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考完事,考上大学就好了,孩子就轻松了,元芳,你怎么看?

老亮奔儿


每年我辅导很多学生报志愿,而且在最后我会问他(她)们在假期里的打算和安排。回答比较多的是出去打工锻炼自己,让自己积累经验。还有就是学开车。我不赞成在暑假里面打工,因为这样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我总是建议学生,第一,最好学开车,一旦上大学或工作以后,很少有时间学开车。这个假期如果不学车,以后再学开车就比较难找到充裕的时间,第二,在学开车的同时要注意学习英语,英语非常重要,读研和出国就不用说了,在大学期间还影响你的学分,最好在大二就过全国英语四级。特别是县城的学生,英语听力差,在假期着重训练听力。第三,在假期上网查查自己要上的大学的有关政策,特别是想要转专业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因为有些学校开学会有一次转专业的考试,主要是实验班的招生。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第四,要查查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实习就业情况,对于以后都有哪些岗位和机会自己心里有数,在大学学习期间也会有针对性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你就在大学毕业时就非常从容。更容易找到心仪的职业。这比打工有意义的多。所以高三毕业学生千万不要浪费暑假这个宝贵的时间


坠落人间的天使


实话,因为大学是学知识,中学是学考试,知识可以在平静的气氛中学习,你去大教室听大课,去小教室听专业课,去实验室做实验,去图书馆阅览,去体育场,游泳馆锻炼,去参加晚场舞会,与女生拉手不在有人干涉,几个同学周末可以去郊游。中学是什么,禁忌,疯狂,题海,一张桌子就是你三年的枷锁。大学是文明,中学是野蛮。


tree5433


高考完事,考上大学,只是可以暂时放松一下,算是对自己十年寒窗苦读的一个犒劳。

高考结束,套用一句革命话语,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进入大学就算是进入社会了,要学的东西远比在高中阶段更多,更复杂。

  • 首先,大学的学习氛围很自由,完全依靠自觉性。你要不想学,老师、同学不会督促提醒你学习,那么你辛辛苦苦十一年的努力可以说算是白费了。大学的学习更需要自己自律。
  • 其次,大学所选专业学的课程非常多,有专业课,选修课,必须修完规定的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这个过程一点不比高中阶段轻松。
  • 再次,如果你除了所选专业,还对其它专业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这几年的时间,充实自己,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比如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去选修第二外语。
  • 最后,大学是你正式进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段路程,而大学本身也是一个小社会。你得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除了学习方面的能力,比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做社会调查等等。

总之,高考完毕,应该以轻松积极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增强自己社会活动方面的能力,这样在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才能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钟点工看世界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学习,我觉得还是应该时常保持积极性。

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在脑海中牢固这种思想,俗话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让孩子从作为一名准大学生时,就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大学我们该如何学习,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比如说,大学四年后,我要考研,那么这样你就要从进入大学起,更加努力学习,切不可碌碌无为,得过且过。

大学它不像高中那样,学习压力大,课程紧。但,正是这种松散的上课节奏,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就像是脱缰的野马,找到了宽阔的草原,终于可以自由奔跑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我感觉,孩子你以后肯定是要后悔的。

上大学,是让自己接受更加系统的学习,不管是人生观、价值观还是世界观,都会让孩子从新得到认识,从而重新树立自己正确的三观。如果,进入大学自己放松,不求上进,那又是另外一个认识。

不管怎么说,孩子上了大学,万不可让自己太过安逸,自由散漫,这样只会是害了孩子。

上大学,正是孩子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在所学专业领域打好基础,做好规划,以后他会受益一生。


咕噜咕噜响不停


在我的教育体制下,一直存在着一种想法,只要辛辛苦苦考入大学,皆可以彻底解放,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了。因此在考入大学之后,有的学生会放松警惕,在学习上投入精力下降,更多精力放在享乐上,或者混日子直到毕业。然后凭这一个大学的文凭和自己本科所在大学的名声,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可能大学的名声给了你进入一家企业的机会,但是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是你的自己的实力决定你自己是否有机会留在这家公司。

