提前。施肥後,為了發揮肥效和保持土壤一定的溼度應及時澆水,但澆水量應以小水漫灌為主。灌溉後地面不可積水,以防爛根和肥料流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