教育部的部长陈宝生在之前一段时间里说过,目前不但要对于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减负,还要给大学生增加一些压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改善我国的教育情况。主要的改革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加考试难度

我国的教育部决定将增加本科生所学习课程的难易程度,而且要求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考试的难易程度,这样才会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2、控制毕业率

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逃课和时间颠倒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学习四年之后,很容易就可以拿到毕业证,这和国外的大学不一样,要知道在国外的大学生不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连毕业证都拿不到。所以,教育部决定将控制毕业率。如果这项政策要是实施的话,可能大学生目前以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很多人会毕不了业。

3、教育部决定将大笔资金投入

改善校园环境和增加基础设施方面。只有校园环境改善了,同学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



简而行知


从当今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的专家老师将一个人的学习生涯用五种曲线予以描述:

(一)蒙智曲线:这类人有的学习障碍,有的没有启智,好似“白丁”。多数学历短浅,阅读力和思维力被遮挡,通过学习获得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蒙智线”实际是一条低而平的直线。处在“蒙智线”的人,多是社会底层的穷人。先天学习障碍的人,需要社会救助。

(二)早谢曲线:这类人多数在青少年时期接受学校教育,一般取得了高中学历,掌握基础知识,具有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初步能力。这时18-20岁,学习力登上高点,此后学业松懈,学习力趋降。如盛开的鲜花,过早凋谢,所以称“早谢线”。这类人多处在社会中下层。

(三)中庸曲线:这类人多数在获得高中学历之后,学习力继续向上攀登。继而在高等学府深造,并取得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相适应的高等学历,学位。至此,学习力已经登上一个新高度,但随后终止了上升趋势,缓慢掉头下行。这类人多是社会中间势力。

(四)卓越曲线:这类人离开学府之后,并没有间断学习。在进入组织后,开启“第二次学习”,学用结合,在干中学,学习力继续向高位强势攀升。在职业生涯结束之际,学习力登上最高点,随后缓慢下降。这部分人多出在社会上层。

(五)睿智曲线:这类人一生当中,学习力始终保持上升趋势,直至生命终结。这是全智人生,也是智慧人生。这类人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古往今来,人类学习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蒙智曲线”向“睿智曲线”拉升外推,白丁越来越少,智者越来越多。学习力修炼,就是将学习力向外拉升的修炼,就是从“蒙智”向“睿智”的修炼。未来是学习时代,知识时代,睿智时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信息社会,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社会,终身学习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

现在连五十岁大妈妈们都知道要要活到老,学到老。你还在每天打游戏追网剧,浑浑噩噩吗?

那等待你和你孩子的是将被社会无情的淘汰,被你的竞争对手无情的碾压。

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生成长。

大学毕业,才是学习的真正开始。


乐思教育CEO


人生是一步一步的走的!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过来的!高考顺利过了,证明这个阶段胜利,又走向下一个阶段!



迷茫的烟火


我一直认为大学才是人生的第一步,精彩刚开始,那个年纪孩子离开父母,和许多同龄人在一起,校园是个小社会,一定会有很多值得孩子们去学习的地方,那时有的孩子才会突然明白自己要什么,然后拼了命朝自己目标奋斗~那时他们才是真正为自己而学,为自己而努力!


妮妮宝贝0703


高考是大部分孩子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高考前大家的目标都是统一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见证自己的奋斗历程,或许不能停歇,或许只是短暂的调整自己,然后又是新的征程。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孩子的目标很单一,没有眼花缭乱的社会目标,只需奋斗在象牙塔内,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努力的提升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说有多少真心的兴趣。

高考结束,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征程,这个征程关乎孩子一生的职业和一生的幸福。

选择一个自己热爱的专业,选择一个可以快乐的奋斗一生事业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可以说孩子的真正发展,真正的人生是从上大学开始的,这是他们人生职业发展方向和幸福生活的起点。





拔尖数学


不是的,考上大学才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开始,要真正学好专业知识,除修完大学规的课程还要读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既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如果在大学不努力,荒废了学业,现在连个毕业证都拿不到,连个工作也找不到,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